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試六百萬像素 D-AFSLR
Canon EOS D60 CMOS 新勢力

還記得前年 Canon 推出第一部以 CMOS 作為感光元件的 EOS D30,其三百萬像素解像度以及首次低於三萬元的定價,已經令不少專業用家甚至出版機構趨之若鶩,證明專業
DC 以高質素、低成本之 CMOS 作為感光元件是可行的。
回想首部「廉價」D-AFSLR Nikon D1 的推出時,不少報館為了將截相時間推得更遲,都添置了 D1 作為突發組的常規拍攝工具。由於不少報館較常採用
Canon 系統的機身、鏡頭、閃光燈等設備,因為 D1 又要同時添置 Nikon 系統的設備,不太符合經濟效益。當時 EOS D30
的推出,很快便得到出版界受落,原因多半是報館有較多 Canon 配件之固。
經過近兩年光景,新一代的 CMOS D-AFSLR EOS D60 推出,解像度提升至現時最高之六百萬像素,定價更低至約一萬七千多元,比當初
EOS D30 推出時的定價便宜近萬。不過同級對手亦相繼湧現,同樣配備六百萬像素 CCD 之 Nikon D100 及 FujiFilm
S2 Pro 相繼出籠,價位更是追住 EOS D60 打,CMOS 在價錢上的優勢看來已經不存在。現在且看一看 Canon EOS
D60 的功架如何,遲點必定想辦法弄一部 D100 或者其他同級機作一個比較。
跟 EOS D30 比較...

其實一看外形便知,EOS D60 的機身是植基於 EOS D30 而來的,而不少人都認為這兩部機在規格及設計上跟 Canon 沒有輸入香港的菲林機
EOS
7 最接近,大家都有 1/4000 秒最高快門速度、35 區分割式測光、多種自動曝光模式,甚至機背轉盤、手柄、對焦點選擇掣、自動曝光鎖等等設計都非常接近,只不過
EOS 7 具備七個對焦點而 EOS D60 只有三個,而 EOS 7 更有眼球對焦點選擇功能,這功能暫時並未出現在數碼相機上。
EOS D60 操作上幾乎跟 D30 一模一樣,EOS D30 的用家一拿起 D60 便會懂得用。不過兩部幾推出時間相隔近兩年,D60
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比 D30 改善了的地方,大致可歸納如下︰
1. 維持 3 fps 連拍速度(最多八張)

這個連拍速度雖然跟 EOS D30 一樣,不過考慮到 EOS D60 的像素提升了近一倍,相機的 ADC 輸出的數據由 EOS
D30 的每張照片 4.64 MB 大幅增加到 EOS D60 的 9.32 MB,即是說 EOS D60 其實應用了更高級的處理晶片。要連續拍攝八張高解像照片,以
CompactFlash 或者 Microdrive 的寫入速度根本不能夠支援,所以相機的緩衝區的容量亦要相對提升,以足夠同時容納八張照片。
2. 新增機頂 LCD 照明

不少高級的 SLR 的機頂 LCD 都可以啟動照明系統,以在夜間清楚顯示相機的設定。EOS D60 的機頂 LCD 加入非常有型的藍色照明,既有實際用處,感覺上高級了很多。
 |
類似 Nokia 8250 藍色背光的 LCD,在 SLR 來說都算少見。 |
3. 顯示緩衝區容量

如果是菲林相機的話,當開啟連拍拍攝時大家都心中有數,知道相機一口氣拍攝約 37 張後便需要更換菲林。那麼數碼相機呢?D60 的觀景器資料屏新增了緩衝區容量顯示,當使用連拍時便會進行倒數,使用者便更能夠掌握相機停頓儲相的時間,不會因為暫時拍攝中斷而慌張起來。
4. 新增快速參數設定

D60 可以讓使用者對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等進行正負一級的調較,而且更可以將這些設定儲存在三個不同的參數模式內,以後一選擇了設定好的參數模式,相機便能立即根據記憶快速設定四種參數。對於經常拍攝某幾類特定照片的使用者來說,這些參數模式可省去了每次設定參數的時間。
 |
除了三個參數模式外,用家只要選擇 Standard,便可將對銳利度、對比度、飽和度、色溫快速設定回正常。 |
5. 永遠使用減噪模式(Noise Reduction)

