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RACR - To whom it may confuse

不懂得本文標題的「英文字」PSLRACR 如何發音,實屬正常,因為它並非甚麼英文字,只是將 Adobe 旗下,攝影人常用的三個相片編修工具的英文縮寫合而為一。

dcf-travel-img-44211

Ps 是 Photoshop 的縮寫,肯定大家都不會陌生,它已像 google 那樣,成為了相片編修的「代動詞」。若有人說某相片 PSed,便即是曾經編修過,儘管所採用的編修工具不一定就是 Photoshop。

Lr 是 Lightroom 的縮寫,大部份涉獵數碼攝影的人都會知道。即使未必懂得如何使用,至少也曾聽聞它的功能強勁,可以把本來色光暗啞旳影像,調至明艷照人;可以把原相片中只是依稀可辨的銀河,弄至躍然屏上。總之,平日網上見到的靚相,似乎十居其九都曾經過 Lightroom 洗禮。

至於 ACR,卻可能會考起不少人,至少在業餘圏中是如此。ACR 是 Adobe Camera Raw 縮寫,大致而言,是 Adobe 提供用作編修 RAW 檔的工具。然而這說法不算準確,也不全面。以下,筆者嘗試以簡單扼要的方法,揭開 ACR 的神秘面紗。

歷史

早於 2002年,ACR 便以 Photoshop 7 的插件 (plug-in) 形式面世,比 Lightroom 早了大約五年。設計 ACR 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讓 Photoshop 可以讀取不同相機製造商的 RAW 檔。

功能

歷史因素使然,Lightroom 的編修功能,是建立於與 ACR 相同的核心基礎之上;過去如是,現今如是。因此,單就相片編修的能力而言,兩者不相伯仲。

比較

Photoshop 雖然名曰 photo,實質應用劍指平面設計。而 ACR 只專注於相片編修,功能數量只及 Photoshop 的小部份,使用介面亦因而簡單得多。講授 Photoshop 時,經常都會有同學因某某功能 (以至一整組功能) 不知所踪而求救,需要協助將隱藏了的功能重新發掘出來。而 ACR 則不單只介面簡單,各項功能一目了然,位置固定不變,不像Photoshop 那樣的可以「收收埋埋」。

數據庫支援的相片管理功能,無疑是 Lightroom 的一大強項。對需要處理大量照片的專業攝影工作者而言,這是非常有用,近乎必要。然而對於日常處理相片數量不多,亦不善於資料分類、數據整理的使用者而言,這卻變相成為一種負累。相反,ACR 就是那種「拎起手就用得」的工具。事實上,不少人平時習慣面對實實在在的相片檔案,不容易一下子接受 Lightroom 那種只認影像不理名稱的「無檔派」影像記錄管理方式。

也許那些熟悉電腦操作的人,對於 ACR 以功能簡單換取操作容易感到不以為然。但對於那些連最基本的檔案操作亦略感吃力的,ACR 操作簡易,可說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需要一提的是,現時 Lightroom 有兩大版本,Lightroom Classic 及 Lightroom。前者是早期 Lightroom 版本的延續,單看使用介面,專業感迫人而來。而後者,則是以簡單易用,並配合雲端儲存及移動應用為賣點。然而兩個版本,對業餘用家都有着某程度的「不友善」。Lightroom Classic 介面內容太過豐富,若然沒有足夠大 size 的,又或者有多於一個的顯示屏,使用起來就是諸多不便。至於 Lightroom 的雲端儲存,隨基本計劃附送的容量,以現時一般數碼相機的影像檔案大小計算 ……,嘿,好過冇!

小結

PS ── 精雕細琢,大刀濶斧,不可或缺

即使只限於相片編修相關,PS 擁有很多的功能,仍是 Lightroom 與 ACR 無法比擬的。例如存在於多種功能的內容感知特性;修補瑕疵、移花接木、輕而易舉。液化功能,化妝整容不用擔心後遺症。此外,精準的選取、圖層、遮色片,智慧型物件、多款功能濾鏡等等,都是難以取代的好使好用。

LR / ACR ── 各有所長

選用哪一個,取決於你是否需要認真對待相片管理,以及你要達至如何的專業程度。假若你需要的就只是相片編修,包括色光調節、畫幅剪裁、鏡頭修正等等,ACR 已經能讓你充份滿足。值得一提,Lightroom (非classic 版) 與 ACR 的編修功能介面是九成相近 (個人感覺 ACR 的略勝一籌)。換言之,只要學懂使用其中之一,便可以兩者兼顧。

補充

由於 ACR 不是獨立程式,而是附屬於 Photoshop 的一部份,因此,Adobe 的 Lr + Ps Photography 套裝計劃,其實已經包括三者。如此一來,要考慮的問題就並非購買哪一個,而是因應閣下的需要,熟用哪一個。 特別一提,ACR 不是只適用於 RAW 檔,編修 JPEG 檔也沒問題,而且同樣可以實現非破壞性編修。

