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澳門的攝影師談起一些近況,就特別是我們生處 中的婚紗攝影產業,香港跟澳門兩地所面對的情境似乎也很類近,也是大有泛濫之勢。
在各大類攝影當中,人像攝影應該屬於一大類,而在這族群裡頭,又以婚紗攝影為主導,由數碼年代的開始,把整個婚紗攝影市場弄致翻天覆地,在沈澱了一段時間以後,數碼亦開始把其他不同類別的攝影人鬥跨了,亦把同業的人拉進了這個婚攝業以內,而外來的玩家,業餘者又對本行欲欲想試,又半業餘平價銷售,直到累積轉為全職,業內一堆又一堆的新進擁現,自當然良莠不齊,有「壹相攝影師」(就只幾張精巧,其餘不勘入目),也有「後制救援組」(完全不理前期拍攝,只依賴後期去補救),就這樣在充斥在市場當中,「攝影」就成了「駕駛」以外的基本技能一樣,除非你能成為車手,又或成就了自家的攝影風格,否則價值則愈來愈低,投入行業的人數總比退休的人口來得兇猛,攝影公司如雨後春筍,連婚禮統籌業也加入了競逐,明明是供求遠遠大於需求,卻難得一眾學子一往情深地投入報讀學習。偶有婚禮統籌師查詢本公司會否考慮聘用,其實在我們影樓的角度,婚禮統籌是屬於我們產業鍊的上游位置,為何本沒倒置?
整個婚禮產業愈來愈複雜,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實際收益卻愈來愈低,如非有麝自然香者,廣告費用,租金開支經營成本高企,部份同業在生存下又沒有自我增益,整個業務或前境就變成了雞肋。婚禮行業有可為,但卻是極高難度,特別是婚紗店的前期投放極巨,要比開一家小店賣賣糖水可能來得還要慘烈,有時候我在想如此複雜的產業卻回報不成正比,但總有前來者單純地認擁為有碩大空間,最後還是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