EOS D30 首次在數碼相機上加入 Noise Reduction 技術,大大減少了長時間曝光照片的雜點(Hot Pixel)。不過這個功能要在相機的
Customer Function 設定成開啟才能夠使用,而且一經使用,相機需要多費一段跟快門速度相約的時間處理照片。如果一張照片的曝光時間為
15 秒,拍攝完後相機需要多用 15 秒處理照片。EOS D60 的 Noise Reduction 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它已成為永久開啟的功能,而且也不需要大量時間去處理掉照片的
Hot Pixel。
 |
EOS D30 這個手動啟動 Noise Reduction 的畫面,在 EOS D60 上已經消失,因為它已經成為永久開啟的功能。 |
6. ISO 100 - 1000

EOS D30 的感光度有 100、200、400、800 及 1600 可以選擇,實際上 ISO 1600 亦是當時 EOS
D30 其中一個最殺食的地方(現時連 FujiFilm 的入門機 FinePix F401 Zoom 都已經有 ISO 1600
了)。但在 D60 上,1600 的 ISO 值卻被 ISO 1000 所取代。雖然想不透是甚麼原因,不過 Canon 將 EOS
D60 的最高 ISO 值降低一定有其逼不得已的理由。
 |
EOS D60 的最高感光度為 ISO 1000,比 EOS D30 遜色了。 |
7. 其他

除了上述幾點,EOS D60 還針對了 D30 不少地方作出了改善,例如縮短了快門時滯、較為準確的暗光源自動對焦、對焦屏的對焦點顯示能夠發光、加入色溫參數設定、改善照片暗位層次、降低日光白平衡模式色溫少許、以
RAW 模式拍攝可以用時儲存 JPEG、較突出之開關鈕、機身多了「Digital」字樣等。
 |
 |
EOS D60 可跟 EOS D30 使用一樣的 BG-ED3 電池手柄,手柄設有快門釋放掣、轉盤,可以裝上兩枚充電池。
|
 |
 |
由 Canon EOS 1D 開始,Canon 的 D-AFSLR 便加入「Digital」字樣以作識別。 |
隨機附送「孖叉」-可以一次替兩枚鋰電池充電的交流電配接器。 |
EOS D60 適合哪種人?

大家都知道以前 D-AFSLR 的選擇不多,而且更是「非富則貴」,例如 Kodak 的 DCS-720x 及較近期的六百萬像素
DCS-760,售價動輒都要五萬多元。購買這類相機的,一般只有專業攝影師或富貴攝影發燒友,根本沒有市場定位可言。
自 Nikon D1 開始, D-AFSLR 算是開始有「普及化」的跡象。所謂普及化,其實只是說 Nikon D1 開始被一般報館或者雜誌採用(兩年前的
<PC Home> 攝影記者便經常手持 Nikon D1 出席記者會),一般平民甚少購買。當然,D-AFSLR 普及化的進度直接跟售價掛?u,不過要將用
F5 機身的 D1 降價似乎又不太可行。後來以 Nikon F65 作機身的 FujiFilm S1 Pro 打破悶局,兩萬多元的售價吸引了不少攝影發燒友垂青。以入門
Body 為基礎的 D-AFSLR 相繼湧現,EOS D30 是 Canon 的第一次代表作,今年推出的 Canon EOS D60、Nikon
D100、FujiFilm S2 Pro 等六百萬像素 D-AFSLR 售價都低於兩萬。這個價錢,足以吸引不少影友甚至攝影初學者購買,D-AFSLR
亦開始能夠細分等級。
如果以傳統 AFSLR 的角度分析 EOS D60,它的目標對像是「進階玩家」,這類玩家拍攝題材要求多元化,但又未需要太專業的功能。不過以
EOS D60 的六百萬像素解像度,當然能夠符合專業攝影師用來拍攝作品的要求,而萬多元的售價初學者又能夠負擔,現在不妨將 EOS
D60 的功能以不同用家的角度進行一次分析。
 |
 |
同樣是六百萬像素級的最新 D-AFSLR 還有 Nikon D100 及 FujiFilm S2 Pro,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
1. 攝影初學者

