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Stephen:「GX85 對焦快!」─ Panasonic GX85、Olympus E-M10 II 比併!

文、攝:Stephen

常言道:「二線機抵買」。的確,不少高階相機跟第二線機種在功能上差異極少,有時只不過是相差防塵防滴功能、內置緩衝記憶體容量等配套,但定價卻可能有近三成的差別。像今次比併的 Panasonic Lumix DMC-GX85Olympus OM-D E-M10 II,兩者的套裝機的定價都是 HK$6,980,而且同為大受歡迎的 GX8E-M5 II 的下級機,究竟邊部相機的畫質比較好,操控較方便?

GX85 自定功能多元化,惟翻揭式屏幕角度不足
Panasonic GX85 在外觀上跟上級機 GX8 非常相似,仿 RF 機的機身設計,多個轉盤和快捷鍵,驟眼看也不似中低擋次的機種,而且不設低通濾鏡的 1,600 萬像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亦是在 Panasonic 無反機上第一次看到。至於在 GX8 身上的機身防震系統亦得到強化,由「4 軸 4 級」提升至 GX85 的「5 軸 4.5 級」,追加了針對光軸的「旋轉修正補償」,針對 GX8 的不足而設。至於以「5 軸機身防震」打滾了多年的 Olympus 亦在 E-M10 II 引入 5 軸防震系統,防震修正能力為 4 級,雖然在數字上不及 GX85,但對比上一代 E-M10 的「3 軸 3.5 級」防震系統,E-M10 II 的躍進亦是頗為明顯。

啡色蒙皮配上仿 RF 的機身,令 GX85 更添古典味。
提供前後轉盤,調校拍攝參數自然得心應手。

 

翻揭式屏幕角度不足
一個走 RF 風格,而另一家則是 SLR-like 調字,本應在設計上是河水不犯井水,各有捧場客。而在操控上,兩機亦保留了前後轉盤設計,調校光圈快門等參數時就更加便捷。不過 GX85 的自定功能鍵非常多,除了有機身實體鍵的 4 個之外,配合觸控屏幕,「Function Key」的總數更可以「由 1 數到 9」,只有 3 個實體 Function Key 的 E-M10 II 難免會被比下去。取景方面,GX85 用上 276 萬像素的電子觀景器,而 E-M10 II則用上 236 萬像素的 EVF,論細緻度分別不大,惟 GX85 的電子觀景器擁有 1.39X 放大率卻是有很大的優勢,只是小編觀看 GX85 的EVF 時,仍周不時看到有「彩虹紋」的情況,似乎跟 EVF 的液晶面板的技術有關。另外,GX85 的翻揭式屏幕涵蓋的角度不及 E-M10 II,需要腰平取景時,或許會覺得 E-M10 II 的向上 85 度、向下 45 度之觸控芒更有優勢。

內置閃光燈的結構支援跳燈方式運作,儘管內置閃光燈火力不足,但閃光燈用上這款設計一直是 Panasonic 相機的賣點。
翻揭式屏幕的取景角度以 E-M10 II 的為大。
GX85 的快捷鍵多得令人有點眼花。

 

先拍攝後對焦改變傳統
「先對焦,後拍攝」是很多攝影人覺得自然不過的事,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這個宿命都有被推翻的一日。而 Panasonic 的「先拍攝後對焦功能」(Post Focus)乃是源自 Depth From Defocus(DFD)自動對焦技術,它會結合相機的 Venus Engine 影像處理器和 4K 超高清科技,以 30fps 速率連續拍攝涵蓋多達 49 個對焦區域的 4K 連拍影像。只需按下 GX85 機背專屬的 Post Focus 模式快捷鍵,然後按下快門鈕,相機就會在整個畫面上的 49 個對焦點各拍攝一張影像。當重播影像期間,用家可以利用 Peak Focus 峰值對焦及微調焦點功能來選擇擁有心儀清晰焦點的相片,避免失焦的情況發生。

來自中國的廠房生產,而送交測試的相機亦為 Pre-production 版本。(詳見產品序號)
支援 USB 充電功能,未過就未可以「邊用邊叉」。
Post Focus 亦有專門的 Shortcut Key,方便用家隨時使用。

 

Panasonic GX85 樣本照片(送交測試相機為 Pre-production 版本)

ISO 200、f/8、8s、焦距:28mm、鏡頭: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2-32mm f/3.5-5.6 Asph. Mega O.I.S.
發色鮮豔,惟曝光稍嫌不足。而將光圈縮至 f/8 後,相片的銳利度亦提升了不少。
ISO 200、f/9、1/400s、焦距:30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tial ED 300mm f/4 IS PRO
遠方貨船煙囪噴出的煙霧徐徐可見,碼頭上吊機上的欄杆和繩索亦十分清晰。
ISO 200、f/6.3、1/1300s、焦距:12mm、鏡頭:Panasonic Lumix G Vario 12-32mm f/3.5-5.6 Asph. Mega O.I.S.
影像層次感豐富,「死白」的地方不多。

更多 Panasonic Lumix DMC-GX85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274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小米 Xiaomi 14 Ultra 與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都是今年最多鏡頭的拍攝旗艦機,今次就用上前後相機的 5 個鏡頭,...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Ricoh GR III 系列一直受到市場歡迎,而 Fujifilm 推出 X100VI 更令這類大片幅便攝相機的銷情水漲船高,令 GR III 系列的產能出現供不應求情況,令...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Camera Grand Prix 大賞每年由日本 Camera Journal Press Club 舉辦,已有多年歷史。獎項由來自多國的專業攝影師和攝影記者,共同選出對上一個財政...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Fujifilm 一向都會將旗下最新的感光元作及處理器,由頂級機種中下放到中階的機種之上。這讓 Fujifilm 相機一向都出現中階至頂級機種都擁有相近規格...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不少朋友都認為 APS-C 規格的相機影像質素上不及全片幅的,但現實是 Fujifilm APS-C 格式的 X 可換鏡相機卻又非常受歡迎,多部特別受歡迎的型... (繼續閱讀)
1 日前
人物 / 拍攝人物最重要的是靈魂深之窗,摒除了衣服顏色擾亂分散,注意力更集中在主角的臉孔,重點自然會落在眼睛上,人類的眼睛會透露出他的感情和... (繼續閱讀)
1 日前
Sigma 在 2013 年曾經推出過 18-35mm F1.8 DC HSM|Art 超大光圈變焦鏡頭,雖然只是對應 APS-C 片幅,但是在當年能夠有這膽量生產這些超然規格鏡頭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新一代 kit 鏡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面世,立即引起新、舊 kit 鏡差異的討論。舊 kit 鏡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在 2012 年...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rcedes-Benz 曾經在電動車市場大灑金錢,研發電動車平台,主力的 EQE 和 EQS 車款亦被重視。但可惜,自 Mercedes-Benz 發現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後...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近日發佈復古外型的新機 X-T50 以及新 Kit 鏡 16-50mm F2.8-4.8 R LM WR,這次我們用 X-T50 配 16-50mm F2.8-4.8 與 X-S20 配 18-55mm F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