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曝光一星期!單細胞小球藻長出綠色影像

文:Alex

照片不一定只能印到紙上,例如有咖啡店便把圖像「印」到咖啡的奶泡上,以作招徠。博士生 Russell Marx 的想法更天馬行空:他打算以活生生的綠藻作為相紙,製造一個單色影像。

他首先從網上買入一種單細胞藻類(小球藻)。它們比水重,會沉到培養皿的底部。另外為防止綠藻移位,降低「銳利度」,他又加入凝膠,固定小球藻。一切準備妥當,他便把小球藻培養皿移到放大機上,以便將照片影像投射到培養皿。


▲小球藻在顯微鏡下的樣子。(Photo by NEON_ja,CC by-SA 3.0)

放大機是昔日用於沖曬照片的工具,基本上大家可把它視作一部投影機,將照片影像投射到培養皿上。在光位的小球藻因生長速度較高,會分裂(單性繁殖)成較多的小細胞,形成較暗的區域。相反在暗位的小球藻由於缺乏光線,繁殖速度較低,會保留較明亮、透明的質感。用攝影術語來表達,就是一個反轉影像經過放大機的投射,最後會沖曬出一個正片影像。


▲用放大機把影像投射到綠藻培養皿,然後曝光一星期,讓綠藻生長。


▲曝光中的藻培。

一般來說,利用放大機沖曬影像,每張照片約需幾秒至幾分鐘的曝光,但 Marx 這次實驗的曝光時間卻足足達一個星期!畢竟讓綠藻生長到有足夠的對比,必須花上一些時間。


▲Marx 使用的原相。

Marx 成功製成第一張作品,當然希望能把它保留下來。「最後培養皿會裝滿水,而底部則有一層綠藻薄膜。我把培養皿傾側,試圖把水倒出來,可是一不小心連薄膜也倒出出來,結果便損毀了。」他下次會緊記用吸管把水吸出來,然後便可倒入樹脂,將影像保存下來。


▲經過一星期「生長」的綠藻影像。

Marx 說這次實驗的靈感來自以前的生物課:「我們在葉子上貼上鋁箔(鍚紙),然後透過漂白葉綠素,把郵票的圖案印到葉子上。基於近似的原理,我這個實驗嘗試用藻類製成一個影像。相對於葉綠素,綠藻是一張更平滑、更均勻的畫布,對比也更高。」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4 小時前
DJI 早兩天才公布了手機用的 Osmo 7 系穩定器,接連著又推出 RS4 mini 這款無反用的入門級穩定器。雖然 RS4 mini 定位是「入門」,但始終發展了這麼...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據說是有錢人才會裸機用的 iPhone,機殼售價普遍都要大約 HK$150,一些機殼名牌的 iPhone 機殼更要 HK$600-$700,接近 iPhone 10% 的價錢,都是一個...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Panasonic 已經官宣將會在 2 月 25 日倫敦時間下午 1 時(香港時間:25 日晚上 9 時)發表新品,毫無疑問當日的主角應該會屬 Lumix S1R II 莫屬。... (繼續閱讀)
1 日前
去年國內品牌 Viltrox 發表首款高階 LAB 系列鏡頭 AF 135mm F1.8 LAB 全片幅鏡頭,其高規格和畫質表現,令大家對國產鏡頭的質素和技術含量有新的看... (繼續閱讀)
1 日前
現在傳統儀式偏向變得簡約甚至係電子化,網上拜年、電子利是越來越普遍,但偏偏在西貢黃宜洲的黃氏原居民,卻花心機時間,坐船又走山路,舞着麒麟和... (繼續閱讀)
1 日前
iPhone 16e 正式接受預購,會於 2 月 28 日正式推出。iPhone 16e 新加入的 Apple C1 Modem,這個數據機/調制解調器(Modem)組件,一直被用家在忽... (繼續閱讀)
2 日前
Mazda 自去年年底重新活躍起來,今年更不斷有新消息,他們正在推動旗下的車款電動化,繼推出 Mazda 6e 這款純電轎車後,似乎還有更大的計劃。根據日... (繼續閱讀)
2 日前
想去旅行感受異國情懷,但假期又不多,不妨考慮鄰近的深圳!深圳是一座融合了現代都市風光、自然景觀與文化藝術的多元城市。無論是摩登的高樓大廈、... (繼續閱讀)
2 日前
HUAWEI 近期可說是藍牙耳機界的「設計大師」,接連推出多款外型獨特的耳機,而這次全新登場的 HUAWEI FreeArc 採用掛耳式設計,定價為.... (繼續閱讀)
2 日前
Leica Summilux 系列鏡頭自 1959 年首次推出以來,便一直象徵著卓越的光學質素與大光圈設計,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能提供極致的光學表現與影像細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