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青」本來是一個貶義名詞,現時社會的上一代看下一代,總是看得不順眼。漸漸地,青年人也懶得解釋了,既然怎樣努力也不能討好上一代,索性以「廢青」來自嘲。自今個學年開學起,甚至不斷發生年輕人自殺的悲劇,以了結自己生命來擺脫對於各種制度的束縛,實在教人心酸。
曾經憑紀錄片《音樂人生》奪得第 46 屆金馬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及最佳紀錄片的張經緯導演,最近便以青少年作為題材,執導新作《少年滋味》,並且於百老匯及 UA 院線正式上映,出品人為 DCFever 經常合作的機構香港青年協會。較早前青協邀請了小編出席《少年滋味》早前於灣仔會展舉行的首映,對於這部由社福機構出品的紀錄片,小編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一定是「政治正確」、正經八百的片子。可是經過 78 分鐘的觀賞後,就對這部電影完全改觀,完全唔覺得悶又能表達青少年與長輩的深層次矛盾,也由衷敬佩張導演的能耐。
《少年滋味》主要是紀錄了九位愛音樂的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訪問了他們的家長、同學,寫實描繪年青人,透視今天香港,亦道出少年的甜酸苦辣。片中的青年人有來自名校、出生中產的,也有來自基層家庭的,甚至是獲獎的青年義工,他們各有理想,各有所長,但同樣地不獲長輩的理解。對於成年人來說,讀大學、找安穩的工作才是「普世價值」。在電影中,拍攝團隊巧妙地捕捉了家長們、被訪者的真實反應,即使是充滿正能量的獲獎青年義工,也被父母的「期望」及「教訓」導致流露出煩厭、無奈的表現,還有其他有笑有淚的場面,可謂相當之寫實,誠意推介給各位為人長輩的讀者,甚至希望解決青少年問題的從政者。(中大校長沈祖堯已經看過了,同時發表了他的感想,詳情可按此。)
《少年滋味》上映資料
團體/企業優惠場:2016 年 4 月 14 日(星期四)至 8 月 31 日(星期三)
正式公映:2016 年 6 月 2 日(星期四)
片長:78 分鐘
詳情︰https://m21.hk/thetasteofyouth/info.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