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EOS D60 測試報告(一)

首試六百萬像素 D-AFSLR
Canon EOS D60 CMOS 新勢力


還記得前年 Canon 推出第一部以 CMOS 作為感光元件的 EOS D30,其三百萬像素解像度以及首次低於三萬元的定價,已經令不少專業用家甚至出版機構趨之若鶩,證明專業 DC 以高質素、低成本之 CMOS 作為感光元件是可行的。

回想首部「廉價」D-AFSLR Nikon D1 的推出時,不少報館為了將截相時間推得更遲,都添置了 D1 作為突發組的常規拍攝工具。由於不少報館較常採用 Canon 系統的機身、鏡頭、閃光燈等設備,因為 D1 又要同時添置 Nikon 系統的設備,不太符合經濟效益。當時 EOS D30 的推出,很快便得到出版界受落,原因多半是報館有較多 Canon 配件之固。

經過近兩年光景,新一代的 CMOS D-AFSLR EOS D60 推出,解像度提升至現時最高之六百萬像素,定價更低至約一萬七千多元,比當初 EOS D30 推出時的定價便宜近萬。不過同級對手亦相繼湧現,同樣配備六百萬像素 CCD 之 Nikon D100 及 FujiFilm S2 Pro 相繼出籠,價位更是追住 EOS D60 打,CMOS 在價錢上的優勢看來已經不存在。現在且看一看 Canon EOS D60 的功架如何,遲點必定想辦法弄一部 D100 或者其他同級機作一個比較。

跟 EOS D30 比較...

其實一看外形便知,EOS D60 的機身是植基於 EOS D30 而來的,而不少人都認為這兩部機在規格及設計上跟 Canon 沒有輸入香港的菲林機 EOS 7 最接近,大家都有 1/4000 秒最高快門速度、35 區分割式測光、多種自動曝光模式,甚至機背轉盤、手柄、對焦點選擇掣、自動曝光鎖等等設計都非常接近,只不過 EOS 7 具備七個對焦點而 EOS D60 只有三個,而 EOS 7 更有眼球對焦點選擇功能,這功能暫時並未出現在數碼相機上。

EOS D60 操作上幾乎跟 D30 一模一樣,EOS D30 的用家一拿起 D60 便會懂得用。不過兩部幾推出時間相隔近兩年,D60 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比 D30 改善了的地方,大致可歸納如下︰

1. 維持 3 fps 連拍速度(最多八張)

這個連拍速度雖然跟 EOS D30 一樣,不過考慮到 EOS D60 的像素提升了近一倍,相機的 ADC 輸出的數據由 EOS D30 的每張照片 4.64 MB 大幅增加到 EOS D60 的 9.32 MB,即是說 EOS D60 其實應用了更高級的處理晶片。要連續拍攝八張高解像照片,以 CompactFlash 或者 Microdrive 的寫入速度根本不能夠支援,所以相機的緩衝區的容量亦要相對提升,以足夠同時容納八張照片。

2. 新增機頂 LCD 照明

不少高級的 SLR 的機頂 LCD 都可以啟動照明系統,以在夜間清楚顯示相機的設定。EOS D60 的機頂 LCD 加入非常有型的藍色照明,既有實際用處,感覺上高級了很多。

類似 Nokia 8250 藍色背光的 LCD,在 SLR 來說都算少見。

3. 顯示緩衝區容量

如果是菲林相機的話,當開啟連拍拍攝時大家都心中有數,知道相機一口氣拍攝約 37 張後便需要更換菲林。那麼數碼相機呢?D60 的觀景器資料屏新增了緩衝區容量顯示,當使用連拍時便會進行倒數,使用者便更能夠掌握相機停頓儲相的時間,不會因為暫時拍攝中斷而慌張起來。

4. 新增快速參數設定

D60 可以讓使用者對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等進行正負一級的調較,而且更可以將這些設定儲存在三個不同的參數模式內,以後一選擇了設定好的參數模式,相機便能立即根據記憶快速設定四種參數。對於經常拍攝某幾類特定照片的使用者來說,這些參數模式可省去了每次設定參數的時間。

除了三個參數模式外,用家只要選擇 Standard,便可將對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快速設定回正常。

5. 永遠使用減噪模式(Noise Reduction)

