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Stephen(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般人覺得影星一定要用上強勁的拍攝器材,不過作為資深天文保育工作者兼著名星空攝影師的 Mew Chu,卻就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想影星影得好,「心態」往往比器材更為重要,否則當遇上漫天星宿,星光下的你只淪為一個「按快門的工具」,究竟「拍乜」、「影乜」,可能從來「甚麼都不知道」。
「我覺得自己係環境保育工作者」
小編跟 Mew Chu 相識了一段日子,本身都已經知道他有多個不同的「身份」,不過初初上到 Mew Chu 的工作室,卻就覺得一點「攝影」的元素都沒有,小編看到最多和最吸引眼球的,反而是「排到上天花板」的模型和玩具。「你會覺得自己係攝影師、環境教育工作者、動畫師,定抑或係做玩具嘅?」小編一開始單刀直入的問道。Mew Chu
強調自己不是一個攝影師,而小編在工作室看到林林總總的模型和玩具,其實跟他的「日常工作」有關,不過近年因為「星攝」的關係,才被外間或媒體多冠上了一個「攝影師」的身份。就自己在「身份」上的「認同」方面,Mew Chu
覺得自己是一個星空保育工作者又或者是生態保育工作者。他指出自己與大眾攝影人士一樣,也是先由攝影開始,經過「追求攝影上的知識和更有深度的影像」這條路後,才學習天文與生態,最後成為了天文與生態導師。MewChu 有資格用過來人身份說:「攝影者絕不會是無知,反而更是追求知識的表現,把每事每物看得更深入。」
![]() |
![]() |
走上 Mew Chu 的工作室,看看內裡的擺設,其實也沒有許多「攝影」的味道。 |
星攝「熱潮」
近年好像多了人「觀天」或「影星」,Mew Chu 表示這鼓星空熱潮要多謝相機界的「功勞」。其實像他喜愛觀星和研究天文的發燒友在十多年前已經存在,不過能夠由「地下」轉戰至「地上」,其實有賴相機工業的發展。小編記得十多年前當相機仍追趕緊高解像度的年代,甚少有相機品牌或攝影產品搬出「影星」這個理念,就算有,都是曇花一現的產品。而 Mew Chu 指出真正讓香港人談論「影星」的,大約可能是 4 至
5 年前左右,當時市場上已有專門影星的 Canon EOS 60Da 單反相機,而其他相機亦開始加入各式各樣的星空拍攝模式或長時間曝光模式,加上相機的感光能力和畫質開始改善,亦可避免跟智能手機的「便攝性」作出比較,故廠方變相有新元素來推廣攝影,亦帶起新一輪的攝影熱潮。
![]() |
![]() |
![]() |
早前 Mew Chu 在蒙古的星空拍攝作品。 |
別讓攝影變成「無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影星某程度上的確可以吸引更多的影友對星空的認知,不過在觀星的角度,有些攝影上的行為往往犯了觀星或保育上的大忌。Mew Chu 表示,在香港影星和愛好星空的人近年的確增加了不少,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會談論「點樣影得好」或者「影星要有乜嘢技巧」等表面上的行為,影星或觀星上的意義卻一直被人忽略。Mew Chu
覺得想影星影得好,最少要有愛護星空的心,減少對環境的傷害,例如使用電筒觀星時應用紅光,而非黃光或白光,不要亂拋垃圾,藉以減少熱門觀星地點的壓力和破壞。Mew Chu 投身保育的工作,是希望教導公眾在拍攝到「靚相」的同時,亦可以對觀測星空有正確的觀念,而非讓人覺得「影相就係大晒」,無需理會他人或環境的問題,從而衍生出一連串因為「影相」而讓人覺得「無知」的「(負面上的)社會熱話」。
![]() |
![]() |
![]() |
![]() |
早前 Mew Chu 於生態協會及國家地理雜誌舉辦的境外攝影及生態考察中,擔任天文及攝影導師。 |
利用攝影誘發興趣
「現時很多人都鍾意將相片放相社交平台『呃 Like』,影相有時已經淪落為『交數』的玩意,究竟『影緊乜、點解影、響邊度影』,隨時可能一問三不知,影星如是、影雀如是,甚至影風景也如是,總之『呢排 Hit 乜就影乜』!」Mew Chu 認為如果不想讓外界覺得「影相等同『無知』」就應該在攝影之中發掘樂趣,利用攝影令人對有關的題材產生好奇心,讓這些「專題攝影」不再流於表面,是有故事、有內容和有深度,而
Mew Chu 亦一直以來本著上述的原則教導他的學生,令影相都可以包含「知(識)性」這個元素。「其實對比早幾年大家一窩風走去影星時,現時有更多人希望知道自己影緊啲乜,追求更深入嘅創作,而非純粹作為『快門操作員』,對於香港嘅星空推廣文化嚟講,都係一件好事。」
![]() |
![]() |
![]() |
其實 Mew Chu 都是用上 APS-C 相機,甚至是 1" 片幅機仔拍攝星空的,全片幅相機有時反而在機動性上帶來更大的負累。 |
影星不一定要用勁器材
俗語有云:「先敬羅衣後敬人」,香港地很多影友覺得能夠拍到靚相,器材一定會有奠定性的作用,尤其在星空拍攝這類專門的題材,當然更令人鞏固有關的看法,而小編都很好奇究竟 Mew Chu 平日用甚麼器材就可以拍到漂亮的星空。「APS-C 單反連同 1” Sensor 機仔?可以咩?」Mew Chu 的學生都曾經作出以上的疑問。Mew Chu
表示,現時攝影器材在抑制雜訊能力已經非常成熟,如果可以的話,其實會使用較輕便的相機及鏡頭,畢竟更輕的器材可以提高外出星攝時的機動性,同時讓他可以更專注拍攝星空,無需因為拍攝器材而令自己添煩添亂。「好似我有張響蒙古影嘅全景星攝作品,有好多人覺得要用全片幅相機拍攝,但其實我只不過係將 Sony Cyber-shot DSC-RX100 IV 以直度拍攝,再利用 Lightroom 將十幾張相片合併以成……只要好好運用手頭上的拍攝器材,『享受星空』唔一定要『重鎚出擊』嘅。」
![]() |
這張蒙古銀河相片是以多張直度相片合併接駁而成。 |
|
![]() |
Mew Chu
.DCFever 星級攝影專欄作家(2013、2014、2015 年十大傑出Fever達人)
Mew Chu 資訊連結:
MewChu 生態攝影專頁
新聞專訪影片報導
https://goo.gl/b96VQJ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