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極速對焦 ─ Panasonic Lumix DMC-ZR1 速試


ZR1 提供白、紅、藍、銀及黑 5 款顏色選擇。

近期一眾焦點都落在「女友一號」身上,幾乎將 Panasonic 早前推出的輕便相機掩蓋。這是可理解的,過去一年的輕便相機規格大同小異,配備 1/2.33 吋 1200 萬像素 CCD 已是標準規格,想令人提起興趣,除非鏡頭焦段獨特,或有其他周邊功能,想突圍可謂絕不容易。今回 Panasonic 推出的 Lumix DMC-ZR1,初看未必令人驚喜,不過在技術細節上下過功夫,仍然值得注意。


0.3mm 超薄非球面鏡
ZR1 配備 1210萬像素 CCD,影像處理器為 Venus Engine V。說到獨特之處,可謂大部份都集中在鏡頭及對焦系統身上。鏡頭為 8 倍變焦,提供相當於 25 – 200 mm 焦段,光圈為 f3.3 – 5.9,25mm 的招牌廣角,最適合旅行拍攝風景,而 200mm 偶爾用來遠攝已相當足夠。

鏡頭設計與前代產品略有不同,採用了新研發的 0.3mm 超薄非球面鏡技術,有助縮小鏡頭組體積,同時有助控制變形等問題,對改善畫質起著關鍵作用,所以ZR1 可以在 26mm 厚度的機身內藏 8 倍光學變焦鏡頭。而同期推出的 FX65 也不例外,採用相同技術做到 19mm 機身內藏 5 倍光學焦鏡。

ZR1 不支 P / A / S / M 等手動調,只
提供相機、攝錄、SCN 及 iA 模式選擇。
採用了 Leica DC Vario Elmar ASPH 鏡頭
功能鍵集中在右邊,還有最好用的
Q. Menu。
設有 USB 插口,同時備有 mini-HDMI 可駁高清電視,但需另買一條 DMW-HDC1 接線。
有一個手握位,手持時增加穩定性。 支援 SDHC 卡,及採用 BGC10 3.6V 專用鋰電池。
使用時操作介面,可用 Q. menu 即時在畫面設定。 提供多個解像度選擇,最高 1200 萬像素,至最低 640 x 480
ISO 由 80 - 1600,另支援 Hi Sensitive Mode 至最高 ISO 6400。 設有多個防震選項,可按需要選 Mode 1 或 Mode 2 防震。
對焦模式,H 字樣為 「1 spot high speed 」。 有多個白平衡選項,保留了手動白平衡的設定。
場景模式可預設其中一個選擇到 My Scene (MS )模即時使用。 提供 3 種比例包括 4:3、3:2、16:9
PRE AF 提供了 Q-AF 及 C-AF 選項 攝錄功能提供了 HD、WVGA、VGA及 QVGA 4 個選項。

防震升級 Power O.I.S.
過去 Panasonic 的相機已備有 MEGA O.I.S 鏡頭防震技術,今回新機推出再作加強推出了 Power O.I.S 技術,防手震能力比上代提升兩級。筆者在測試時在最長焦段 200mm 手持試拍,基本上在 1/20 秒仍能保持清晰,算有交待。

對焦反應出色
而另一個最值得留意的功能在 Quick AF 身上,在今代亦比上一代快了兩倍。而實際使用時,亦感覺到那種速度與準繩。尤其「1 點快速對焦 (1 spot high speed)」就更快,這個功能對於求快求準的抓拍迷相當有吸引力。

而Pre-AF 內的 C-AF 功能,連續對焦也表現出色,對追蹤移動中的物件或距離改變時相當有用。尤其拍攝影片時,筆者試用連續對焦,故意用最長焦段試拍由遠至近的景物,發現即使改變目標距離,ZR1 也能保持焦點清晰,比得上 DV 的追焦能力。

