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影友用手機拍攝生活片段,由於沒有經驗,大多使用同一個鏡頭技巧,由頭拍到尾,令影片感覺非常沉悶。想影片變得較有吸引力,便需要運用不同的鏡頭技巧去組合出完整故事。
加拿大攝影師 Matti Haapoja 在一個教學影片中指出,基本運鏡技巧大致有以下 6 種,其實都很簡單。影友肯花心思,靈活運用各種運鏡技巧的話,要拍出精彩的影片其實不難。留意他的教學有用到穩定器(Gimbal)。不論有否使用穩定器,拍攝方法其實一樣,只是裝了穩定器,有助大幅減少畫面的搖晃,動態畫面的變化也較流暢。沒有這器材的話,持機時盡量保持穩定即可。
1. 低角度跟隨
鏡頭貼近地面,從後跟著主角。使用廣角鏡可加強畫面的動感,如:人物的步行動作及周邊景物的轉移。由於角度特殊,攝影師行走時要特別注意腳步的穩定性,否則畫面會較易出現搖晃。
2. 標準跟隨
鏡頭大概在膊頭的高度,但無硬性規定,視乎所需效果而定。留意鏡頭跟主角的距離:遠、中、近會帶來不一樣的觀感。使用廣角鏡可交待更多環境的信息,中及近距離則將焦點更加集中到主角身上,將觀眾帶入主角的世界當中。
3. 側面跟隨
相對於前兩個技巧,這個技巧見到主角多一些容貌,有助向觀眾介紹主角。由於畫面信息比較多,拍攝者要有較周詳的計劃,例如行走的方向,主角的動作與表情等。
4. 領前鏡
鏡頭正對著主角正面,並一直保特在主角前面。這技巧讓觀眾更專注於主角的情緒或動作,適合配合中近距離拍攝。留意主角不能一直望住鏡頭,拍攝者要指示演員表達甚麼感情,或做出甚麼動作,甚至行走的方向等等。攝影師由於背著前路行走,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有另一人負責引領攝影師。
5. 圍繞鏡
以主角為中心點,鏡頭圍繞著主角而轉動。留意移動速度與鏡頭遠近皆對畫面觀感都有影響。較常見的用法是主角保持不動,鏡頭圍繞著他,以固定半徑旋轉;畫面效果是人物相對靜態,而背景卻高速移動,營造一種強烈的情緒。
6. 直線移前或移後
就像將相機架在滑軌上,直線移前營造出一種特寫的感覺,引導觀眾將主意力落到主角身上。相反後移則製造抽離的感覺。留意相機的自動對焦功能必須很可靠,否則易出現走焦的問題。
Matti 強調,在實際拍攝中,攝影師需要靈活運用以上 6 種基本鏡頭用法,不會只單單使用一種。譬如描繪一個人在行走,可以運用低角度跟隨鏡,跟著用側面跟隨鏡(同時鏡頭慢慢升高),最後到領前鏡。透過一連串不同的鏡法技法,可以很順暢地描繪一個件或一個動作,亦能令畫面變得不沉悶。
Matti Haapoja 還製作了很多拍片教學,有興趣的影友可參閱其 YouTube 頻道,或到 Instrgram 欣賞他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