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同級最強攝錄實力:Panasonic S1H 用後感

文、攝、片:Stephen

與 Sony 的取態一樣,Panasonic 自去年初推出全片幅無反相機系統後,便打算以同一個機身核心結構推出三款針對不同市場的產品。率先在一年前打頭陣的有內置 2,400 萬像素的全能型機種 S1,以及擁有 4,700 萬像素的高解像版本的 S1R,最後登場的就有針對專業和獨立電影製作的 S1H。雖然 S1H 在整個 S1 系列中的定位最高,但其實早在去年尾已經靜靜到港,小編今次一併從代理借來在同期發表的 Lumix S Pro 24-70mm F2.8 大三元鏡頭,為 S1H 帶來試用體驗。

反設低通濾鏡
雖然沿用 S1 和 S1R 的相機外型,S1H 是一部專為攝錄師設計的全片幅無反相機。相機沿用 S1 同級的 2,400 萬像素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並沒有因為其拍片的特性,而像 Sony 的 A7S 系列般大幅刪減像素密度來提高低光攝錄能力,故 S1H 即使作為一般相片拍攝也不失禮,2,400 萬像素也沒有 A7S II 的 1,200 萬像素之「雞肋」問題。一般高階相機會以剔除感光元件前的低通濾鏡作為大肆宣傳的對象,用以突顯在沒有低通濾鏡下,感光元件可以進一步發揮鏡頭的解像力,可是不設低通濾鏡的最大問題是會令畫面出現摩爾紋,如果在拍片時出現是相當突兀的,其負面的觀感遠比單看一張靜態相片來得嚴重。故此,今次 Panasonic 在 S1H 身上反而加入低通濾鏡,透過論量柔化畫面來解決攝錄高密度線條時,畫面出現摩爾紋情況。

▲機身正面設計大致與 S1 和 S1R 一脈相承,惟 S1H 的開關鍵在快門鈕的外圍。
▲為了遷就散熱風扇,從側面看,原來已經有一定份量的 S1H 機身更是大了一截。
▲使用 2,400 萬像素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
▲在機身前方的右下角亦設有一個錄影按鈕,當裝上專門的配件拍片時,原來機頂的錄影按鈕就變得不就手,而另一個錄影按鈕就可以立即「補位」。
▲圓形的眼杯用上仿如接環系統的插刀式設計,既舒適之餘亦不容易「撞歪」,而 576 萬像素電子觀景器亦有極佳的細緻度。

內置氣冷式散熱系統
S1H 的機身設計大致與 S1 和 S1R 一脈相承,不過 S1H 卻要比前兩者再重接近 200g,其主因是 Panasonic 為 S1H 用上更「厚大」的機身所致。S1H 的基本尺寸與 S1 和 S1R 相若,機底的金屬接點亦可以看到 S1H 可以用上 S1 和 S1R 的直度電池手柄,可是新機的顯示屏部分卻大幅增加,用以容納專門的氣冷式散熱風扇。為了令 S1H 可以不限時拍攝,Panasonic 在 S1H 機背首創業界在可換鏡頭全片幅相機加入獨立運作的散熱風扇,而氣冷系統的內部亦加入鰭片來增加表面面積,加速系統的散熱能力,無需擔心因為相機內部過熱而暫停當下的攝錄工作。S1H 內置散熱風扇的設計提供 4 個不同的操作模式,有按系統需要的自動模式(共兩種)、增強散熱效能(兼噪音較多)的一般模式,以及慢速運轉模式,藉以迎合攝錄師在不同環境和拍攝題材下使用。

▲S1H 在 PC 同步插座旁邊有一杖小燈,可以讓拍片的工作人員得悉 S1H 正在攝錄中。
▲相機接上 Lumix S Pro 24-70mm F2.8 大三元鏡頭後的模樣。
▲相機在中國製造。
▲機底設有電子接點,可以用來安裝額外選購的 DMW-BGS1 直度電池手柄。
▲從機頂的佈局亦可以看到 S1H 額外的氣冷散熱部分佔據相機內部不少空間。

雙原生感光度技術
與「標準版」的 S1 用上同級的 2,400 萬像素感光元件,不過 S1H 卻支援在早前 GH5S 才出現的雙原生感光度技術,在高感光度下亦可以拍攝到低離率的影像。對比一般相機調高感光度的傳統方法,舊有方式在提高相機的感光度時,雜訊的水平會一併提升,然而 S1H 的新處理器和雙電路設計,可以在增益處理前切換到高靈敏度的雙電路,令專業的拍片用家可以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到低雜訊而又漂亮的畫面。至於在 V-Log 模式下,S1H 的低基準感光度和高基準感光度分別為 ISO 640 和 ISO 4000,當在極端光線下攝錄,就能夠利用雙原生感光度技術駕馭有關場合。

▲原來在 S1/S1R 上的開關制的位置,在 S1H 上搖身一變成為攝錄鍵,其尺寸可媲美前方的快門鈕。
▲機背設有多重操控桿,方便用來調校對焦點。
▲機背左側設有鎖定桿,可以用來鎖定游標、操控桿、觸控面板、轉盤和「Disp. 按鈕」的操作項目。
▲機頂單色 LCD 顯示屏設有兩種不同的顯示格式(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

