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脫韁野馬:Ford Mustang 試駕!

文、攝:Tony Lam

相信較年長的車迷,必定會聽過 Ford 經典跑車 Mustang 這個大名。在美國本土早已是神級的肌肉跑車界代表,推出至今已推過半世紀,但可惜一直沒有入口,令不少車迷只得個「恨」字。幸好今天這部經典車型的最新一代終於正式抵港,讓一眾粉絲可嘗一口美式滋味。

今天到港的為第六代 Mustang,而作為肌肉車的代表之一,來到今天仍然是肌肉十足,只是減卻了原來較硬的剛勁線條,換來時代感十足的外觀設計。儘管如此,車身兩側、車頭冚、前後輪拱位置仍可找到利落誇張的線條,當中尤以後輪拱位置更甚,以維持 Mustang 的特色!車體設計滿有張力,擾流組件流線,頭尾燈組可找到三直間形式排列的 LED 燈組,不單搶眼,而且亦成了其標誌,讓人一望而知,令Mustang 更具個性。既然擁有強壯的上半身,下肢當然亦要配合,四條 19 吋鋁合金輪圈就為絕配,加上內藏著 Brembo 制動卡鉗,單就外觀已可知它絕不好惹。

車頭造型進取,跑味極濃。
左右雙出尾喉加上中央大型導流槽,一派跑車風範。
19 吋輪圈內藏 Brembo 制動,絕對是可快可收。
車尾巨型 GT 字樣相當搶眼,上方為泊車鏡頭。

車廂設計沒有一味的以跑格為主,反而可找到相當多的豪華配備。的確,今時今日要滿足車迷,少一點豪華舒適高科技的話,必然難於市場立足,所以打開車門就可看到真皮與電鍍及鋁製飾板等元素,高級感即時湧現!坐上駕席,會被座椅緊緊包裏著,加上能作電動調校,輕易可校出合適坐姿,三幅式真皮軚環配上多個控制按鈕,後方亦有轉檔撥片,絕對合乎今天豪華與跑車的製作標準。中控台上的 8 吋顯示屏更具備觸控功能,令操作更見輕鬆直接,而最叫筆者喜愛的當然要數中控台下方的一列駕駛模式、死火燈等撥動式按鈕及引擎起動掣,相當有超級跑車的風範,而且手感亦佳。

車體線條流線之餘亦充滿肌肉感。
後輪拱上方的誇張外拋沙板極為吸引,保留著 Mustang 應有特色。
等待多年,這隻野馬終於可在港飛馳。
備有側鏡側揮燈,配備與坊間大部份豪華車睇齊。

Mustang 作為一輛跑車,駕駛感絕對是首要考慮的一環,可轉換的駕駛模式就包括 Normal、Sport+、Track 及 Snow/Wet 四種,不單如此,軚感模式更可選擇 Normal、Sport 及 Comfort 三種,可配合不同車主的駕駛風格,完全自主。另外,車上更設有 Track Apps 專用程式,可於儀錶板中央的 4.2 吋屏幕上顯示單圈計時、加速時間、圈數及平均時速等等數據,令車主於賽車場上飛馳時便可清楚掌握各項時間數據,非常實用。

駕席佈局緊湊,豪華與時代感兼備。
撥桿式駕駛模式轉換,相當有戰鬥氣息。
座椅賣相雖然沒有桶椅般吸引,但坐姿與包裏力十足。
USB 及 SD 插槽同時配備,相當周到。

是次測試的為最強版本,心臟為一台 5.0 公升 V8 自然吸氣引擎,用上 DOHC 雙凸輪軸及 Ti-VCT 雙獨立可變氣閥正時技術,最大馬力為 416ps,峰值扭力則為 530Nm,配合六前速自動波箱,由靜止加速至 100 公里只要 4.8 秒。試駕時調至 Sport+ 模式,稍為深踏油門,引擎及尾喉聲沉實響亮,絕對切合其跑車身份,遇上直路及少車狀況,手動於軚環上連拖兩波再深踏油門,加速可謂相當即時,車速上升亦快,彎路表現紮實。前麥花臣後多連棍的懸掛設定能提供一定的舒適之餘,彎中表現敏捷夠支撐力,沒有過硬而導至車身彈跳。果然,經過了半世紀的不斷改良,Mustang 再不是一部只求肌肉及加速力的美國車,而是一部文明之餘又豪華好玩的跑車。

5.0 公升 V8 自然吸氣引擎坊間買少見少,力量輸出令人滿意。
尾箱容量十足,非常實用。

規格表:
車型:雙門四座位跑車
引擎:V8
容積:4,951 c.c.
最大馬力:416 ps/ 6,500 rpm
最大扭力:530 Nm/ 4,250 rpm
0-100 km/h:4.8秒
傳動:六前速自動波配轉檔撥片
驅動: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制動:前後通風碟
懸掛:(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車身體積:4,784 x 1,916 x 1,381 mm(長 x 闊 x 高)
售價:$728,000 起
查詢:2820 4018(Future Motors Limited)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小米 Xiaomi 14 Ultra 與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都是今年最多鏡頭的拍攝旗艦機,今次就用上前後相機的 5 個鏡頭,...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Ricoh GR III 系列一直受到市場歡迎,而 Fujifilm 推出 X100VI 更令這類大片幅便攝相機的銷情水漲船高,令 GR III 系列的產能出現供不應求情況,令...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Camera Grand Prix 大賞每年由日本 Camera Journal Press Club 舉辦,已有多年歷史。獎項由來自多國的專業攝影師和攝影記者,共同選出對上一個財政...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Fujifilm 一向都會將旗下最新的感光元作及處理器,由頂級機種中下放到中階的機種之上。這讓 Fujifilm 相機一向都出現中階至頂級機種都擁有相近規格...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雖然不少朋友都認為 APS-C 規格的相機影像質素上不及全片幅的,但現實是 Fujifilm APS-C 格式的 X 可換鏡相機卻又非常受歡迎,多部特別受歡迎的型... (繼續閱讀)
1 日前
人物 / 拍攝人物最重要的是靈魂深之窗,摒除了衣服顏色擾亂分散,注意力更集中在主角的臉孔,重點自然會落在眼睛上,人類的眼睛會透露出他的感情和... (繼續閱讀)
1 日前
Sigma 在 2013 年曾經推出過 18-35mm F1.8 DC HSM|Art 超大光圈變焦鏡頭,雖然只是對應 APS-C 片幅,但是在當年能夠有這膽量生產這些超然規格鏡頭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新一代 kit 鏡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面世,立即引起新、舊 kit 鏡差異的討論。舊 kit 鏡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在 2012 年...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rcedes-Benz 曾經在電動車市場大灑金錢,研發電動車平台,主力的 EQE 和 EQS 車款亦被重視。但可惜,自 Mercedes-Benz 發現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後...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近日發佈復古外型的新機 X-T50 以及新 Kit 鏡 16-50mm F2.8-4.8 R LM WR,這次我們用 X-T50 配 16-50mm F2.8-4.8 與 X-S20 配 18-55mm F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