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否想過你在影蝶時經常遇見的網絲蛺蝶小時後是什麼模樣呢??現在就讓小弟介紹一下牠的生命史全過程吧….^^
網絲蛺蝶是香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蛺蝶,一般而言,牠是一年多世代的物種,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牠主要進行繁殖的春、夏及秋天同時發現牠的成蟲和幼蟲。網絲蛺蝶幼蟲可以取食的寄主植物種類繁多,一般以桑科(Moraceae)榕屬植物為主。由於寄主之一的細葉榕(Ficus microcarpa)是不少公園及野外常見的栽培植物,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市區目擊本種蝴蝶的芳踨。
本種蝴蝶的蝶卵直徑約0.8-0.9mm,雌蝶大多將卵單獨產於寄主植物的嫰葉葉面及嫰芽上。下圖所示的蝶卵具有13道縱綾
蝶卵於夏季在日間氣温介乎30-32度下約只需三天便能孵化成一齡幼蟲。剛孵化的幼蟲大多會取食自己的卵殼,然後由嫰葉葉尖開始啃食葉片。幼蟲咬食的嫰葉在經過一、兩天後大多會迅速枯萎,因此一、二齡幼蟲經常需要轉移至其他新鮮的嫰葉上繼續攝食。
下圖所示為一齡幼蟲的頭部特寫,頭殼構造簡單,缺少角突。
在我的飼育記錄中,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體長只有4mm,但經過短短兩日的進食後,一齡幼蟲體長已經可以暴增一倍至8mm,原有的舊表皮已不堪包覆以幾何級數猛增的體積,一齡幼蟲短暫停歇後便蛻皮進入二齡幼蟲階段。
只需約四天不停的進食,8mm的二齡幼蟲便能長至15mm,並蛻皮至頭角及背棘更形突出的三齡幼蟲。
及至蛻及至四齡時,幼蟲體長一般已超過21mm。據觀察所見,一齡至四齡幼蟲均喜歡停棲在葉底進食,直至幼蟲蛻皮至終齡(五齡)時,牠才較常棲息於葉面及莖上。
下圖所示為剛完成蛻皮的終齡幼蟲,牠身上誇張的角突和啡綠相間的斑駁花紋令牠棲息於樹冠枝葉間時極難被捕食性天敵發現,達到很好的擬態效果。
較成熟的終齡幼蟲,體色偏綠:
終齡幼蟲攝取足夠的養份後便會選擇適當的枝條或老葉葉底懸吊起來,預備化蛹。香港所有蛺蝶蝶蛹均為懸蛹,網絲蛺蝶也不例外。幼蟲倒吊約20小時內化蛹過程便會展開,下列是一次完整的化蛹歷程圖片記錄。我們可以清楚看到舊表皮沿頭頂後方、背部中間的「蛻裂線」裂開,並一直沿尾端方向褪出,露出新鮮的蛹體。當整層舊表皮完全褪出後,蛹身尾端的臀棘便會在千鈞一髮之間從舊皮中抽出並鉤抓著枝條上預先佈置好的「絲座」上,穩固地扣好蛹身完成化蛹。
網絲蛺蝶蝶蛹擬態榕樹上枯萎的樹葉,蛹身上的花紋甚至還完全模擬了葉脈的模樣,是擬態中的一個極出色的例子,要想在野外尋著蝶蛹真的難度十足啊!!^^
在炎熱的夏天,成蟲約只需8至10天便能羽化…^^
牠翅膀上不同顏色的鱗片構成形形色色的花紋,煞是好看呢!!
小結:本種在炎夏約只需三星期便能完成一世代(即由產卵至羽化成蟲),幼蟲成長速度驚人,是一個很好的蝴蝶生態觀察對象。
期望在未來兩年內在書本上和大家分享香港蝴蝶生命史的繽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