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紀錄片「有心」就唔怕悶‧ 導演黃肇邦分享拍攝心得

文、圖:Aiden

不少人覺得紀錄片都是沉悶的,對此往往是提不起勁。不過,凡是總有例外,2010 年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的黃肇邦,就是其中一個醉心於紀錄片拍攝。其首部紀錄片《舞回路》描寫街舞青年醉心舞蹈的故事,更入選「華語紀錄片節 2011」,更被評為最佳電影。至於黃肇邦第二部展示單非、雙非兒童處境為題的紀錄片《子非魚》則獲得「 2013 年香港亞洲電影節選映電影」,更令黃肇邦可以角逐「亞洲新導演獎」。究竟在短短兩三年時間,為何黃肇邦可以成功崛起,令他成為新生代的紀錄片導演代表?早前 DCFever 就特別訪問黃肇邦,請教他對拍攝紀錄片的看法。

DCFever:你過去多部作品都是以紀錄片為題材,為甚麼你對紀錄片情有獨鍾?

黃肇邦:其實我本身對紀錄片沒有太大的感覺,過去對紀錄片的認知亦只有《鏗鏘集》之類。至於為何我「突然」對紀錄片感興趣,相信是由我第一部執導的紀錄片兼大學功課,《舞回路》可以說起。拍攝《舞回路》前,約 2003 年至 2005 年,我在實習期間認識到一班對街舞非常專業兼有熱誠的十來歲年青人,他們更曾經代表香港參賽。後來,當大學教授要我拍攝《舞回路》時,教授覺得我非常有潛質,可以嘗試尋找當年的街舞年青人,作為新故事的背景。在每次拍攝他們比賽的過程中,我發覺有很多的可能性,而每一日我都在發崛新的元素,繼而慢慢沉醉在他們的世界,並希望在街舞者的角度,表達出自己的東西,同時亦希望因此而能夠跟觀眾產生互動,激起新的火花,令我開始嘗試接觸記錄片。

 
黃肇邦首部紀錄片:《舞回路》Back on the Street

DCFever:如何令紀錄片可以不再沉悶,令觀眾可以容易吸收和明白呢?

黃肇邦:在《子非魚》內,我亦曾嘗試讓紀錄片超越一般人想像,使它變得平易近人,更為有趣。由於《子非魚》的故事是講述油麻地鮮魚行學校的單非和雙非學生,並且由他們的眼睛觀看這個世界。故在拍攝和設計場景時,我的攝錄機除了會以學生的水平角度取景外,我亦額外安排一部手提 DV 機予學生拍攝,讓他們拍攝日常的一事一物,希望透過學生們的第一身角度可以拍到一些有趣、而我們成年人又未必可以拍到的畫面。最後透過不斷插播由我或學生們拍出來的畫面,令觀眾可以對小朋友的世界有多一重的看法。

 
黃肇邦參與的紀錄片:《子非魚》Fish Story

DCFever:現時香港有愈來愈人參與微電影拍攝,當中有不少是以當前社會發生的大事作紀錄片的主題。你有沒有一些建議取材的方法呢?拍攝前又是否需要作出鋪排呢?「即興式」拍攝可以嗎?

黃肇邦: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好,其實在早前的流動影片製作論壇上,我亦就這個問題向當日有份出席的資深傳媒人呂秉權互相分享和指教。呂秉權當日跟學生表示,拍紀錄片絕對不能為拍而拍,如果未能透徹了解一件事而盲目拍攝,拍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好的,因為拍攝者不能投入情感在拍攝上,那觀眾亦往往因為如此而未能代入在紀錄片中和產生共鳴。相反,要將紀錄片拍得好,拍攝者應該投入感情,並且在製作的過程中不斷提出疑問,這樣拍攝者就能夠從種種的疑問中找到答案,並且豐富了紀錄片的內容。

在早前的流動影片製作論壇上,黃肇邦(左三)就曾經跟深傳媒人呂秉權(左一)交流拍攝紀錄片的心得。
在早前的流動影片製作論壇上,黃肇邦(左三)就曾經跟資深傳媒人呂秉權(左一)交流拍攝紀錄片的心得。

此外,現時拍攝紀錄片所需的器材和門檻較以前的低得多,但拍攝紀錄片是否跟攝影一樣,都要講求「精準的一刻」呢?其實,我覺得這並非必然的,儘管有些「鏡頭」真的好像「一去不復回」,不過若拍攝者在舉機拍攝前仍未預備好,情景再珍貴也拍不到理想的效果。再者,今日錯失的畫面不一定是一件壞事,或許改天預備充足才拍,並加點耐性,你有可能拍到其他與別不同的片段。

DCFever:剛才你說過拍攝紀錄片要投入情感及對事件要有所了解,但這不怕紀錄片在太多「前設」下拍攝,因而產生了既定的主觀立場,失去中立性嗎?

