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Sony 首季新機抵港發表:極速相機 HX1 曝光

相比起單反,今年 PMA 的消費相機明顯要熱鬧得多,其中 Sony 於日前便特別為 6 款新機舉行了一個發佈會。除了最為矚目的高速連拍相機 DSC-HX1,同場亦展出了全球首部支援 Wi-Fi 上網的 DSC-G3、輕巧高倍的 DSC-H20、纖薄的 DSC-T900 與 DSC-T90,以及兩款定位較為入門的 DSC-W290 及 DSC-W270。

Exmor CMOS、910 萬像 10fps 拍攝、頂級 G 鏡、多角度 3.0 吋 LCD:Sony Cyber-Shot DSC-HX1

提高像素、加強功能之外,提高連拍速度似乎亦成為近期消費相機的一大趨勢。繼 Casio 之後,作為 Cyber-shot H 系旗艦的 DSC-HX1 亦以此作為賣點,相機於全解像 910 萬下便可以高速的 10fps 拍攝,雖然緩衝記憶只夠支持拍攝一秒 (10 張),不過單以速度,便十足有如一部專業單反。

HX1 能夠做出如此高速,最主要是引入了 Exmor CMOS 感光元件,在配合高速的 BIONZ 影像處理器下,除了有助應付大量的影像數據,廠方亦強調相機於色彩還原以及雜訊控制的表現。不單限於高速連拍,HX1 甚至於一般拍攝中亦可發揮相機的高速特性,其中創新的一掃全景功能 (Sweep Panorama)功能便可在用家手持 「Pan 鏡」的情況下高速連拍 10 張相片 (分有上/下/左/右 4 個方向),並自動合併為一張全景相片,過程比起過往需要使用腳架,事後再以電腦接駁明顯要方便得多。而類似於 Casio 的 FC100,HX1 亦新增了手持夜景模式(Hand-held Twilight),相機會以高速連拍多張相片累積曝光,令用家可選擇於夜景拍攝時以較低的感光度,手持依然可拍得清晰的相片。

為了進一步提高拍攝質素,HX1 特別用上了一支高質的 G 鏡,鏡頭提供了覆蓋廣角至遠攝的 28-560 mm 焦距,機背則備有一個多角度的 3.0 吋 LCD,以便用家進行高低角度的拍攝。拍攝之外,相機的拍片功能亦同樣強勁,HX1 最高便可拍攝 1440 x 1080p 的全高清影片,並會以高壓縮比的 MPEG-4/H.264 格式儲存,而除了機頂設有立體收音,鏡頭更可於拍片期間進行光學變焦,足以滿足對拍片有要求的用家需要。

Sony Cyber-Shot DSC-HX1 預計將於 4 月中推出,定價為 HK$ 3,990。

   
   
備有一個多角度的 3.0 吋 23 萬點 LCD。 使用一支 20 倍的 G 鏡,提供了 28-560 mm 的等效焦距。
除了拍攝模式,相機亦新增了功能轉盤,以便用家可更快速的更改快門、光圈等設定。 拍攝模式轉盤。
機背按鈕。 機頂設有立體收音。
相機最高可以 10fps 的速度連續拍攝 10 張相片。 創新的一掃全景功能 (Sweep Panorama)功能。
手持夜景模式(Hand-held Twilight)可於不使用腳架下拍出清晰的相片。 最高可拍攝 1440 x 1080p 的全高清影片,並會以節省空間的 MPEG-4/H.264 格式儲存。

Sony Cyber-Shot DSC-HX1 特點:

  • 配備 910 萬的 1/2.4 吋 Exmor CMOS。
  • 採用一支 20x 光學變焦 G 鏡頭,等效焦距 28-560 mm,最大光圈為 f/2.8-5.2。
  • 提供 ISO 80-3200 的感光度。
  • 全解像下可以最高 10fps 連拍。
  • 使用多角度 3.0 吋 23 萬點 LCD。
  • 備有 EVF 電子式觀景器。
  • 採用 BIONZ 影像處理器。
  • 可拍攝 1440 x 1080p 的 MPEG-4/H.264 全高清影片。
  • 支援立體收音。
  • 設有 HDMI 輸出。
  • 採用專用 NP-FH50 鋰電。
  • 尺寸︰116 x 83 x 92mm。
  • 重量︰452g。

 

Wi-Fi 無線上網、特大 3.5 吋 LCD:Sony Cyber-Shot DSC-G3

拍攝過後,不少用家都希望將相片即時上網,利用近年大幅普及的 Wi-Fi 技術,Sony 便推出了Cyber-Shot DSC-G3。G3 不單可以無線傳輸相片,更首次在相機加入了瀏覽器,用家只需按下機側的專用 WLAN 按鈕,便可快速的接上 Wi-Fi 網絡,並瀏覽 YouTube、Picasa 等網站。而於上載相片或影片後,用家更可利用電郵提示功能,通知朋友更新。

