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80 後星空攝影師阿零,分享幾招拍攝流星雨心得

文:Nic

上次曾經報導本地攝影師兼 DCFever 達人阿零,於 10 月份夜闖馬鞍山大金鐘拍攝流星雨(重溫:【本地 80 後攝影師阿零,夜闖馬鞍山拍攝壯觀星空 Timelaspe】),大家看過後有否「心郁郁」想一嘗拍攝星空呢?

正值最近雙子座流星雨踏入活躍期,晚上隨時 1 小時有多達 120 顆流星劃過夜空,究竟拍攝要帶什麼器材,相機又應如何設定呢?阿零早前便拍片向大家來個教學。

 

器材選擇
阿零指,如果相機可以以 Timelapse 模式不斷地拍攝,可以「以量取勝」,同時建議使用大光圈廣角鏡鏡頭,除了可有效拍攝微弱星光,廣角鏡亦可使拍攝氣勢更震撼。由於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曝光,一支穩固三腳架是必須,當然長時間拍攝可以得到大量照片,但非常耗電,所以要大容量高速記憶卡及大量電池。


由於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曝光,一枝穩固三腳架是必須

相機設定
自行設定光圈、快門及 ISO 等,對拍攝星空有較大幫助,當中光圈需要開到最大,快門則要設定至拍攝點狀星光的時間上限 。阿零解釋,線狀流星雨如果重疊在星軌上,會令畫面出現混亂,所以「點狀」星空較好。至於什麼時間最理想,他認為要視乎焦距而定,焦距愈短時間愈長,例如 15mm 鏡頭的曝光時間不應超過 30 秒。

至於 ISO 方面,要視乎現場光暗環境、相機控噪能力、後製降噪能力等,可由 ISO 1600 開始測試,逐步調高至合適水平。

拍攝注意
由於星光細小難以自動對焦,以手動對焦配合 Live View 可以更成功對焦。由於星空照片噪訊嚴重,用 RAW 檔可令後製容易。當一切設定完成,可以讓它自動拍攝,這個時候可關閉內置降噪功能(NR)、照片檢視、屏幕顯示等,以減省電力。

除此之外,阿零亦建議拍攝時,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例如照明須知、保暖設備、安全事項、觀星禮儀等,想了解更多,可瀏覽他的 DCFever 達人文章

前文講到近日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可是天文台指這幾日普遍陰天,可能出現雲層遮掩天空。

拍攝星空隨時受天氣影響,怎樣準備好器材變得物無所用?阿零認為這個時候或許擇日再拍攝,然而攝影是創作一種,影不到星空便可拍攝其他題材,一邊影一邊等,說不定凌晨突然天朗氣清,最緊要有隨遇而安的心態。

想觀看更多阿零的作品,除了可瀏覽他的 DCFever 達人文章,亦可到其 YouTube 頻道InstagramFacebook 專頁

延伸閱讀:【本地 80 後攝影師阿零,夜闖馬鞍山拍攝壯觀星空 Timelaspe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傳聞網指出 Fujifilm 將在下月尾舉行 X Summit 發布會,當中會正式公布一部固定了鏡頭的中片幅相機。雖然還有超過一個月才正式公布,但傳聞網就已經...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由 DCFever 主辦、vivo 呈獻的「遠見峻嶺 手機風景攝影大賽 2025」將於 2 月 17 日至 3 月 16 日舉行,歡迎全球攝影愛好者參與。是次攝影比賽旨在...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Viltrox 近年完全是國產鏡的寵兒,不少原本不太打算選用國產鏡的朋友,會被 Viltrox 的高性價比和多選擇所吸引,而首次試用國產鏡。而在去年,Vilt...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再談曝光,轉眼來到第四篇。之前四篇,討論內容都關乎曝光理論,雖不算深入,卻都是基礎。然而世事奇妙,愈基礎的東西,予人的感覺愈離地。為免堅離...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CP+ 展覽尚有不足兩星期舉行,Voigtlander 繼在去年 12 月為 Leica M 系相機引入 APO-ULTRON 90mm F2 VM 大光圈人像鏡頭後,相隔短短兩個月又... (繼續閱讀)
2 日前
Tokina 在 2022 年發表 APS-C 片幅的 atx-m 11-18mm F2.8,當時只針對 E-mount 系統而設,隨著 Fujifilm X 系統也愈來愈多影友選用,Tokina 在昨日...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Mercedes-Benz 已正式停產 A-Class Sedan,未來僅保留五門 Hatchback 版本繼續生產。根據外媒《Drive》報道,Mercedes-Ben... (繼續閱讀)
3 日前
Apple CEO Tim Cook 今早凌晨正式宣佈會於美國時間 2 月 19 日,發表一個新的 「Apple 新成員」,網上普遍認為會公佈萬眾期待的高性價比 iPhone,i... (繼續閱讀)
3 日前
熱愛攝影與媒體工作的你,想要將興趣化為事業?立即加入我們! (繼續閱讀)
3 日前
HONOR 手機在香港主要都是針對中高階用家市場,售價 HK$2,300 以下的選擇較少,今次 HONOR 一口氣推出定價低於 HK$2,300 的 HONOR 200 Smart (HK$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