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鏡頭,我們可將平凡的景物拍出不平凡,而魚眼更是最具代表的鏡頭之一。要同時滿足圓形魚眼 (Circular Fisheye) 及全格魚眼(Full-Frame Fisheye)的拍攝,Canon 最近便推出了首支全片幅變焦魚眼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讓用家實行「一魚兩食」。
全片幅變焦魚眼
有別於一般廣角鏡頭,魚眼的「賣點」反而是其誇張的桶狀變形。利用獨有的變形效果,加上超廣視角,魚眼的用途可說是比想像中要廣泛,不只用於風景 ,於建築以至空間狹窄的室內等環境亦可派上用場,喜歡為影像加入玩味的話,鏡頭甚至可用於拍攝人像,拍出有趣的「大頭狗」效果。
稱得上魚眼鏡,最基本是可提供約 180 度的可視角度,而魚眼又可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對角覆蓋 180 度的全格魚眼(Full-Frame Fisheye),另一種則為橫向及垂直都覆蓋 180 度的圓形魚眼(Circular Fisheye),其中後者成像會有黑圈,拍出球狀的影像效果。由於絕大多數魚眼都是採用定焦設計,(專為 APS-C 片幅而設的 Tokina Fisheye 10-17mm f/3.5-4.5 DX 及 Pentax DA Fish-eye 10-17mm f/3.5-4.5 ED (IF) 雖是例外,不過卻只支援全格魚眼拍攝)以往要拍攝以上兩種效果,用家便需同時擁有兩種魚眼鏡頭。而今次 Canon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的出現,便正好可滿足一眾「貪心」的用家,配合全片幅機款之下,鏡頭既可在 8mm 拍出圓形魚眼(Circular Fisheye)效果,於 15mm 時又支援全格魚眼(Full-Frame Fisheye)的拍攝,一鏡可作兩用。
支援 3 種片幅
作為首支全片幅變焦魚眼,Canon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除了支援全片幅機款進行圓形魚眼及全格魚眼拍攝,亦支援 Canon 自家的 APS-H 及 APS-C 片幅。雖然用於 APS-H / APS-C 片幅,鏡頭於 8 mm 端只提供 Semi-Circular Fisheye 半圓魚眼效果,不過針對全格魚眼模式,鏡頭卻特別於變焦環設有 "H" 及 "C" 兩個刻度,為避免拍攝出現黑角,鏡頭並設有 "LIMIT" 焦段限制功能,設計可謂相當貼心。
今次測試主要配合全片幅的 EOS 5D Mark II 試拍,要留意由於超廣視角關係,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配合全片幅並不支援加裝遮光罩(變相遮光罩會成為鏡頭蓋的一部份),前組鏡片因此會完全外露,而相比一般鏡頭,使用上便需格外小心。作為一支 L 鏡,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造工固然有一貫水準,紮實之餘,鏡身亦提供全面的防塵防水滴性能。鏡頭對焦以 USM 超聲波驅動,配合極短的對焦行程,對焦可謂極為迅速,值得一提是,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並提供相當突出的 0.15 米最近對焦,利用其 0.39x 放大率(15mm 端),可輕易造出誇張的近攝透視效果。
![]() |
![]() |
採用 USM 超聲波驅動對焦。 | |
![]() |
![]() |
提供 8 -15mm 的變焦。 | "LIMIT" 焦段限制功能可防止用家以 APS-C 片幅拍攝時出現黑角。 |
![]() |
![]() |
針對全格魚眼拍攝模式,變焦環設有針對 APS-H 及 APS-C 片幅的 "H" 及 "C" 刻度。 | 設有對焦距離窗。 |
![]() |
![]() |
AF / MF 切換。 | 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
![]() |
![]() |
設有防塵防水滴設計。 | 鏡頭可加裝後置的插入式膠片濾鏡。 |
![]() |
![]() |
附有專為 APS 片幅而設的遮光罩。 | 遮光罩及鏡蓋採用了組合式設計。 |
![]() |
