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
上次曾經報導本地攝影師兼 DCFever 達人阿零,於 10 月份夜闖馬鞍山大金鐘拍攝流星雨(重溫:【本地 80 後攝影師阿零,夜闖馬鞍山拍攝壯觀星空 Timelaspe】),大家看過後有否「心郁郁」想一嘗拍攝星空呢?
正值最近雙子座流星雨踏入活躍期,晚上隨時 1 小時有多達 120 顆流星劃過夜空,究竟拍攝要帶什麼器材,相機又應如何設定呢?阿零早前便拍片向大家來個教學。
器材選擇
阿零指,如果相機可以以 Timelapse
模式不斷地拍攝,可以「以量取勝」,同時建議使用大光圈廣角鏡鏡頭,除了可有效拍攝微弱星光,廣角鏡亦可使拍攝氣勢更震撼。由於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曝光,一支穩固三腳架是必須,當然長時間拍攝可以得到大量照片,但非常耗電,所以要大容量高速記憶卡及大量電池。
![]() 由於拍攝星空需要長時間曝光,一枝穩固三腳架是必須 |
---|
相機設定
自行設定光圈、快門及 ISO 等,對拍攝星空有較大幫助,當中光圈需要開到最大,快門則要設定至拍攝點狀星光的時間上限 。阿零解釋,線狀流星雨如果重疊在星軌上,會令畫面出現混亂,所以「點狀」星空較好。至於什麼時間最理想,他認為要視乎焦距而定,焦距愈短時間愈長,例如 15mm 鏡頭的曝光時間不應超過 30 秒。
至於 ISO 方面,要視乎現場光暗環境、相機控噪能力、後製降噪能力等,可由 ISO 1600 開始測試,逐步調高至合適水平。
![]() |
---|
拍攝注意
由於星光細小難以自動對焦,以手動對焦配合 Live View 可以更成功對焦。由於星空照片噪訊嚴重,用 RAW 檔可令後製容易。當一切設定完成,可以讓它自動拍攝,這個時候可關閉內置降噪功能(NR)、照片檢視、屏幕顯示等,以減省電力。
除此之外,阿零亦建議拍攝時,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例如照明須知、保暖設備、安全事項、觀星禮儀等,想了解更多,可瀏覽他的 DCFever 達人文章。
![]() |
---|
前文講到近日是雙子座流星雨的活躍期,可是天文台指這幾日普遍陰天,可能出現雲層遮掩天空。
拍攝星空隨時受天氣影響,怎樣準備好器材變得物無所用?阿零認為這個時候或許擇日再拍攝,然而攝影是創作一種,影不到星空便可拍攝其他題材,一邊影一邊等,說不定凌晨突然天朗氣清,最緊要有隨遇而安的心態。
想觀看更多阿零的作品,除了可瀏覽他的 DCFever 達人文章,亦可到其 YouTube 頻道、 Instagram 及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