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全能 E-Mount 新百微︰搶先試用 Sigma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文、攝︰stranger
Model︰嘉慧

Sony 自家的全片幅 E-Mount 微距鏡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推出已有 5 年,早前已有 Tokina FiRIN 100mm f/2.8 FE Macro 湊熱鬧,加起來已有 2 支全片幅 E-Mount 自動對焦「百微」。現在 Sigma 推出的這支 Sigma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以頂級造工及用料招徠,除了 E-Mount 以外也提供 L-Mount 版本。重量級的 715g 鏡身,會否與畫質成正比?HK$6,300 的定價,又是否物有所值?

專業外形 份量十足

一如其他 Sigma Art 系列鏡頭,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採用專業、低調的全黑外觀設計,就連品牌、型號的字體也是相當的小。鏡頭的尺寸不算大,濾鏡亦只是用上 62mm 口徑。鏡身大部分地方採用金屬物料,整體感覺堅固緊湊,加上黃銅製造的接環,而且 Made in Japan,品質及耐用程度有一定保證。作為 Art 系列頂級鏡頭,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亦有防塵防水滴全天候性能,即使在潮濕或雨天在戶外拍攝生態相片,也不怕鏡頭被水氣入侵,當然 Sony A7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已經具備防塵防水滴設計,機、鏡配合使用就更加放心。


▲ 外觀設計一貫地低調,手感紮實。


▲ 黃銅製造的接環設有防水膠邊,是緊固耐用的保證。


▲ 鏡頭為日本製造。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的重量一點也不輕,雖然能夠依賴機身防震而省掉鏡頭防震,但重達 715g 的鏡身只比單反版本的 Sigma MACRO 105mm F2.8 EX DG OS HSM 輕 10g,減磅幅度不及早前推出的 E-Mount 變焦鏡 24-70mm F2.8 DG DN | Art 及 14-24mm F2.8 DG DN | Art。但由於此鏡比手動對焦的 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輕一點,故未能登上最重量級 E-Mount 百微寶座。不過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的 12 組 17 片鏡片也是用料十足,Sony、Canon 的百微也只用 15 片鏡片,是否對於畫質有正面幫助,就要看看稍後的畫質測試。
▲ 今次試用配合 Sony A7 III 測試。


▲ f/2.8、1/400s、ISO 320
長焦加大光圈,令這支微距鏡也可充當人像鏡的角色。

手動光圈環 提供兩種操作方式

此鏡外觀上首先吸引大家注意的,一定是其手動光圈環,這可是原廠也沒有的設計。大家可以由 f/2.8 至 f/22 之間,以 1/3 級間距調整光圈,也可以將光圈環調至 A 檔,讓相機機身控制光圈,就如其他 E-Mount 鏡一樣。最正斗的是,這個光圈環可以設定至順滑 (但光圈值不是無段) 式調較,大家用此鏡拍片時就不怕將操作的聲音錄進畫面。由於 A7 系列的機身還未有觸控設定光圈功能,這個光圈環可以順暢無聲地調整光圈值,可說是不錯的設計。


▲ 一如其他新推出的 Art 系列 E-Mount / L-Mount 鏡頭,此鏡提供手動光圈環設計。


▲ 使用這個 Click 按鈕,就可以切換光圈環為有段或順滑式。


▲ 使用光圈環的順滑模式,轉換光圈時便可減少相機震動,但由於光圈葉不是無段式收放,所以轉光圈時仍會見到畫面有少許閃爍。

市面一些無反鏡頭也有提供光圈環,但小編有時會不小心轉動了光圈環也不知,令光圈環由 A 檔轉到最細光圈,如果沒有留意到的話就相當麻煩。好在此鏡有個光圈環鎖定功能,利用鏡身上一個沒有標示的鎖定掣,就可以將光圈環鎖在 A 模式,或者鎖定在手動光圈調節範圍但不能轉動 A 模式,對於小編這類大頭蝦用家就非常好用。


