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今時今日,即使是最低規格的手機鏡頭也至少有幾百萬像素的解像度。然而在 25 年前,50 萬像素的 DC 已經是當時的最先進高科技!今日的影友可能無法想像這樣的一部 DC 要如何操作,攝影師 Gordon Laing 最近找來自己珍藏的 Canon PowerShot 600 作深入介紹,值得大家回味即將掀開新時代序幕的經典作。
在 1996 年推出的 PowerShot 600 是 Canon 第一款消費級數碼相機。當時它的售價大約是 900 英鎊,以今日的兌換率計,都要 $10,000 港元左右,不算便宜。它採用 50mm(等效焦距)定焦鏡頭和 1/3 吋 CCD 感光元件,解像度為 50 萬( 832 × 608)像素。機身內置 1MB 記憶體,大約可儲存 4 張高精細度相片。
▲即使 PowerShot 600 機身相對龐大,但也擁有不少優點。
▲電源開關在「鏡頭」側邊。留意 50mm 定焦鏡非常細小(小圓框),上方方形框是光學觀景器。
此機機身相對龐大,除了要容納電池和擴展底座介面以外,還因為設有 Type II 與 Type III PC 卡插槽。特別是後者支援微型硬碟,最高容量可達 170MB,大約可儲存 1,000 張相片。只要將 PC 卡抽出來再插到筆記簿型電腦上,便可以輕鬆分享相片,當其時是此機的一大賣點。
▲Type III PC 卡支援微型硬碟,最高容量可達 170MB。
不過,相機沒有預覽屏幕,用家構圖取景只能使用光學取景器。根據 Gordon 提供的樣本相片來看,PowerShot 600 的細緻度及色調的豐富程度當然不能跟今日的器材相比,但至少不像稍後推出的平價 DC 及早期的手機鏡頭,普遍有偏色、反差過高、邊緣失光明顯等問題,表現算叫人滿意。
▲Canon PowerShot 600 實拍試相
值得一提的是,PowerShot 600 並不是 Canon 第一款推出的數碼相機。在 1995 年,Canon 與 Kodak 合作推出 DCS1 和 DCS3 數碼單反相機,另加一款型號稱作 CE300 的小型數碼相機。它採用 PCMCIA 連接介面,需在插在筆記簿型電腦上才能使用。
▲較 PowerShot 600 遲 3 個月推出的 Sony DSC F1 以迷你機身作為最大賣點。
▲跟 PowerShot 600 同期推出的 Kodak DC50 已提供 3 倍變焦功能。
▲2 年後推出的 PowerShot A5 提升至 81 萬像素,機身尺大幅縮減,鏡頭更用上兩片非球面鏡片,規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