建議

若然閣下有意認真掌握相片編修技巧,但又無意成為高尖 (或腌尖) 用家 (sophisticated user) 的話,ACR 可說是不二之選。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 攝影師阿文
    @2021-11-30 16:26:08
    ACR 不是獨立程式,而是附屬於 Photoshop 的一部份
    呢句野有小小錯誤
    ACR有2個,一個附屬於BR,一個附屬於PS,兩者不相等。
    若要ACR具有LR有批次處理功能,要同時與BR一起使用才能達到理想的使用體驗
    並且優於LR不用導入照片呢個步驟
    攝光寫影 
    @2022-04-03 00:01:02
    噢,可能小弟寫得比較粗疏。以下說明摘自官方網頁:
    Camera Raw 軟體是以增效模組的方式隨附於 Adobe After Effects® 和 Adobe Photoshop 中,同時也可以增加 Adobe Bridge 的功能。Camera Raw 讓這些應用程式都能夠讀入並處理相機原始資料檔案。您也可以使用 Camera Raw 來處理 JPEG 和 TIFF 檔案。
    您必須已安裝 Photoshop 或 After Effects,才能在 Adobe Bridge 的「Camera Raw」對話框中開啟檔案。但是,如果未安裝 Photoshop 或 After Effects,您仍然可以在 Adobe Bridge 中預視影像及查看其中繼資料。如果有其他應用程式與影像檔案類型相關聯,或許可以從 Adobe Bridge 中使用該應用程式來開啟檔案。
    使用 Adobe Bridge 時,您可以套用、拷貝及清除影像設定,而且不必在「Camera Raw」對話框中開啟相機原始資料檔案,就可以查看它們的預視和中繼資料。Adobe Bridge 中的預視是使用目前影像設定所產生的 JPEG 影像;預視的並非原始相機資料本身,因為原始相機資料會顯示成非常暗的灰階影像。
  • ken fung @2021-09-24 23:02:17
    thanks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幽谷仙鐘。依乎天理 攝光寫影 .2 月 10 日 十八比六,當中可有玄機? 拍攝照片,小弟偏愛使用橫幅,這可能與多對電腦屏幕有關。然而日前於沙田坳十二笏拍攝吊鐘花,選出交差的二十四幅功課之中,直幅數量是十八,橫的卻只是六。到底是甚麼特殊因素,至使... (繼續閱讀)
加減乘除。港系花攝 攝光寫影 .2 月 5 日 一語中的! 没料到最能表現港系花攝技藝精髓的一句,竟是由她道來。 她,是茱莉亞·羅拔絲。沒錯,就是電影《風月俏佳人》裡面那位 pretty woman,後來憑演出《伊人當自強》奪得奧斯卡女主角奬的著名演員 Julia ...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上善若水,北區有園 ─ 中式畫意 攝光寫影 冬春交替(1),頂白跟紅(2);上善若水(3),北區有園(4)。 【注釋】 1、冬末春初之時。 2、冬末紅葉,以及諸如梅、桃、櫻、李等冬春名花,即使色彩濃淡不同,色相略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非紅即白;頂白跟紅,意指這...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遙知不是雪 ─ 嘉道理白梅 攝光寫影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每次拍攝白梅,都會想起這王安石的詠梅詩句。然而即使遠望枝頭點點亮白,即使嗅不到暗香,也絕不會聯想到是雪,因為這裡是香港,降雪記錄絕無僅有。 每年農曆年前後,嘉道理農場都...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攝光寫影 再談曝光,轉眼來到第五篇。之前四篇,討論內容都關乎曝光理論,雖不算深入,卻都是基礎。然而世事奇妙,愈基礎的東西,予人的感覺愈離地。為免堅離地,本篇整合前文的理論基礎,送上些貼地實用的東西。 考慮以下...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不似大棠,勝似大棠 – 荔公紅葉 攝光寫影 每年聖誕前後,是否有人頂白不得而知,跟紅,就一定有,因為這是追紅拍葉的時節。 論拍攝紅葉熱點,外地不計,本港聖地非元朗大棠莫屬,那裡有全港最具規模的楓香林,每年都吸引大量的追楓人士,當中或可找到小弟...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四、18% 反射率 ) 攝光寫影 上回的一堆文字 ( 三、中間灰 ) ,只說明了選擇中間灰作為「正確曝光」標準的理由。並沒有從物理上定義中間灰有幾灰。相比灰姑娘的灰,中間灰是深?還是淺? 關於中間灰的標準,曾聽過不少傳言。其中一種說法是和...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編輯推薦
練攝影,練影花 – 港系花攝 攝光寫影 經常聽到人們說學攝影、學影相,但不知怎的,練攝影、練影相,聽起來感覺就是怪怪的。或者有人會反駁:唔係喎,好多時都有前輩師兄話,影多啲就得架喇。持這論點的人,肯定不知道「影得多」與「練得多」的分別。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