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全方位發展:Nikon D5300 實拍測試

近年的入門單反面對無反相機的壓力,頻頻將中階機的功能下放,無論在機身操控、畫質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更要加入各種不同的新功能去吸引用家。今次 Nikon D5300 把感光元件的低通濾鏡刪去,採用最近的 EXPEED 4 影像處理器,在畫質方面站穩陣腳,更加入近年大熱的內置 Wi-Fi 和內置 GPS 功能,多方面發展,加上 39 點自動對焦、5fps 連拍等,新機有著相當的競爭力。

   
   

機身繼續輕便

D5300 定位為入門級單反,機身算是相當輕巧,機身尺寸和上一代 D5200 差不多,但機身利用全新的材質製造,令相機重量稍為減少,雖然未有用上鎂合金,但機身予人的手感仍是相當扎實。機身的外形沿用 D5200 的風格,按鈕的編排亦大致相同,Nikon 用家應該可以輕易上手。作為 D5200 的後繼,機背多角度 LCD 是賣點之一,尺寸由上一代的 3 吋增加到 3.2 吋,解像為 103.7 萬點,對於 LiveView 作高低角度取景,或者重播相片都有幫助,可惜近年愈來愈多單反無反採用的觸控功能仍然未見支援。另外,D5300 的光觀景器提供 95% 的可視範圍,放大率為 0.82x,比上一代的 0.78x 稍有提升。

對焦性能保持不變

當初 D5200 自動對焦系統採用來自中階的 Multi-CAM 4800DX,性能受到用家肯定,今次 D5300 亦是沿用該對焦系統,提供 39 點對焦點(當中 9 個為十字形對焦點),對焦速度一如預期,跟 D5200D7000 同級。而連拍速度就亦保持在 5fps,算是中規中矩,足夠應付生活照所需。基本上機身性能和 D5200 十分相似,今次未算有大幅提升。

備有多角度 LCD,方便用家利用 LiveView 取景。
備有多角度 LCD,方便用家利用 LiveView 取景。
採用 Nikon F 接環。 用上一片APS-C 尺寸 2420 萬像 CMOS,且不設 Low Pass Filter。
採用 Nikon F 接環。 用上一片APS-C 尺寸 2420 萬像 CMOS,且不設 Low Pass Filter。
光學觀景器視野率約為 95%,放大率約 0.82 倍。 機頂 HotShoe 及立體聲收音咪。
光學觀景器視野率約為 95%,放大率約 0.82 倍。 機頂 HotShoe 及立體聲收音咪。
內置閃燈火力為 GN 13(ISO 100)。 機頂快門鍵及按鈕。
內置閃燈火力為 GN 13(ISO 100)。 機頂快門鍵及按鈕。
機背十字方向鍵及指令轉盤。 過片模式按鈕設在鏡頭釋放鍵下方。
機背十字方向鍵及指令轉盤。 過片模式按鈕設在鏡頭釋放鍵下方。
手柄和上一代大致相同。 支援外置收音咪、HDMI 輸出。
手柄和上一代大致相同。 支援外置收音咪、HDMI 輸出。
採用 SD 卡作儲存。 採用 EN-EL14a 充電池,一次充電可拍攝約 600 張。
採用 SD 卡作儲存。 採用 EN-EL14a 充電池,一次充電可拍攝約 600 張。

刪減低通、全新 EXPEED 4

拍攝上 D5300 用上一片 APS-C 尺寸的 2420 萬像 CMOS,像素雖然未有提升,不過就和 D7100D800E 一樣,刪減了光學低通濾鏡(Low Pass Filter),以拍出更細緻銳利影像。除此之外,D5300 亦是首部 Nikon 單反配備了全新的 EXPEED 4 影像處理器,針對 NR 減噪、自動白平衡、影像色調處理等都有所提升。在我們的測試相片當中,可以見到 D5300 在低感光下拍攝,解像力雖然受限於 Kit 鏡,但表現亦算在意料之內,2420 萬高解像可以記錄到豐富的細節。而高感光時,利用預設 NR 設定拍攝,去到 ISO 6400 噪點仍不算多,不過在 NR 之下影像細節亦有一定的流失,用家可因應自己需要調整 NR 設定。由於 D5300 不設 Low Pass Filter,相信不少用家都擔心 Moire 的問題,在實拍測試中未見有明顯的 Moire 出現,相信 Nikon 經過 D7100D800E 之後,對抗 Moire 已經有相當的手段。

