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否想過,照片進入電腦後還可以再往那裡去?
上網?那也不過是將照片放在另一部電腦上看。
難道在這數碼年代裡,屏幕就是終點嗎?
我並不鼓勵無意義的沖印,因那是上世代的事,又不環保。
我想說的,是以現在的藝術發展,我們站在攝影業界之先端,還將攝影停留在照片裡其實有點說不過去。
一直都找不到答案,直至近來我放下相機接近三個多月(工作上的攝影表演不計)後,終於找到答案。
休影期裡的唯一創作,就是為了母校四十週年視藝展,與師弟時裝設計師Mountain Yam的cross-over作品。
在設計展示方式時,想了許多實驗性的方法。雖最終未能以心中所想之方式來程現我的影像,但美術老師不經意的一句卻點出了我一直在找的答案:你的作品超越了攝影。
對,我從來沒有打算拍照。
我的創作,是將我看到的世界程現出來。故攝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這次展出了一張首次公開的作品和兩張舊作,展示方式為我今後實驗創作之起點。有別於在電腦上所看到的感覺,總算讓作品從那廿多寸的囚籠裡首次呼吸到空氣。

有興趣看看這三張首次離開屏幕之未熟作的朋友,從即日起至21/3可到中央圖書館地下4, 5號展覽廳看看。同場還有當代新媒體藝術家 洪強師兄的作品,也有在一般視藝展中不會出現的時裝作品:cross over照片中Mountain Yam時裝設計的作品實物。
在此,感謝母校對我們這群未是藝術家卻有著不少藝術家性格學生之包容。今天看到的一切,是一路來開放、給我們自由的成果。學校是唯一讓你持牌犯錯的地方,這是學生的專利。這次參展的心態,不是個人、也不是葉青霖首徒,而是編號91016,沒打算讓自己畢業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