EOS D30 首次在數碼相機上加入 Noise Reduction 技術,大大減少了長時間曝光照片的雜點(Hot Pixel)。不過這個功能要在相機的 Customer Function 設定成開啟才能夠使用,而且一經使用,相機需要多費一段跟快門速度相約的時間處理照片。如果一張照片的曝光時間為 15 秒,拍攝完後相機需要多用 15 秒處理照片。EOS D60 的 Noise Reduction 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它已成為永久開啟的功能,而且也不需要大量時間去處理掉照片的 Hot Pixel。

EOS D30 這個手動啟動 Noise Reduction 的畫面,在 EOS D60 上已經消失,因為它已經成為永久開啟的功能。

 

6. ISO 100 - 1000

EOS D30 的感光度有 100、200、400、800 及 1600 可以選擇,實際上 ISO 1600 亦是當時 EOS D30 其中一個最殺食的地方(現時連 FujiFilm 的入門機 FinePix F401 Zoom 都已經有 ISO 1600 了)。但在 D60 上,1600 的 ISO 值卻被 ISO 1000 所取代。雖然想不透是甚麼原因,不過 Canon 將 EOS D60 的最高 ISO 值降低一定有其逼不得已的理由。

EOS D60 的最高感光度為 ISO 1000,比 EOS D30 遜色了。

7. 其他

除了上述幾點,EOS D60 還針對了 D30 不少地方作出了改善,例如縮短了快門時滯、較為準確的暗光源自動對焦、對焦屏的對焦點顯示能夠發光、加入色溫參數設定、改善照片暗位層次、降低日光白平衡模式色溫少許、以 RAW 模式拍攝可以用時儲存 JPEG、較突出之開關鈕、機身多了「Digital」字樣等。

EOS D60 可跟 EOS D30 使用一樣的 BG-ED3 電池手柄,手柄設有快門釋放掣、轉盤,可以裝上兩枚充電池。
由 Canon EOS 1D 開始,Canon 的 D-AFSLR 便加入「Digital」字樣以作識別。 隨機附送「孖叉」-可以一次替兩枚鋰電池充電的交流電配接器。

EOS D60 適合哪種人?

大家都知道以前 D-AFSLR 的選擇不多,而且更是「非富則貴」,例如 Kodak 的 DCS-720x 及較近期的六百萬像素 DCS-760,售價動輒都要五萬多元。購買這類相機的,一般只有專業攝影師或富貴攝影發燒友,根本沒有市場定位可言。

自 Nikon D1 開始, D-AFSLR 算是開始有「普及化」的跡象。所謂普及化,其實只是說 Nikon D1 開始被一般報館或者雜誌採用(兩年前的 <PC Home> 攝影記者便經常手持 Nikon D1 出席記者會),一般平民甚少購買。當然,D-AFSLR 普及化的進度直接跟售價掛?u,不過要將用 F5 機身的 D1 降價似乎又不太可行。後來以 Nikon F65 作機身的 FujiFilm S1 Pro 打破悶局,兩萬多元的售價吸引了不少攝影發燒友垂青。以入門 Body 為基礎的 D-AFSLR 相繼湧現,EOS D30 是 Canon 的第一次代表作,今年推出的 Canon EOS D60、Nikon D100、FujiFilm S2 Pro 等六百萬像素 D-AFSLR 售價都低於兩萬。這個價錢,足以吸引不少影友甚至攝影初學者購買,D-AFSLR 亦開始能夠細分等級。

如果以傳統 AFSLR 的角度分析 EOS D60,它的目標對像是「進階玩家」,這類玩家拍攝題材要求多元化,但又未需要太專業的功能。不過以 EOS D60 的六百萬像素解像度,當然能夠符合專業攝影師用來拍攝作品的要求,而萬多元的售價初學者又能夠負擔,現在不妨將 EOS D60 的功能以不同用家的角度進行一次分析。

同樣是六百萬像素級的最新 D-AFSLR 還有 Nikon D100 及 FujiFilm S2 Pro,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1. 攝影初學者