假設有一個較為有決心學習攝影的初學者,購買一部中價位的傳統 AFSLR 機身(如 Canon EOS 33)要三千多元,如果他一個月拍攝
20 筒菲林(720 張照片)的話,每月花在菲林、沖晒的費用便要約 $1,400,一年的話便要 $16,800。Canon EOS
D60 的定價僅為 $16,280,一年菲林錢都不只這個價錢,而且當然可以拍攝不只 720 張照片,以經濟角度來說是非常抵買。30
- 1/4000 秒快門速度、三點對焦點、+/- 2 EV 曝光補償、多種測光模式、35 區權衡測光等功能絕不失禮,加上 EOS
D60 能夠使用 Canon 一系列完整的 USM 鏡頭,只要你有充足的創意及精力,EOS D60 絕對能夠很快幫助初學者提升攝影技術水平。不過如果你對攝影只是三分鐘熱度的話,D-AFSLR
跌價的速度會使賣出時遭到較大的損失。
 |
Canon EF 系列鏡頭出名齊全,由 50mm f/1.0 到 EF 1200mm f/5.6L USM 都有,後台十分強勁。
|
2. 進階影友

玩開傳統 AFSLR 的影友,不少都希望將作品數碼化收藏,以解決照片愈來愈多,分類愈來愈費時間的問題。與其花數千元買一部 Film
Scanner,買一部 Canon EOS D60 看來也划算。不過如果手上真的有萬多元的話,這類影友又可能再作盤算︰中價機都用了這麼多年了,EOS
D60 的功能看來跟自己這部差不多,買一部 EOS 1V / F5 會不會更好?抑或添置一支 17-35mm f/2.8、400mm
f/4 DO IS USM 超聲波馬達鏡頭好呢?EOS D60 的 1.6 倍焦距轉換率,雖然可以作為一個免費增距器,使自己的
300mm 鏡頭變成 480mm 大炮,不過本身的 28-70mm 鏡頭卻變成了 45-112mm,又有可能需要購買一支 15mm
廣角鏡。本身用開的相機牌子也是相當大的考慮因素,如果本身有 Canon 鏡頭的可能會較傾向購買 EOS D60,不過如果是 Nikon
用家的話,相信 D100 是他們不二之選。
 |
花萬多元便有一部 EOS 1V 了,買更貴的 EOS D60,純粹因為它是一部 DC。 |
3. 專業攝影師

如果有攝影師購買 EOS D60 作為拍攝工具的話,相信原因多半為像素高及售價便宜。雖然 EOS D60 可以作一定的專業用途,不過以最嚴謹的角度來看,EOS
D60 的功能只能說勉強可以。如果用 EOS D60 作室外拍攝,並且以閃光燈補光,1/200 的最高同步快門速度不算是高,為了使背景不致於太光,相機的光圈可能需要設定成
f/8 或者更小,這樣小的光圈又限制了閃光燈的照射距離,鏡頭、角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另一方面,在光源複雜的環境作專業拍攝,準確的白平衡十分重要,EOS
D60 沒有白平衡包圍功能,看來只好每次作手動白平衡才拍攝了。如果是運動攝影師、突發記者、法庭版記者(追影囚車)用的話,USM
鏡頭的對焦速度可以應付到工作需要,不過如果有像 EOS 1D 般的 45 點對焦、更廣闊的對焦屏便更得心應手了。
其實如果真的要最嚴謹的 D-AFSLR 的話,買 EOS 1D 或 D1X 好了。記著 EOS D60 跟 EOS 1D 有著售價上近兩萬元的差別,如果
EOS D60 可以應付到所有要求的話,EOS 1D 便沒有人買了。想深一層,其實 EOS D60 已經幾 Professional,起碼反光鏡可以預先反起、可以一張相同時作
RAW 及 JPEG 儲存、有六百萬像素、低 Noise...
 |
EOS D60 可以將反光鏡設定成預先彈起,正式按下快門曝光時,便可以避免因反光鏡彈起而造成的震動,對於風景攝影幫助很大。 |
總結

一部萬多元的 D-AFSLR,可以支援全線 Canon EF 鏡頭,以及大量 Canon 配件支援,加上六百萬像素的超高解像度及近乎完美的夜景拍攝質素,如果同期沒有
Nikon D100、FujiFilm S2 Pro 等近價位 D-AFSLR 的話,我們必然大鑼大鼓地叫大家搶購 Canon
EOS D60。現在既然有選擇,必然有部分用家更願意使用不同機種。但是我們可以告訴大家,現時 Canon EOS D60 的定價
$16,280 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