影片由 25mm 最廣,Zoom 至 200mm,以水柱的落點為中心,之後回到噴水口,
兩點相差約 1.5m。全程對焦的準繩度相當高,幾乎找不到迷焦現象。

微距及拍片略遜
ZR1 在鏡頭、對焦及防震的表現均令人滿意,不過可能受機身體積細小影響,令鏡組設計也受限制,微距功能只能以普通來形容。用廣角端對焦時僅為 3cm,在 3 倍變焦時起碼要 40cm 才能對焦,對比一些可以在 600mm 左右仍能在 60cm 對焦的機種還有所不及。

ZR1 拍影片時鏡頭可以變焦,不過速度奇慢,全程 8 倍變焦差不多要 3 秒。影片僅為 Motion JPEG,沒有 AVCHD Lite,一張 16GB 卡用高清攝錄僅能拍 20 多分鏡左右,拍片功能只能算是增值,認真使用的還是選購其他機種較佳。

小結:功能出色 創意不足
作出這個總結,是因為試用後覺得 ZR1 身上的技術有點大材小用。快兩倍的追焦系統、Power O.I.S 及超薄非球面鏡壓縮鏡頭體積,似乎是單反機及單反鏡頭更值得擁有的功能,現在反而先用於輕便相機之上。如果這些技術用在專業層面,對產品增值的意義應該更大。不過可以肯定,這讓我們預視到日後相機可以達到的技術水平,例如 LX3 的後繼機種,甚至給 Micro 4 / 3 系統與鏡頭採用,令產品的競爭加倍提升。

不過與此同時,Panasonic 在一些周邊功能上卻稍欠吸引力,只是一脈相承,略嫌太過老實。其他品牌的超高速連拍、派對模式、雙屏幕自拍,甚至加入投影機等都玩味甚高。Panasonic 想刺激銷路,似乎要加點創意,才能提起消費者興趣。

感光度測試

ISO 80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相片樣片:

ISO 100、F/5、1/20s ISO 200、/F5.9、1/80s
ISO 200、F/3.3、1/40s ISO 100、F/3.3、1/60s


Panasonic Lumix DMC-ZR1 產品詳細規格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買新相機、新鏡頭開箱一刻,本應充滿期待,不過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攝影師 Viktoryia Shkel,她的開箱歷經卻十分「奇幻」,尤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Toyota 曾透露他們正著手研發一款車型較細,且車價平民向的 Pickup 車型,之後外界普遍推測這款新車會以 RAV4 為基礎而成,因為更適合市區環境使用...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影科技的躍升,正徹底改寫城市紀實的本質。相比單反相機仍須肩負不少裝備、更換鏡頭而錯失關鍵瞬間,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以 25...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Ricoh GR IV 的正式公開越來越近,7 月 25 日在北京舉辦的關係者限定先行發表會引起攝影圈熱烈討論。這次活動讓中國媒體與攝影師有機會近距離體驗實...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八達通自推出手機支付服務以來,其 App 功能不斷擴展,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優惠。為滿足香港旅客的海外消費需求,八達通 App 近期進行重大升級,推...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HUAWEI 近年持續在手機攝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 Pura 70 Ultra 的伸縮鏡頭到 Mate X6 的紅楓色彩系統,不斷刷新移動影像的技術高度。最新旗艦...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摺疊屏幕手機的耐用性始終是個疑慮,特別是鉸鏈結構的可靠性更備受關注。知名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近日對 Samsung 最...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早前傳聞 Sigma 會在 7 月發表 200mm F2.0 DG DN|Sports 鏡頭,不過 7 月快將踏入尾聲,幾乎可以肯定有關傳聞不會兌現。然而,最新網絡消息稱,Sigm...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為紀念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Leica 於 2025 年全球同步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位於上海的《世紀見證者:當 Leica 遇見中國》主題展覽無疑成為...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GO 近年與任天堂關係如膠似漆,頻頻推出愛情結晶品,最經典當然是 2020 年的 71374 NES 紅白機。而睽違四年,又有一部童年回憶變成 LEGO,就是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