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從光學質素的角度看,舊鏡雖然多有缺憾,卻被視作鏡頭的一種獨特「個性」。例如捷克攝影師 Lukáš Belohoubek 便對手上的「東蔡」(東德蔡司)Pancolar 55mm F1.4 愛不惜手。此鏡在 1967 年至 1971 年生產,據講產量只有約 5,000 支,是專為同廠的 Pentacon Super 單反相機而設計的「套裝鏡頭」。今天此鏡成為經典,與其極具特色的「散景波波」不無關係。
「東蔡」Carl Zeiss Jena Pancolar 55mm F1.4 雖然已有 50「高齡」,但中焦位置的成像仍然擁有高銳利度,而耀眼又帶少許漩渦狀的散景光點更成為此鏡的標誌。Belohoubek 擅長拍攝人像,對他而言,相片不一定需要高銳利度與對比度,反而成像「柔」一點,背景別具一格(例如有漩渦狀散景),甚至在逆光之下會出現有特色的光斑的舊鏡,更適合用來拍攝人像。目前,他常用的舊鏡還包括 Carl Zeiss Jena 50mm f1.4 Biotar(Leica 接環」、Carl Zeiss Jena Biotar 75mm f/1.5 及 Canon 50mm f1.2 LTM。
舊鏡除了需以手動方式對焦,不甚適合用來拍攝快速移動的主體,另一常見缺點就是鏡片因老化而變黃,既影響成像的色調,也會令「自動白平衡」功能出現偏差。Belohoubek 卻表示不太擔心這個問題。雖然他習慣在拍攝前便修正白平衡,不會倚賴「自動白平衡」,但他會使用 RAW 格式拍攝,後期修正色調其實很容易,二來偏色也可能歪打正著,令人像照片得到很有情調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鏡片老化變黃,有可能是使用了具放射性元素的緣故。這支 Pancolar 55mm F1.4 也不例外,據稱它使用了釷(Thorium)。不過目前 Belohoubek 覺得最困擾他的問題反而是,如此耀眼甚至可用「過分搶眼」來形容的散景,究竟是吸引人還是讓人分心?過往他會很刻意的尋找能夠產生很多「散景波波」的地方作為背景,但現在則會考慮整體構圖的效果,不會一味追求充斥「波波散景」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