![]() |
遮光罩及鏡蓋。 | 鏡蓋設有鎖定設計,為前組提供更可靠的保護。 |
不同焦距與片幅的成像覆蓋。
2 片 UD、1 片非球面、SWC 鍍鏌
對攝影稍有認識的用家可能都知道越短的鏡頭焦距提供越大的視角,光學上所產生的變形亦更強烈,為了造出 180 度的超廣視角,魚眼鏡頭的設計者可說是「迫不得已」下作出取捨,容許這種在廣角鏡頭中稱得上是缺憾的桶狀變形存在(魚眼鏡當初是為了氣象觀察而開發)。雖然容許變形,不過並不代表對質素沒有要求,而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於 11 組 14 片的設計中,便用上了兩片 UD 超色散鏡片及一片非球面鏡,務求提高邊緣解像的同時,亦盡量減少色散等問題。
接上 EOS 5D Mark II 的試拍中,從一系列相片的確可感到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的高質,特別是全開 f/4.0 光圈,中央銳利度便已有相當水準。唯一作為一支「超廣角」鏡頭,鏡頭的邊緣表現始終無可避免有一定落差,幸好只需略為收細光圈,鬆散及色差問題已有明顯改善。測試期間,除了發現鏡頭以其短焦距的優勢,相當有利弱光手持拍攝,亦發覺光線極為容易直射入鏡(如太陽、街燈等),在無法加裝遮光罩之下,鏡頭的 SWC 鍍膜(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便正好發揮其作用,面對光差強烈的環境,鏡頭鬼影眩光等問題仍極為輕微,對一支魚眼鏡來說,絕對有助增加其實用性。
![]() |
![]() |
採用 11 組 14 片設計,當中包括有兩片 UD 超色散鏡片及一片非球面鏡。 | 鏡頭的 MTF 圖表。 |
眩光測試
色差測試
15mm、f/4.0 [ Ori ]
各焦距的覆蓋(EOS 5D Mark II)
![]() |
![]() |
8mm | 10mm |
![]() |
![]() |
12mm | 14mm |
![]() |
![]() |
14.5mm | 15mm |
近拍能力測試(15mm 端、0.15m 最近對焦距離)
短片拍攝(EOS 5D Mark II)
15mm
拍攝樣本(EOS 5D Mark II、Raw 直轉 JPEG 拍攝)
![]() |
![]() |
ISO 500、f/4.0、1/30s [ Ori ] | ISO 400、f/4.0、1/13s [ Ori ] |
![]() |
![]() |
ISO 100、f/9.0、1/160s [ Ori ] | ISO 100、f/6.3、1/400s [ Ori ] |
![]() |
![]() |
ISO 100、f/6.3、1/320s [ Ori ] | ISO 100、f/14、1/50s [ Ori ] |
![]() |
![]() |
ISO 100、f/14、1/40s [ Ori ] | ISO 100、f/10、1/250s [ Ori ] |
![]() |
![]() |
ISO 100、f/6.3、1/640s [ Ori ] | ISO 1000、f/4.0、1/10s [ Ori ] |
更多 Canon 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樣本相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658
總結
花上過萬買入一支魚眼有人可能認為不值,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以一支鏡的價錢,可同時享受兩種魚眼的樂趣,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 卻又是物有所值,當然大前題是,閣下擁有一部全片幅的相機。
焦距 | 8-15 mm |
視角 | 175° 30' - 180°(對角) |
最大光圈 | f/4.0 |
光圈葉片 | f/22 |
鏡頭群組 | 11 組 14 片,2 片 UD,1 片非球面鏡 |
最近對焦 | 0.15m |
放大倍率 | 0.39x |
濾鏡直徑 | 後置 |
尺寸 | 78.5 mm x 83 mm |
重量 | 540g |
其他 | 附有 EW-77 遮光罩及 LP1219 鏡頭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