專業操控
為了令拍片的過程更為便捷,Panasonic 在 S1H 身上亦微調過往在 S1 和 S1R 使用的鎂合金兼防塵防水滴機殼。S1H 的多角度觸控屏幕有別部分相機的三軸式設計,它是在結構上融入側揭式屏幕和翻揭式屏幕的優點,既擁有前者方便自拍和高低角度取景能力,而獨特的翻揭式屏幕設計可以避免在攝錄時,屏幕會「夾住」機身側面的 HDMI、USB、耳機,甚至是收音咪接線。S1 和 S1R 的機頂已經設有一個相對小型單色資訊顯示屏,不過那個資訊顯示屏能夠顯示的訊息不多,難以應付專業攝錄上的需要,故此 Panasonic 在 S1H 設了尺寸大了一倍的機頂顯示屏,這個顯示屏可以同時顯示攝影和攝錄資訊,幾乎好比機背的顯示屏。操控方面,S1H 設有兩個攝錄按鈕,這個按鈕的尺寸較一般相機更大,而且亦以鮮紅色標示,其中前方角位的攝錄按鈕是針對專業拍片流程設計,如果相機是裝在拍片用的專門支架上,原來在機頂上的攝錄按鈕就會變得不就手,這時置於機身前方另一端的攝錄按鈕正好成為最佳的替代方案。

▲兩個 SD 卡插槽支援 UHS-I 及更快的 UHS-II 格式。
▲模式轉盤設有 3 個用家自定模式,而下層就設有單張、連拍、縮時拍攝及自拍定時的轉盤。
▲使用 DMW-BLJ31 鋰離子充電池,電容量高達 3050mAh,不過根據 CIPA 的拍攝標準下只可以拍攝 400 張相片(使用 SD 卡及機背顯示屏),與同為 2,400 萬像素的 S1 一樣。
▲機身凸出來的部分是用來容納散熱風扇。
▲機底顯示屏下方設有一個鎖定桿,可以將顯示屏的角度調校由翻揭式變成側揭式。
▲由於 S1H 的顯示屏可以作翻揭式調校,故此在低角度拍攝時,無需像側揭屏幕,阻檔機身側邊的連接線。 

樣本照片

▲ISO 200、f/14、1/20s、焦距:63mm、鏡頭:Panasonic Lumix S Pro 24-70mm F2.8
是次試用 S1H 同時借來簇新的 Lumix S Pro 24-70mm F2.8,在全片幅感光元件和鏡頭高達 0.25x 效大率下,近拍時縮到 f/14 光圈亦有很淺薄的景深。 
▲ISO 100、f/6.3、1/40s、焦距:70mm、鏡頭:Panasonic Lumix S Pro 24-70mm F2.8
配上 Lumix S Pro 24-70mm F2.8 恆定大光圈標準變焦鏡後,系統的總重量已超過 2kg,幸好 S1H 設有 5 軸 6 級的機身防震功能,不然在街拍時,很容易因為太疲累而令手部出現抖動。
▲ISO 100、f/4、1/125s、焦距:39mm、鏡頭:Panasonic Lumix S Pro 24-70mm F2.8
 雖然只有 2,400 萬像素,但細緻度亦見充足,在 3 米外左右的距離拍攝亦可以清楚看到鐵門和鋼閘上的鏽蝕部分。

Panasonic Lumix DC-S1H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39

Panasonic Lumix DC-S1H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675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買新相機、新鏡頭開箱一刻,本應充滿期待,不過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攝影師 Viktoryia Shkel,她的開箱歷經卻十分「奇幻」,尤如「來回地獄又折返人... (繼續閱讀)
6 小時前
Toyota 曾透露他們正著手研發一款車型較細,且車價平民向的 Pickup 車型,之後外界普遍推測這款新車會以 RAV4 為基礎而成,因為更適合市區環境使用...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隨著智慧型手機攝影科技的躍升,正徹底改寫城市紀實的本質。相比單反相機仍須肩負不少裝備、更換鏡頭而錯失關鍵瞬間,Samsung Galaxy Z Fold7 以 25...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Ricoh GR IV 的正式公開越來越近,7 月 25 日在北京舉辦的關係者限定先行發表會引起攝影圈熱烈討論。這次活動讓中國媒體與攝影師有機會近距離體驗實...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八達通自推出手機支付服務以來,其 App 功能不斷擴展,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優惠。為滿足香港旅客的海外消費需求,八達通 App 近期進行重大升級,推...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HUAWEI 近年持續在手機攝影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去年 Pura 70 Ultra 的伸縮鏡頭到 Mate X6 的紅楓色彩系統,不斷刷新移動影像的技術高度。最新旗艦...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對於多數消費者而言,摺疊屏幕手機的耐用性始終是個疑慮,特別是鉸鏈結構的可靠性更備受關注。知名 YouTuber JerryRigEverything 近日對 Samsung 最... (繼續閱讀)
19 小時前
早前傳聞 Sigma 會在 7 月發表 200mm F2.0 DG DN|Sports 鏡頭,不過 7 月快將踏入尾聲,幾乎可以肯定有關傳聞不會兌現。然而,最新網絡消息稱,Sigm...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為紀念 Leica I 相機誕生 100 周年,Leica 於 2025 年全球同步展開一系列慶祝活動。位於上海的《世紀見證者:當 Leica 遇見中國》主題展覽無疑成為...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GO 近年與任天堂關係如膠似漆,頻頻推出愛情結晶品,最經典當然是 2020 年的 71374 NES 紅白機。而睽違四年,又有一部童年回憶變成 LEGO,就是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