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lex
對遠攝鏡來說,焦距「一吋長、一吋強」,但隨之而來的重量增加,卻往往降低機動性。想要遠攝力還是輕便,似乎是條頗傷腦筋的選擇題。作為 Canon 用家,若喜愛生態、運動或風景攝影的話,在單反年代的必然選擇是 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但踏入無反年代之後,Canon 很快便發表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其目標似乎不單要用家換鏡,更要連機身也一齊升級。
遠攝端焦距擴展 100mm
這兩支超遠攝變焦鏡有很多相同之處,官方亦明言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以下簡稱 RF 100-500mm)是基於 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以下簡稱 EF 100-400mm)為藍本,並因 RF 接環的大口徑而使新鏡的遠攝端焦距擴展至 500mm。雖然在 500mm 之下,最大光圈只有 f/7.1,但基於無反相機的先天優勢,在細光圈之下進行自動對焦,至今並未發現有大問題。更重要的是,RF 100-500mm 變焦倍數雖然更高,但重量還要比 EF 100-400mm 為輕(1,370g vs
1,570g,不連三腳架環),單看規格已經「贏在起跑線」。
除了焦距接近之外,RF 100-500mm 還承襲 EF 100-400mm 另一特色:鏡身上除了包上黑色塑料的變焦環(近鏡頭前端,較粗)及對焦環(在控制鈕旁,較幼)之外,在變焦環後方還有一個白色、闊度約 1cm 的阻力調校環,其旋轉行程只有 1.5 吋(4cm)左右,作用是調教變焦環的鬆緊度,校至最緊度數亦有鎖定鈕的功效。
另一方面,鏡頭近末端亦設有控制環,用家可通過機身自定其功能,例如調校曝光補償或光圈等。至於常見的功能開關,包括:對焦距離限制器、對焦模式、防震系統開關以及防震模式,均集中在鏡身的左側。
平衡感良好
RF 100-500mm 採用外變焦與內對焦設計,變焦時鏡身會伸長約 89mm,若再加上長約 77mm
的遮光罩,鏡頭整體長度增加約四分三;對焦時鏡身長度不變,也不會旋轉。鏡頭重心分布仍算平均,沒有過分集中在鏡頭前端位置。此外,由於鏡頭前組(變焦時會伸出來)有一定重量,建議不使用時,應使用上文提到的阻力調校環,將鏡頭鎖緊,避免鏡頭朝下時,前組部分因重力而自動滑出來。
直徑濾鏡僅需 77mm
雖然此鏡使用 77mm 直徑濾鏡(跟 EF 100-400mm 相同),以超遠攝鏡來說並不算大,但留意變焦環的直徑超過 90mm,比較粗大,而且由 100mm 轉至 500mm,旋轉行程大約有
120°。小編自覺要張開手指,稍用點力才能抓得實變焦環,想用得較就手便要好好利用阻力調校環調節鬆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