假設有一個較為有決心學習攝影的初學者,購買一部中價位的傳統 AFSLR 機身(如 Canon EOS 33)要三千多元,如果他一個月拍攝 20 筒菲林(720 張照片)的話,每月花在菲林、沖晒的費用便要約 $1,400,一年的話便要 $16,800。Canon EOS D60 的定價僅為 $16,280,一年菲林錢都不只這個價錢,而且當然可以拍攝不只 720 張照片,以經濟角度來說是非常抵買。30 - 1/4000 秒快門速度、三點對焦點、+/- 2 EV 曝光補償、多種測光模式、35 區權衡測光等功能絕不失禮,加上 EOS D60 能夠使用 Canon 一系列完整的 USM 鏡頭,只要你有充足的創意及精力,EOS D60 絕對能夠很快幫助初學者提升攝影技術水平。不過如果你對攝影只是三分鐘熱度的話,D-AFSLR 跌價的速度會使賣出時遭到較大的損失。

Canon EF 系列鏡頭出名齊全,由 50mm f/1.0 到 EF 1200mm f/5.6L USM 都有,後台十分強勁。

2. 進階影友

玩開傳統 AFSLR 的影友,不少都希望將作品數碼化收藏,以解決照片愈來愈多,分類愈來愈費時間的問題。與其花數千元買一部 Film Scanner,買一部 Canon EOS D60 看來也划算。不過如果手上真的有萬多元的話,這類影友又可能再作盤算︰中價機都用了這麼多年了,EOS D60 的功能看來跟自己這部差不多,買一部 EOS 1V / F5 會不會更好?抑或添置一支 17-35mm f/2.8、400mm f/4 DO IS USM 超聲波馬達鏡頭好呢?EOS D60 的 1.6 倍焦距轉換率,雖然可以作為一個免費增距器,使自己的 300mm 鏡頭變成 480mm 大炮,不過本身的 28-70mm 鏡頭卻變成了 45-112mm,又有可能需要購買一支 15mm 廣角鏡。本身用開的相機牌子也是相當大的考慮因素,如果本身有 Canon 鏡頭的可能會較傾向購買 EOS D60,不過如果是 Nikon 用家的話,相信 D100 是他們不二之選。

花萬多元便有一部 EOS 1V 了,買更貴的 EOS D60,純粹因為它是一部 DC。

 

3. 專業攝影師

如果有攝影師購買 EOS D60 作為拍攝工具的話,相信原因多半為像素高及售價便宜。雖然 EOS D60 可以作一定的專業用途,不過以最嚴謹的角度來看,EOS D60 的功能只能說勉強可以。如果用 EOS D60 作室外拍攝,並且以閃光燈補光,1/200 的最高同步快門速度不算是高,為了使背景不致於太光,相機的光圈可能需要設定成 f/8 或者更小,這樣小的光圈又限制了閃光燈的照射距離,鏡頭、角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另一方面,在光源複雜的環境作專業拍攝,準確的白平衡十分重要,EOS D60 沒有白平衡包圍功能,看來只好每次作手動白平衡才拍攝了。如果是運動攝影師、突發記者、法庭版記者(追影囚車)用的話,USM 鏡頭的對焦速度可以應付到工作需要,不過如果有像 EOS 1D 般的 45 點對焦、更廣闊的對焦屏便更得心應手了。

其實如果真的要最嚴謹的 D-AFSLR 的話,買 EOS 1D 或 D1X 好了。記著 EOS D60 跟 EOS 1D 有著售價上近兩萬元的差別,如果 EOS D60 可以應付到所有要求的話,EOS 1D 便沒有人買了。想深一層,其實 EOS D60 已經幾 Professional,起碼反光鏡可以預先反起、可以一張相同時作 RAW 及 JPEG 儲存、有六百萬像素、低 Noise...

EOS D60 可以將反光鏡設定成預先彈起,正式按下快門曝光時,便可以避免因反光鏡彈起而造成的震動,對於風景攝影幫助很大。

總結

一部萬多元的 D-AFSLR,可以支援全線 Canon EF 鏡頭,以及大量 Canon 配件支援,加上六百萬像素的超高解像度及近乎完美的夜景拍攝質素,如果同期沒有 Nikon D100、FujiFilm S2 Pro 等近價位 D-AFSLR 的話,我們必然大鑼大鼓地叫大家搶購 Canon EOS D60。現在既然有選擇,必然有部分用家更願意使用不同機種。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大家,現時 Canon EOS D60 的定價 $16,280 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Canon EOSD60 規格

