DCFever.com 與水底潛攝達人 John Ng 合辦的「潛行水間」水底攝影分享講座經已完滿結束,就讓我們重溫當日空前的盛況吧!作為 Fever 達人兼水底潛攝達人的 John Ng 可謂魅力驚人,報名情況反應熱烈,最終需以抽籤決定出席名單。
講座舉行當日座無虛席,開始前 John 特意請持有國際潛水員資格的現場觀眾舉手示意,結果有近 9 成在座觀眾舉手,相信大部分潛友都是慕名而來呢!
想跟潛攝達人學習「絕世武功」?John Ng 教路:心態決定境界
作為潛攝達人的分享講座,John 第一時間卻不是教大家「影靚相」,而是開宗明義希望大家觀賞作品時以欣賞角度出發,嘗試感受攝影師按下快門一刻的心情及心態。
John 特意請來兩位資深的潛水員兼好友:陳燕輝先生、姜忠輝先生 (Eric),兩位亦即席分享個人潛攝作品
姜忠輝先生 (Eric) 的「心水」作品:啤梨魚 (Blenny Fish),原因是作品能反映珊瑚與魚之間共生關係
潛攝從來非一個人的小事
潛水要注意安全,潛攝時緊記留意同伴位置,同時也避免活動時挑起海底沙泥影響視覺。而潛攝完畢後,於上船回程時也不必急於翻看相片,主要先安頓好身邊的潛水員,協助遞送裝備、器材等,以及幫忙平衡船隻等,John 更指團隊協力下可以令潛攝過程更具效率。
達人的攝影必勝祕訣:影多啲!
除了潛水技巧,練習反應,只要一潛入水便會開啟相機。John 教路實行手不離機,時刻警覺並不時調整快門、光圈設定,以便能一拍即攝下突然出現的攝影機會。
隨身的三防輕便數碼相機亦是 John 的好幫手
攝影與保育是一體
John 回憶道:「八十年代初潛水員仍然會拿起海星拍照留念,不過在三十年後的今天,潛水員們都受過教育及專業訓練,對保育海洋有一定認知,相信不會再拿起海星了。」
John 對海底「新鮮人」的小貼士
對於剛考獲潛水員資格的影友,切記勿急於拍攝,反而應練習潛水技巧,因為累積經驗比攝影更為重要,記緊潛水員必須將個人安危置於首位。
最後,三位講者與一眾觀眾來張大合照!
香港潛攝小貼士
- 出發前留意時令季節及潮汐漲退
- 自訂白平衡值介乎 4000-4800K
- John 每年於一至六月較多拍攝廣角作品,其次是微距作品;而七月至十二月份以拍攝微距作品為主
- 留意動物會否突然出現異常行為,異常行為可能反映受外來干擾。
- 利用紅光電筒,以免海洋生物或潛水員受突如其來的強光干擾。
- 以魚眼作為對焦主體
- 留意高光位,尤其使用閃光燈時
現場觀眾問題節錄
問:如何拍下海洋生物張開眼一刻景象?
John :可以利用紅光電筒,因為紅色光產生的影響較其他顏色光源輕微,亦不會因為太強的光線影響其他潛水員的視線。
最後,當然不少得潛攝達人 John 分享自己心水作品,而 John 本人其中一幀心水作品正是為太太 Jennifer 拍攝的水底人像作品。
姿態優美的水底模特兒正是 John 的太太 Jennifer;印尼 RajaAmpat 海域約 2-5 米的淺海拍攝。
更多 John Ng 的潛攝作品 (點擊放大):
![]() |
---|
今次「『潛行水間』水底攝影分享講座」經已完滿結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DCFever.com,我們將舉辦更多不同類型的攝影活動,歡迎各位會員踴躍參與,請密切留意網站最新消息!
![]() |
本地全職潛水達人 John Ng,持有 PADI 潛水教練、EFR 第一危機反應教練、水底攝影專長教練認可資格,亦是 Scuba monster
水底潛攝會創辦人,更身兼其該會船隻船長一要職。水底拍攝經驗約十年,多年來於不同國家作潛水旅遊拍攝,更累積數千次本地潛水探索經驗。其個人水底攝影作品,近年多次在香港漁護處及香港潛水總會舉辦的香港水底攝影比賽及其他公開攝影比賽入選及獲獎。2013年11月更獲香港潛水總會 HKUA 委派為香港特别行政區水底攝影師代表,並前往印尼美蘭多島參加國際性水底攝影比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