滑蓋式設計的 G3 採用了一片 1010 萬的 CCD,配備一支 4 倍光學變焦鏡頭,相機不單支援 Wi-Fi 上網,甚至兼備 PMP 流動儲存功能。利用內置高達 4GB 的記憶容量,G3 便可儲存多達 1000 張 10.1MP 的相片,用家並可透過大型的 3.5 吋 92.1 萬點 LCD,根據活動、標準資料夾、日曆及喜好共 4 種方式整理相片或影片,對於經常旅遊的用家便相當有用。

Sony Cyber-Shot DSC-G3 預計將於 4 月初推出,定價為 HK$ 3,990。

  設有專用的 WLAN 按鈕。
相機首次加入了瀏覽器。 可瀏覽 YouTube、Picasa 等網站。

Sony Cyber-shot G3 特點:

  • 配備 1010 萬像素 CCD。
  • 採用 4 倍變焦 Carl Zeiss Vario-Tessar 鏡頭,等效焦距 35-140 mm。
  • Super SteadyShot 光學防手震。
  • 設有 iSCN 拍攝模式。
  • 支援臉部對焦、微笑快門、眨眼偵測功能。
  • 3.5 吋 921,600 像素 Touch LCD。
  • 內置 4GB 記憶。
  • 設有 WiFi 功能,內置瀏覽器。
  • 支援 HDMI 輸出。
  • 尺寸︰101.7 × 62.3 × 19.4mm。
  • 重量︰198g。

 

10 倍光學變焦、3 吋 LCD、HD 拍片:Sony Cyber-Shot DSC-H20

作為 H10 的後繼機,H20 依舊維持了一貫輕巧的特色。相機沿用了一支 10 倍光學變焦的鏡頭以及一個大型的 3.0 吋 LCD,至於 CCD 像素則進一步推高至 1010 萬像。針對一般用家,相機特別新增了 iAUTO 智能模式,利用 iSCN 場景辨識功能,相機可從 8 個不同的場景中自動以最佳的設定拍攝,配合「一笑即拍」等功能,拍攝難度可說是大為降低。拍攝相片之餘,H20 亦支援 720p 的 MPEG-4 高清拍片,相機並支援 1080i 高清輸出,用家只需透過 HDTV AV 輸出介面,便可直接於高清電視上觀看高質素的相片或影片。

Sony Cyber-Shot DSC-H20 預計將於 4 月中推出,定價為 HK$ 2,590。

Sony Cyber-shot DSC-H20 特點:

  • 配備 1010 萬的 1/2.3 吋 CCD。
  • 採用一支 10x 光學變焦鏡頭,等效焦距 38-380 mm,最大光圈為 f/3.3-5.2。
  • 提供 ISO 80-3200 的感光度。
  • 使用 3.0 吋 23 萬點 LCD。
  • 設有 iAUTO 智能模式。
  • 可拍攝 1280 x 720 @ 30fps 的 MPEG-4 高清影片。
  • 設有 HDMI 輸出。
  • 採用專用 NP-BG1 鋰電。
  • 尺寸︰107.3 x 68.7 x 47.1mm。
  • 重量︰250g。

 

纖薄機身、HD 拍片:Sony Cyber-shot DSC-T900、DSC-T90

Sony 的 T 系一向擁有纖薄的機身,最新的 T900 與 T90 亦不例外。兩款相機不單外形時尚,更採用了一片高像素的 1210 萬像 CCD,並分別配備了大型的 3.5 吋及 3 吋 LCD 顯示。作為隨身相機,新機便加入了 iAUTO 功能以簡化各種拍攝設定,至於用家最為受落的,則相信是相機支援的 HD 高清拍片。T900 與 T90 最高可支援拍攝 1280 x 720 的 MPEG-4 影片,其中 T900 更支援立體聲收音。拍片的同時,相機亦可同步拍攝 3 張 1000 萬像的相片,以避免錯過任何拍攝機會。

Sony Cyber-Shot DSC-T900 及 DSC-T90 預計將於 3 月底推出,定價為分別為 HK$ 2,990 及 HK$ 2,690。

Sony Cyber-shot DSC-T900

 

Sony Cyber-shot DSC-T90

Sony Cyber-shot DSC-T900 及 DSC-T90 特點:

  • 配備 1/2.3 吋 1210 萬有效像素 Super HAD CCD,最多輸出 4000 x 3000 解像度。
  • 設有一枚 4 倍變焦潛望式鏡頭,等效焦距 35-140 mm,最大光圈 f/3.5-4.6。
  • Super SteadyShot 光學防手震。
  • 8cm 近攝能力。
  • ISO 80 - 3200 感光度。
  • 可拍攝 1280 x 720 @ 30fps 的 MPEG-4 高清影片。
  • 2 - 1/1600 秒快門 (T900) / 1/4 - 1/1600 秒快門 (T90)。
  • 3.5 吋 921,600 像素觸控式 LCD (T900) / 3.0 吋 230,400 像素觸控式 LCD (T90) 。
  • 內置 11MB 記憶。
  • 儲存媒體︰Memory Stick Duo/Pro Duo/ Pro HG Duo。
  • 尺寸︰94 x 57 x 16 mm (T900) / 94 x 57 x 15 mm (T90)
  • 重量︰123g (T900) / 128g (T90)

 

28mm 廣角、1210 萬像、HD 高清拍片:Sony Cyber-shot DSC-W290、DSC-W270

想要經濟,又希望相機有齊所有大熱功能?W290 與 W270 可說正好為這一類用家而設,兩部相機分別別配備了一個 3.0 吋及 2.7 吋的 LCD,而鏡頭則同樣為一支 5 倍的 28-140 mm 鏡頭。利用 1210 的高解像,相機理論足以應付 A3 大小的輸出,而配合 iAUTO、一笑即拍等功能,則可令入門用家更容易的上手。雖然定位比較入門,不過 W290 與 W270 依然支援 1280 x 720 的高清拍片,相機更備有多種不同的機身顏色,以切合不同用家的口味。

Sony Cyber-Shot DSC-W290 及 DSC-W270 預計將於 3 月底推出,定價為分別為 HK$ 2,590 及 HK$ 2,390。

Cyber-shot DSC-W290
Cyber-shot DSC-W270

Sony Cyber-shot DSC-W290、DSC-W270 特點:

  • 配備 1210 萬像素 CCD。
  • 採用 5 倍變焦 Carl Zeiss Vario-Tessar 鏡頭,等效焦距 28-140 mm。
  • Super SteadyShot 光學防手震。
  • 內置 iAUTO、一笑即拍功能。
  • 3.0 吋 LCD (W290) / 2.7 吋 LCD (W270)。
  • 可拍攝 1280 x 720 @ 30fps 的 MPEG-4 高清影片。
  • 儲存媒體︰Memory Stick Duo/Pro Duo/ Pro HG Duo。
  • 尺寸︰97.4 x 57.4 x 22 mm (W290) / 97.6 x 56.6 x 22.6 mm (W270)
  • 重量︰145g (W290) / 135g (W270)

 

相關新聞:

上網相機初現:Sony Cyber-shot G3
高清、纖薄:Sony DSC-T900 及 T90

查詢︰2909 1888

最新消息
6 小時前
《Tamron Lens Utility》軟件除了可以直接為鏡頭韌體更新,也可改變鏡頭的一些參數及功能。而最近 Tamron 就提供了最新版本的《Tamron Lens Utility...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Samsung 有傳會於 7 月 26 日公佈新一代摺疊屏幕手機 Galaxy Z Fold6。最近 Galaxy Z Fold6 的真機外型曝光,更與上代 Galaxy Z Fold5 作比較。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HONOR X 系列手機,通常都是 HK$3,000 以內的平價手機,新機 X7b 更是品牌旗下首次低於 HK$2,000 的 5G 手機。試玩 HONOR X7b 後,發現都有 4 大賣... (繼續閱讀)
1 日前
Tamron 在 2022 年尾發表 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8x 變焦範圍涵蓋標準至超遠攝焦距,在廣角端亦有高達 0.5x 放大率,是一支相當全面的全... (繼續閱讀)
1 日前
Asus 將於 6 月 3 日公佈新一代手提遊戲機 ROG Ally X,不過剛剛被台灣的購物網 MOMO 將產品資訊及定價曝光,令大家可以率先看看被提早的發佈會。 (繼續閱讀)
1 日前
早前傳聞指 Leica 會在 5 月推出 M11-D,不過最新消息稱 Leica 已經將新機的發表日期延至 6 月。而傳聞網今日流出擬似 M11-D 的規格,由於有關資料...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Xperia 1 VI 推出後,最受用家爭議是屏幕由以往 4K 解像度,減級到 FHD+ 解像度。不過近日測試結果指,Xperia 1 VI 不只解像度低,PWM 值更回...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於去年推出兩部 PS5 新版本,市場普遍都稱它們為 Slim 版本。近日 PS5 Slim 光碟版及 PS5 Slim 數位版都作減價,就連平時較少減價的 DualSense... (繼續閱讀)
2 日前
自從 Sony Xperia 1 VI 公佈及推出後,香港用家對於現時只在台灣及日本可供購買的紅色版本,都只能望門興嘆。不過大家想買的 Xperia 1 VI 的紅色版... (繼續閱讀)
2 日前
每當提到副廠鏡,用家總會想起原廠的對應產品,想知道「平左幾多?畫質相差幾遠?」Sigma 最新推出的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 很明顯就是對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