黃肇邦:這問題是在所難免的。其實拍攝紀錄片是一個比較小眾的玩意,社會絕大部分都是主流媒體,而紀錄片之所以出現及可以生存,是因為它能夠在主流以外發現和還原到一些真相,反過來補充主流媒體的不足。儘管近年有大量短片在社交網站出現,不過隨著觀眾對這些只有十數秒,或三兩分鐘的紀錄片接觸得多的話,他們就會明白有時真相和立場不一定可以在這些影片內即時找到,而是需要觀眾自己加以分析和理解後再作判斷,故「有相有真相」、「有片有真相」不一定完全成立的。

 
黃肇邦最新拍攝的紀錄片:《延長線》Connection

DCFever:最後,拍攝紀錄片需要涉及龐大的器材投資嗎?

黃肇邦:現時大家拍攝的器材大同小異,單反機、無反機,甚至是舊款的 DV 機都可以拍到不俗的效果。不過,相對畫面質素和技術來說,最多人忽略的,往往是聲音。因為聲音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來引導觀眾的吸收,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和資源在收音方面,藉以加強聲音在紀錄片內的感染力。

黃肇邦 簡介

2010年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畢業的黃肇邦,是本地最具潛力的年輕獨立電影人。首部紀錄片《舞回路》描寫街舞青年醉心舞蹈的故事;第二部紀錄片《子非魚》則藉著鮮魚行學童的眼睛,展示單非、雙非兒童處境;其最新作品《延長線》則透過一個家庭三代女性的視角,描繪珠三角城市之間人口流動的社會現況。

 

一展身手:第八屆香港流動影片製作比賽
內容 「香港流動影片節」始於 2007 年,旨在推動年青一代以流動鏡頭追尋自己的夢想,為他們將來踏足流動或電影業界作出準備。今年,第八屆香港流動影片節的主題為「流金歲月」,參賽作品長度必須為 30 秒至 10分鐘,比賽由即日起至 12 月 29 日接受報名,有興趣一展所長的朋友,記得把握這個機會了。
比賽網站 http://mobilefilm.hk/2014

最新消息
8 小時前
復古節假期剛剛開始,不少人都回選擇「番鄉下」到日本旅遊,特別是近期有關日本在今年 7 月會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傳得火熱,也令部分港人調整旅程,將...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每年最受矚目的影像獎項之一—TIPA World Awards 2025 結果於日前正式揭曉!這項由 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TIPA)技術影像新聞協會主...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Insta360 又似乎為其 360 度全景相機進行年度更新。品牌在其官方 YouTube 頻道釋出一段預告片,宣布將於 4 月 22 日發表全新產品,並以長約 51 秒、...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近年積極拓展香港市場,除手機外更陸續推出智能手錶、筆電及平板等產品。最新發表的入門級平板 HONOR Pad X9a 以 HK$1,799 起的親民價格切入...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早前 ECT 舉辦了兩場 Fostex NF04R 主動式喇叭體驗工作坊,讓音響愛好者感受 Fostex NF04R主動式喇叭的卓越性能,帶來了一場音響盛宴。事不宜遲,馬... (繼續閱讀)
1 日前
對於喜歡人文及歷史的旅遊愛好者,斯里蘭卡星羅棋佈的大小廟宇以及國民親切和藹的笑容總是令人印象深刻,當地出產的紅茶、香料和寶石亦極具代表性,... (繼續閱讀)
1 日前
全新一代 Mercedes-Benz GLC SUV 正式在香港上市,車價由 HK$599,000 起,主要競爭對手是 BMW X3、Audi Q5 等,目標是搶佔中型豪華 SUV 市場... (繼續閱讀)
1 日前
Apple 近年積極推動環保政策,目標在 2030 年達成整體業務碳中和。這項策略不僅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更能透過回收產品材料降低對原物料供應商的依賴。...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數碼攝影年代,拍攝即影即有某程度上可能屬於一個懷舊的選擇。Polaroid 最新推出的 Flip 即影即有相機,這款相機結合了經典的摺疊式設計和先進...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年 AI 功能成為智能手機新賣點,但多數品牌僅在高階或旗艦機型提供完整 AI 體驗。OPPO 今日在港推出的 Reno 13F 打破這個慣例,以 HK$2,599 的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