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輕身性價比高!Sigma EF-M F1.4 定焦三寶 實試

文:Ellen︳攝:Jeffrey、Ellen︳攝錄:Olivia Wong、James Law︳主持:Jeffrey、SA 妹︳模特兒:Michelle Lai

在全片幅雄霸天下的時代,卻仍有不少人選用 APS-C 系統,皆因 APS-C 系統相對輕巧便攜。Canon 的 EOS M 系列,是市場上暢銷的無反系統之一,但 Canon 原廠 EF-M mount 的大光圈鏡選擇不多,唯一的 F1.4 光圈定焦,就只有 32mm!Sigma 就看中這機會,故推出三支 EF-M 大光圈定焦鏡:16mm F1.4 DC DN | C30mm F1.4 DC DN | C 與 56mm F1.4 DC DN|C。其實同等規格的鏡頭早已推出 E-Mount 及 M4/3 版本,更頗受用家好評。今次我們就為大家一試這三支 EF-M 的大光圈定焦鏡,看看質素如何吧!


▲ Sigma 一口氣推出 16mm F1.4 DC DN | C30mm F1.4 DC DN | C 與 56mm F1.4 DC DN|C 三支定焦鏡,為 EF-M Mount 無反用家提供更多選擇。

有的相機廠商會把全片幅與 APS-C 系統共用同一接環,兩者無須轉 Mount,以求使用上更具彈性。但 Canon 的 EOS M 系統,卻獨自採用 EF-M Mount,畢竟採用不同接環,可把 APS-C 鏡頭製作得比全片幅鏡輕身小巧,以 APS-C 機配合 APS-C 鏡頭,就可將 APS-C 系統輕巧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如今次試用的 Sigma 30mm F1.4 DC DN | C 與 56mm F1.4 DC DN|C,各自只重 200 多克;而 16mm F1.4 DC DN | C 雖重身一點,約 400 多克,但以鏡頭的規格來說依然輕巧。


▲ 今次我們以早前推出的 Canon EOS M6 Mark II 配合 Sigma 三支新鏡試拍。

56mm F1.4 DC DN|C :人像一流,全開光圈可用性高
早年推出的 APS-C 無反,因技術所限,成像大多只有二千幾萬像素,對鏡頭解像力的要求相對沒那麼高。但 Canon 的 EOS M6 Mark II 卻擁有同級中最高的 3,250 萬解像,對鏡頭的要求自然有所提升。Sigma 56mm F1.4 DC DN|C 的焦距最長,但鏡身反而最小巧,而解像力亦在三鏡中較出眾。APS-C 的 56mm 約等於全片幅的 90mm,作為經典人像鏡頭的焦距,這鏡在拍攝大特寫時都不會變形,而散景方面,在 APS-C 鏡頭來說亦有不錯表現。這鏡在全開光圈時的可用度甚高,即使開盡 F1.4 大光圈、不把主體完全置於畫面中間,主體成像仍然銳利,而散景效果亦自然柔順。


▲ 56mm、f/1.4、1/2000s、ISO 100 (原圖)
即使全開光圈及不使用 EOS M6 Mark II 的機身修正,仍可見模特兒裇衫部分沒有紫邊,鏡頭也沒甚麼色散問題。


▲ 56mm、f/1.4、1/2000s、ISO 100 (原圖)
即使模特兒不在畫面正中,成像質素亦無明顯下降,她的頭髮、眼睫毛等細節依然清晰。


▲ 56mm、f/1.4、1/1600s、ISO 100 (原圖)
56mm 亦適合拍攝全身人像,全開 F1.4 大光圈,畫面乾淨清晰,頗有時裝照的感覺。


▲ 56mm、f/1.4、1/1250s、ISO 100 (原圖)
全開光圈時可營造出主體與背景分離的散景,而且散景順滑,以 APS-C 鏡來說可謂交足貨。

30mm F1.4 DC DN | C:鏡身輕細 適合拍攝特寫
至於 30mm F1.4 DC DN | C 的鏡身亦很輕巧,配上 M6 Mark II 時,個人認為是三鏡中最有平衡感的。30mm 約等於 48mm 標準鏡焦距,亦是常用的人像焦距,以其拍攝人像的大半身 Close up 或半身也有不錯的效果。而以全開光圈拍攝時,雖沒 56mm 般驚豔,但在逆光環境下拍攝,鬼影、炫光等問題不算嚴重,可用度也是相當不錯。