  • 型號: Canon EOS D60
  • CMOS 像素: 6.3 百萬像素
  • 檔案大小: 3072 x 2048 、 2048 x 1360 、 1536 x 1024
  • 焦距變換比率: 1.6 X
  • 對焦方式︰ 三點對焦、單次對焦、連續對焦、手動對焦
  • 快門速度: 30 - 1/4,000 秒
  • ISO感光值︰ 1 - 1/500 秒
  • ISO 範圍: ISO 100 (預設)、200、400、800、1000
  • 測光: 35 區平均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重點測光
  • 儲存媒體: 支援 Compact Flash Type I 及 Type II
  • 其他功能︰ 景深預觀、自動曝光鎖、E-TTL閃燈控制等
  • 尺寸: 85.5 (W) 72 (H) x 27.9 (D) mm
  • 電池: 專用鋰充電池 BP-511
  • 尺寸: 150 x 107 x 75 mm
  • 機身淨重量: 780 g

DCfever 相薄

我們一共收錄了 19 張 Canon EOS D60 的測試樣本照片,請按此觀看



Canon EOS D60

操作畫面及選單

由於 D-AFSLR 的在很多操作上的地方都參考了傳統單鏡反光機,例如拍攝資料、相機設定等都可在機頂資料顯示屏及觀景器內之小型 LCD 上看到,也由於設計上不能以機背 LCD 顯示鏡頭即時之畫面,取景時一般都用不著機背 LCD,相對非 SLR DC 來說 LCD 的介面也較少。使用者最常接觸到的 LCD 介面,通常是選項菜單及重看照片,我們一於就這兩項主要功能為大家作個介紹。
 

變焦時的顯示

當按下機背的重看按鈕後,便可立即進入 EOS D60 的重看模式,在這裡可以利用機背的快速設定轉盤飛快地瀏覽照片、放大照片觀看、查看照片的拍攝資料、刪除不理想的照片等。在重播模式時,只要半接快門便可立即進入拍攝狀態,一秒也不用等,機動性十分之高,這跟一般非 SLR DC 從 Play 轉到 Record 模式要等一、兩秒有很大分別。
 
接下重看按鈕後立時看到的,便是相機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或者 CF 卡上之最後一張照片。跟大部分 DC 一樣,影像正在被讀取時會以較朦的圖像顯示,Load 完相後相機便會顯示較清晰的小圖。
 
重看照片時,只要按下機背 INFO 按鈕,便會顯示這一個畫面。從這個畫面中,使用者可以查看照片的光暗分佈圖、拍攝模式、光圈、快速速度、曝光補償、ISO 值、白平衡設定、測光模式、拍攝日期、時間等資料。相機更會在照片小圖示上 Hightlight 出曝光過度的地方,提示攝影師可能需要減低畫面的反差以符合感光元件的寬容度。
 
按下機背的放大/縮小顯示按鈕,CF 卡上的照片便會以 3 x 3 的排列狀態顯示在畫面之中。
 
再多按一下放大/縮小顯示按鈕,照片便會被放大三倍作局部顯示,轉動機背快速設定轉盤可以顯示其他地方作局部放大,但感覺上不及一般 DC 以十字按鈕瀏覽照片方便,只有三倍的放大也看不清楚照片的細節,而且放大率只得一級選擇,這可以說是 EOS D60 的其中一個局限吧﹗
 
在單格重看或九格照片重看模式中按下機背 JUMP 按鈕,可以利用轉盤將照片作每次九格的推進、後退,方便快速找尋照片。
 
Canon EOS D60  
 
 

菜單選項
 

Canon EOS D60 的菜單畫面大致上跟 EOS D30 差不多,鋪排井然有序,以機背快速設定轉盤及設定鍵便可操作大部分設定。所有選項被歸納為拍攝選項、重看選項及設定選項三類,分別以紅、藍、黃三色代表,我們以下將較重要的功能為大家作介紹。