▲ 這個低調的按鈕,其實就是光圈環鎖定掣。


▲ f/16、1/3s、ISO 200
既然疫情令大家減少出外活動,留在家中拍攝模型玩具也可帶來樂趣。

AF 夠靜但不夠快

鏡頭操作針對專業用家而設,提供寬闊的手動對焦環,將 AF/MF 製推至 MF 位置便可以即時進行手動對焦,不像 Sony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般採用推拉動作切換對焦模式。鏡頭同時亦支援 DMF 功能,可以在完成 AF 後即時手動微調焦點。

這類百微鏡頭對焦行程超長,新鏡即使加入 HSM 超聲波對焦馬達,配合 A7 III 的混合式對焦,再加上設定對焦距離限制後,AF 速度仍稱不上有驚喜,好在有機身良好的 MF 操作以作補償。可惜鏡身沒有提供對焦刻度或對焦距離顯示窗口,手動對焦就全靠相機顯示屏的對焦距離、局部放大、peaking 等功能幫助,雖然對焦刻度不是必須,只是有時剛開始調較 MF 會感到有點迷失。而且 MF 時的流暢度亦不太理想,過程中會出現輕微窒動的現象,這或許是試用版本的問題,拍攝相片就沒大影響,如果用來拍片的話就要留意。


▲ 新鏡在微距拍攝時的對焦表現 (AF-S 及 AF-C)。


▲ 新鏡在人像拍攝時的對焦表現 (AF-S 及 AF-C)。

雖然新鏡的 AF 速度不算快,好在還算夠靜,不怕馬達嘈音嚇跑小昆蟲。而且採用內對焦設計,不像 Sigma 70mm F2.8 DG MACRO Art 般對焦時會改變鏡頭長度,令拍攝微距時能維持適當的工作距離。鏡頭更有 AFL 自動對焦鎖,完成 AF 後一按便能鎖定焦點,配合腳架拍攝細微物件,就不用每次拍攝都重新 AF 一次了。


▲ 就如 Sony 高階鏡頭,新鏡提供了 AFL 對焦鎖定掣。


▲ 手動對焦時流暢度不算理想,未知正式售賣版本會否有所改善。

下一頁︰更多畫質評價及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禁拍」不單出現在富士山景區,長期受過度旅遊困擾的京都近日也實施「禁拍」,期望能阻止遊客的滋擾問題繼續出現。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Sigma 推出垷時世上最大光圈的全片幅變焦鏡 28-45mm f/1.8 DG DN | Art,擁有達 f/1.8 超大恒定光圈,足以媲美定焦鏡的通光量及淺景深效果。而作為...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Panasonic 將會在稍後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 Cine Gear Expo 2024 發表 Lumix GH7 新機,品牌在社交媒體 X(前稱 Twitter)和 YouTube 平台預告發表新...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雖然反射鏡頭入光量較細之餘,畫質較一般折射式鏡頭遜色,但是由於可令望遠拍攝變得更有機動性,加上擁有「冬甩圈」散景,對於鍾愛特別拍攝效果的影...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DCFever 和 OSM Hong Kong 將聯同 YouTuber 暴力 Violencee 生活誌合辦一場 Reels 講座,與大家分享如何拍攝並編輯 Reels 去記錄日常與旅行點滴!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一向以嚴謹和安全而聞名的日本車廠,近來不斷被揭發做假事件。自 Toyota 子公司 Daihatsu 以虛假資料來取得國家認證後,日本國土交通省便開始調查其...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iPhone 今早作出更新 iOS 17.5.1 系統,雖然未有加入新功能及表情符號,不過就修正了一個重要問題,值得大家留意。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Sony 有傳重整產品線,將會推出比 Xperia 1 系列定位更高的手機產品。最近流出次世代 Xperia Pro 手機的概念,可謂將 Sony 最頂尖的技術整合在新機...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自從 Apple Vision Pro 的推出,激發了不少商廠對虛擬實景裝置的使用,Spacetop G1 就是透過 AR 眼鏡,達至用家可享受虛擬 100 吋 1920 x 1080 OLED... (繼續閱讀)
1 日前
記憶卡品牌 Lexar 早幾個月曾經發表殿堂級的 Armor 系列 SD 卡,其 UHS-II 規格主打專業用戶。不過,若非高速連拍超高解像相片,又或者要拍攝 6K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