▲ 30mm、f/1.4、1/80s、ISO 200 (原圖)
拍攝逆光環境時,窗框附近的邊位紫邊不算嚴重,如輕輕以修圖軟件修正,便完全沒有問題了。

16mm F1.4 DC DN | C:大光圈廣角 營造明顯散景
APS-C 的 16mm 相等於全片幅的 25.6mm 廣角,配合大光圈加持,拍攝人像時便可交代更多背景。以 F1.4 全開光圈拍攝半身人像時,即使是 APS-C 及廣角鏡,也可做到頗為明顯的散景效果,其他沒那麼大光圈的廣角鏡就較難做到這樣的效果了。用大光圈將背景與主體分離,可拍出獨有的廣角散景,配合模特兒活潑的肢體動作或表情,就可展現畫面的張力。至於鏡頭色散問題,全開光圈時即使沒開啟機身修正也不算嚴重,而在光圈收到 F1.8 時,邊緣成像便可得到明顯提升了。


▲ 16mm、f/1.4、1/400s、ISO 100 (原圖)
即便是廣角鏡,仍可營造出一定人景分離的散景效果,F1.4 大光圈可謂功不可沒。

此外,除了人像試相,筆者亦以三支鏡各自隨拍了數張風景讓大家有個參考。人像試相基本上都是以 F1.4 全開光圈拍攝,以便大家看到光圈「全開」的威力;而下文的相則各自用了不同光圈,筆者在拍攝不同題材時,發現成像都有不錯表現,效果值得一讚。


▲ 56mm、f/1.4、1/3200s、ISO 100 (原圖)
拍攝距離較近的小花,全開光圈時散景過渡自然,而即使花芯細小,以 56mm 配合 M6 Mark II 仍可順利對焦。


▲ 30mm、f/3.2、1/125s、ISO 100 (原圖)
30mm 常用於人像及隨拍、街拍類的題材,把光圈收束至 F3.2,無論是木櫃面的紋理、或是漫畫的書頁都十分清晰。


▲ 16mm、f/7.1、1/160s、ISO 100 (大圖)
以廣角拍攝大範圍的景物時,把光圈收至 F7.1 後畫質已達頗高質素,而邊緣景物也沒明顯變型。

小結:與機身兼容度高 畫質表現理想
今次試拍的 Sigma 16mm F1.4 DC DN | C30mm F1.4 DC DN | C 與 56mm F1.4 DC DN|C 三鏡的兼容度與 Canon EOS M6 Mark II 都不錯,加上三鏡皆支援機身修正、相機的面部對焦及眼部對焦,甚至其眼部追蹤功能都可使用,實在讓我們頗有驚喜。而三鏡的對焦速度理想,既可快速鎖定模特兒的面部及眼部,拍攝景物時即使有風吹動主體,仍可順利對焦。以三鏡相宜的售價,就可享受 F1.4 的質素,可說是打破了大家一貫對平價大光圈鏡頭的固有印象!

最新消息
2 日前
AMD 今年在 Amazon 最新 CPU 銷售排行榜中,創出頭 10 名都是 AMD 品牌 CPU 的驕人成績,品牌價值更超越在 PC 電腦市場的 Intel,進佔為 100 大品牌... (繼續閱讀)
2 日前
如果你喜歡拍攝風景或城市景而又想嘗試新風格,本人推薦你閱讀本文章。 而且,你只需要濾鏡ND3.9,即減光13級,就能在藍天白雲情況下拍攝這類相...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OR 去年推出相當堅固耐用的手機 X9B,今年再接再厲推出更堅固的 X9C,售價同為 HK$2,699,官方更提供更多暴力測試供媒體挑戰 (繼續閱讀)
2 日前
隨著相機的功能愈來愈多,各式各樣的轉盤變成操控上的賣點。可是機身面積有限,轉盤再多也要面臨「土地問題」,對於品牌要設計中高階機種佈局變得愈...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剛剛發表旗艦全片幅無反相機 A1 II,不過論本地影友的迴響,似乎加入 A9 III 外型並未有很熱烈的討論,與同期登場最輕巧的全片幅 F2 恆定大光... (繼續閱讀)
2 日前
LEGO 產品線極多,其中「LEGO Art」系列擺明 Sell 藝術,作品時不時跟藝術館合作,或按比例縮少知名藝術品,最新就有 Robert Indiana 的「LOVE」雕... (繼續閱讀)
2 日前
Tesla 發表了 Robotaxi Cybercab 和 RoboVan,可是這兩輛都是自動駕駛車款,實際一點來說,自 Model Y 後再沒有任何新車消息,尤其實是大型 SUV,M... (繼續閱讀)
2 日前
HUAWEI 今年推出新錶 WATCH GT 5 系列,當中定位較高的 WATCH GT 5 Pro,筆者早於推出前已經開始使用,為大家送上一個月真實的用後感。 (繼續閱讀)
3 日前
不少 vivo 粉絲十分期待的新一代拍攝旗艦手機 X200 系列,香港 vivo 今天公佈產品定價及推出的版本,定價為 HK$6,998 起,會於 11 月 21 日正式接受... (繼續閱讀)
3 日前
2024 年對 ROG Phone 粉絲而言,是大破慳囊的一年,年初才推出 ROG Phone 8 Pro 的 Asus,相隔 10 個月就推出了 Asus ROG Phone 9 Pro,定價更比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