 
拍攝選項
 
 
功能
詳情
照片品質 可選擇 Large / Fine(3072 x 2048)、Large / Normal(3072 x 2048)、Medium / Fine(2048 x 1360)、Medium / Normal(2048 x 1360)、Small / Fine(1536 x 1024)、Small / Normal(1536 x 1024)及 RAW(3072 x 2048)品質,以 RAW 模式拍攝可以用時儲存 JPEG。
自動曝光包圍 可以 1/2 EV 至 1/3 EV 間距,包圍拍攝 +/- 2 EV 之照片。
ISO 值 ISO 100、200、400、800、1000,而 EOS D30 的最高 ISO 1600 被取代為 ISO 1000,雖然稍為削弱了弱光拍攝的能力,不過 Canon 此舉一定有其逼不得已的理由。
手動白平衡 先用自動白平衡在某光源下拍攝一張白紙,再進入 Menu 選擇手動白平衡選項,然後選回那張白紙作為測準指標,相機便可以糾正該光源的色溫。使用上較一般 DC 麻煩,但也沒有辦法,因為 D-AFSLR 在非拍攝時反光鏡沒有彈起,CMOS 不能夠接收光源,也就沒法子即時作手動白平衡設定。
快速參數設定 EOS D60 新增功能,使用者可以對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等進行正負一級的調較,而
且更可以將這些設定儲存在三個不同的記憶內,以後一選擇了設定好的記憶,相機便能立即根據記憶快速設定四種參數。相對較高階的 D-AFSLR,正負一級的調較幅度略為不夠,不過有總好過無。
 
重播選項
 

旋轉 規格

可以手動將 CF 卡上之照片作 90 度或 270 度之旋轉,以方便重看直度拍攝之照片。照片檔其實沒有被改變方向,相機只不過將照片方向記憶住而已。

旋轉 規格

自動將 CF 卡上之照片作幻燈片式播放,每張照片之停頓時間約為四秒。

 

設定選項
 
 
功能
詳情
LCD 光度 有正常及明亮兩個亮度,視乎使用者的習慣而設定。
語言 設有英、德、法、日四國語言,想學習外語可以不用靈格風。
C.Fn 個人化設定 有多種功能上的微調,包括半按快門及自動曝光鎖定義、光圈快門以多少級調整、反光鏡預先彈起、曝光包圍次序、前後簾快門、清理 CMOS 等,非常多元化。
Firmware 版本 新增顯示,可以知道相機正在使用哪一版本的 Firmware。

 

 

 

 

 

 

 

 

 

 

 
     
最新消息
15 小時前
在紀錄日常生活方面,運動相機憑藉輕便與穩定性成為手機之外的理想選擇。Insta360 最新推出的 Ace Pro 2(售價 HK$3,149)在設計與功能上都有顯著提...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上一回和大家分享了斯里蘭卡的觀鳥和拍攝體驗,這一次讓分享一下哺乳類、兩棲爬行類和無脊椎動物的觀察和拍攝。 (繼續閱讀)
1 日前
OPPO 近期在 AI 手機市場動作頻頻,繼推出 HK2,599 的 Reno13F 後,迅速以 HK1,999 的 A5 Pro 刷新市場最低價 AI 手機的紀錄。雖然 OPPO A5 Pro 定...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OR 近年積極拓展香港市場,除手機外更陸續推出智能手錶、筆電及平板等產品。最新發表的入門級平板 HONOR Pad X9a 以 HK$1,799 起的親民價格切入...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近年積極推動環保政策,目標在 2030 年達成整體業務碳中和。這項策略不僅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更能透過回收產品材料降低對原物料供應商的依賴。...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 2025 年 CP+ 展覽上,來自韓國的 Samyang 與德國光學品牌 Schneider-Kreuznach 宣布合作推出全新的 Samyang AF 14-24mm F2.8 FE 超廣角變焦鏡...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專業攝影師對 Pelican 保護硬箱絕不陌生,品牌日前發表名為 Re-Set 可重設間隔之保護系統,採用高密度泡棉插柱(Foam Pegs)和矩陣結構,讓用家自由... (繼續閱讀)
3 日前
復古節假期剛剛開始,不少人都回選擇「番鄉下」到日本旅遊,特別是近期有關日本在今年 7 月會發生大地震的消息傳得火熱,也令部分港人調整旅程,將... (繼續閱讀)
4 日前
每年最受矚目的影像獎項之一—TIPA World Awards 2025 結果於日前正式揭曉!這項由 Technical Image Press Association(TIPA)技術影像新聞協會主... (繼續閱讀)
4 日前
Insta360 又似乎為其 360 度全景相機進行年度更新。品牌在其官方 YouTube 頻道釋出一段預告片,宣布將於 4 月 22 日發表全新產品,並以長約 51 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