手機睇 RAW

D5300 另一個最大的特點是首部 Nikon 單反配備了內置 Wi-Fi 及 GPS 功能,雖然 Nikon 有推出獨立的 Wi-Fi 或者 GPS 配件,但機身內置功能卻能為用家節省一筆,更加方便。D5300 的內置 Wi-Fi 支援連接手機,利用 Nikon Wireless Mobile Utility 手機 App (測試以 Android 版本進行)作遙控 LiveView 拍攝,連接時只需開啟相機的 Wi-Fi 功能,即可以手機連接,不必輸入密碼,過程相當簡易方便,不過感覺上在保安方面有未能讓用家完全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家利用手機觀看相機記憶卡內的相片時,手機 App 要先把所有相片的縮圖資訊一次過下載,才可讓用家瀏覽相片,如果記憶卡中相片較多,可能需要等待近 5 分鐘才能觀看相片。而且一旦用家離開頁面,例如回到 LiveView 遙控模式,之後再想觀看相機中的相片,手機 App 將再次把所有相片的資訊重新下載一遍,相當花時間。反觀過相功能就值得一讚,除了支援無壓縮原相 Jpeg 傳送,亦支援傳輸 RAW 檔,而且在手機 App 中亦能夠直接觀看 RAW 相片。

主要選單

最高解像為 2400 萬。 最高支援 ISO 12800(可擴展至 ISO 25600)。
支援 1920 x 1080 @ 60p 全高清拍片。 採用 M-CAM 4800DX 39 點對焦系統,當中包括 9 個十字對焦點。
最高連拍速度為 5fps。 重點測光區域約佔畫面的 2.5%。
D-Lighting 加入人像偵測,自動針對人像相片作出優化。 Fn 鍵可讓用家自訂功能。
支援 Time-Lapse 拍攝。 備有多種數碼濾鏡。
內置 Wi-Fi 功能。 內置 GPS 記錄位置。

內置 Wi-Fi 功能測試

利用 Nikon Wireless Mobile Utility (WMU)手機 App 可作遙控 LiveView 拍攝。
WMU 的遙控功能不算多。 利用 WMU 觀看相機內的照片,要先下載縮圖資訊。
支援批量傳相。 在 App 裡可以直接觀看 RAW 檔案。

ISO 感光度測試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25600  

測試相片

ISO 100、f/11、1/500s ISO 100、f/5.6、1/125s
ISO 100、f/5、1/100s ISO 100、f/4.5、1/80s
ISO 200、f/8、2.5s ISO 2500、f/3.5、1/30s

更多 Nikon D5300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940

Nikon D5300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1938

最新消息
29 分鐘前
Canon 在 1988 年曾經發表 EF 200mm F1.8L USM 大口徑遠攝定焦鏡頭,至今仍未推出過類似規格的鏡頭,即使在 2008 年帶來後繼版本的 EF 200mm F2L I...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100 年前,Leica I 相機的誕生徹底改寫了攝影的面貌。作為全球首款量產的 35mm 相機,Leica I 型於 1925 年正式問世,其輕巧便攜的設計突破當時笨重...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任天堂(Nintendo)新一代遊戲主機 Nintendo Switch 2 終於在今晚正式發表,基礎版本售價約 2,600 港幣起,預計於 6 月 5 日正式上市。 (繼續閱讀)
11 小時前
Toyota 對決 Suzuki Jimny 的車型一直有傳聞指在開發中,據日媒透露,這款車型將以 Land Cruiser FJ 之名問世,最快於今年底亮相。定位介於 Coroll...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小米 Poco F7 Ultra 香港定價為 HK$,這手機打著「頂規平價」的旗號引發關注。究竟這部手機是物超所值,還是買回定價貴一點的正統旗艦機呢?看看今...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以低價高配為賣點,但玩到旗艦規格的小米 POCO F7 Series,香港已經正式公佈 POCO F7 Pro 及 POCO F7 Ultra 的定價與優惠,產品定價由 HK$3,399 起...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Sony 去年推出的旗艦機 Xperia 1 VI 在螢幕與相機規格上做出不少調整,例如「降級」改用 19.5:9 比例的 FHD+ 解像度屏幕,以及為長焦鏡頭加入微距拍... (繼續閱讀)
1 日前
菲林攝影近年牽起小陽春,不過總有人覺得數碼攝影當道,仍擁抱菲林會被稱不環保、慢吞吞,甚至是戀舊。不過,將來各位菲林控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一句... (繼續閱讀)
1 日前
廣汽繼 AION Y 後,再把 AION V 引入香港市場,讓純電家庭 SUV 的競爭更為激烈。AION V 延續車廂空間廣闊且實用的特色。車廂用上大量人造皮革,品... (繼續閱讀)
1 日前
「Pan 車」雖然屬於進階攝影技巧,但原來今時今日的手機也能輕鬆完成!小編最近邀請了鐵騎士阿丁,攜帶 ASUS 最新推出的 Zenfone 12 Ultra,透過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