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s
在 2012 年,Olympus 推出第一部 OM-D 無反相機 E-M5,以復古單反外型以及 5 軸防震作為賣點。一年半之後推出旗艦級的 E-M1,在機身性能上再有所提升,而定價更高,令 OM-D 這一系列予人只針對專業用家的印象。最近 Olympus 發表了新的 OM-D E-M10 無反,定位為入門級 OM-D,並以較低的售價降低OM-D 的「門檻」。新機連 M.ZUIKO DIGITAL 14-42mm F3.5-5.6 II R 鏡頭套裝定價為 HK$6,990,連 M.ZUIKO DIGITAL ED 14-42mm F3.5-5.6 EZ 及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4-5.6 R 雙鏡套裝定價為 HK$8,590,預計 2014 年 3 月上旬有售。
![]() |
![]() |
![]() |
![]() |
外型繼續復古、不設防麈防水滴
現時 Olympus 有三款 OM-D 機身,以 E-M1 作為旗艦,新的 E-M10 定位較為入門,而 E-M5 距離退役還有一段時間,作為兩者中間的選擇。E-M10 沿用受到用家歡迎的復古單反設計,機身外貌跟 E-M5 非常相似,不過細看之下可以發覺 E-M10 的機頂較扁,轉盤、機身按鈕都有少量改動,而整體體積上亦稍為比 E-M5 細小。不過,因為入門定位關係,新機未有提供防塵防水滴設計,在惡劣環境中拍攝的用能力不及另外兩部 OM-D。新機設有一個跟 E-M1 一樣的 3 吋 103.7 萬點多角度觸控 LCD,而電子觀景器則和 E-M5 一樣為 144 萬點,但支援 120fps 顯示,時滯亦較 E-M5 短。另外,E-M10 亦是現時唯一提供內置閃光燈的 OM-D 無反。操控方面,E-M10 採用跟 E-M5 相似的雙轉盤及十字方向鍵設計,用家應該不難上手。
機身性能方面,E-M10 採用 Contrast Detection AF,未有如 E-M1 一樣加入 Phase Detection,廠方表示 E-M10 在使用 M4/3 鏡頭時,對焦速度不會比 E-M5 慢,但如果以 MMF-3 轉接環配合 4/3 鏡頭使用,對焦速度就會明顯輸於 E-M1。新機最高連拍速度為 8fps,雖然不及 E-M5 及 E-M1,但對於一般用家亦應該足夠有餘。而一些內置機身功能如 Color Control、HDR 拍攝、Peaking 對焦等都有從 E-M1 移植過來,部分更勝於 E-M5。
改用 3 軸 VCM 防震、組件更輕巧
Olympus 的 5 軸機身防震的效能頗受用家肯定,不過今次新機就未有用上該技術,而是採用了新的 3 軸 VCM 防震。3 軸防震約可提供 3.5 級快門補償,稍遜於 5 軸防震,但防震組件可以造得更加輕巧。另外,廠方亦指出舊有的 5 軸防震只能在拍攝硬照時完全發揮作用,當拍攝短片時只能作出兩軸修正,而新的 3 軸防震無論在拍攝硬照還是短片,都可以完全發揮功能,在遠攝拍片時會有較明顯的優勢。
OM-D 機身比較
![]() |
|
![]() |
|
E-M10(左)為最細小的 OM-D,比 E-M5(中)及 E-M1 都要輕巧。 | |
![]() |
![]() |
![]() |
![]() |
1,605 萬像 Live MOS、表現似 E-M1
拍攝方面,E-M10 用上跟 E-M5 一樣的 1,605 萬像 Live MOS,雖然未有刪去 Low Pass Filter,不過用上跟 E-M1 一樣的 TruePic VII 影像處理器,在運算速度、噪訊處理方面會較 E-M5 強。試拍之下,相機的表現沒有令人失望,在影像細緻程度、色彩還原的表現都不錯。至於高感光拍攝,在 ISO 100 (Low) -ISO 800 時都算相當「乾淨」,在 ISO 1600 - ISO 3200 時開始有較明顯的細節流失,表現跟 E-M1 相約。
主要選單
![]() |
![]() |
最高解像為 1,605 萬,亦支援 3:2、16:9 等尺寸比例。 | 支援 1920 x 1080 全高清拍片。 |
![]() |
![]() |
支援最高 ISO 25600 感光度。 | 設有 Peaking 對焦功能。 |
![]() |
![]() |
改用 3 軸防手震系統。 | 最多 81 點自動對焦點。 |
![]() |
![]() |
加入在 E-M1 身上見到的 Color Creator。 | 設有內置 Wi-Fi。 |
![]() |
![]() |
加入 Live Composite 功能。 | 如果配合電子變集鏡頭,可以設定變焦速度。 |
![]() |
![]() |
配合更新後的 Olympus Image Share 手機 App,新增遙控模式,關上 LiveView 功能,減少遙控時滯。 | LiveView 模式的功能亦有加強,包括半按對焦功能。 |
Live Composite:白天長曝有辦法
除了各款不同的 Art Filter 數碼濾鏡、HDR 拍攝等功能之外,今次新機加入了一個新的 Live composite 模式,讓用家在明亮環境下都可作長時間曝光。用家在 M mode 全手動模式把快門速度調至最慢,在 B 快門和 Live time 之後就會見到。拍攝時相機會要求用家先按一次快門,拍攝一張正常曝光的相片,之後再按一次快門,相機就會進行長時間曝光,讓用家進行 Light Painting、拍攝星流跡等。
此功能的原理是以數碼方式合拼相片,在正常曝光的相片上,疊上在長時間曝光時高光位的變化,跟 HDR 的處理方式有些許相似。除了玩 Light Painting、拍攝星流跡避免因光污染而令天空過曝之外,相信用家可以發掘到更多不同的用途。不過用家要留意,因為需要作長時間曝光,仍然需要收光圈拍攝,想要長曝加上淺景深效果,始於是採用減光能力強的 ND 濾鏡為佳。而且受相機最低 ISO 感光度以及鏡頭最細光圈限制,或者曝光時間太長(建議不多於 10 秒),在戶外陽光猛烈環境下,仍然會有過曝的情況發生。
Live Composite 功能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