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招牌「再造」:Tokina atx-i 11-20mm F2.8 CF 七月上市

文:Stephen

單反相機市場愈來愈細,即使連 Canon、Nikon 也早已將開發新鏡頭的資源調搬至無反產品上,不過「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好似副廠 Tokina 在近期依然人棄我取,繼續為單反相機市場貢獻高性價比的鏡頭,繼去年尾的 atx-i 11-16mm F2.8 CF後,昨日又乘勝追擊的發表適用於 APS-C 片幅單反的 atx-i 11-20mm F2.8 CF。Tokina 這支新鏡將會在 7 月 10 日於日本市場率先上市,建議售價為 73,000 日元(折合約 HK$5,291)。


▲適用於 Nikon F-mount 單反相機的版本


▲適用於 Canon EF-mount 單反相機的版本

atx-i 系列鏡頭是 Tokina 從過往的 AT-X 系列鏡頭中挑選出來的獨特型號,而系列中的 i 字表示鏡頭與攝影師之間的互動方式(interaction)。簇新的 atx-i 11-20mm F2.8 CF 在鏡身外觀上承襲同廠的全片幅單反鏡頭 opera 系列的相同精髓,設計更為時尚。光學結構方面,atx-i 11-20mm F2.8 CF 倒是頗令人失望,皆因它是完全繼承在 2015 年發表的 AT-X 11-20mm F2.8 PRO DX 之 12 組 14 片的光學設計,當中包括 1 片 P-MO 非球面鏡片、2 片玻璃模造非球面鏡片及 3 片 SD 超低色散鏡片,而前組鏡片今次亦加入 WR 防水滴和防油鍍膜,讓用家可以輕鬆抹去指紋和油漬。


▲Tokina 表示,atx-i 11-20mm F2.8 CF 就 Canon EOS M 系統和 Nikon Z 系統無反相機的官方轉接環有更完美的兼容度。

atx-i 11-20mm F2.8 CF 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28 米,對焦環上設有在 Tokina 鏡頭的招牌離合器式結構,用家只需透過推拉對焦環就可以在手動對焦模式和自動對焦模式遊走。不過,莫非今次 atx-i 11-20mm F2.8 CF 完全是「換殼而不換餡」?非也,Tokina 表示新鏡在軟件上亦作出了改良,可以完美兼容 Canon 的 EF-EOS-M 轉接環,以及 Nikon 的 FTZ 轉接環,從而分別在 Canon EOS M 或 Nikon Z 系列無反相機上使用。然而,這種接駁方式可能有丁點的需求,不過系統尺寸就變得很大,機動性上對 APS-C 片幅用家大打折扣,Tokina 與其玩「駁上駁」,為何不認真一點投入無反鏡頭的開發工作呢?


▲atx-i 11-20mm F2.8 CF 的對焦馬達組件

最新消息
1 小時前
GoPro 近期動作頻頻,先是自行流出 Max 2 的消息搶佔市場關注度,接著在 DJI Osmo 360 發佈當天,竟有人曝光了 GoPro Max 2 的機身內部實拍圖。這...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小時候總是嚮往住在大屋,但長大後才慢慢發現,即使住在三層獨立屋,其實也有不少顧慮!好像一個人獨自在二樓,突然聽到樓下有聲音,卻不知是否該前...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對於剛踏入耳機發燒領域的新手而言,總會面臨一個經典難題:究竟該將預算投入高階耳機搭配中階播放器,還是優先購置頂級播放器搭配入門耳機?這個問...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各位手機用戶需提高警覺,在商場、咖啡廳或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充電設施時務必謹慎。過去駭客常用的「充電劫持」(Juice jacking)手法,是透過公共... (繼續閱讀)
15 小時前
Insta360 近年來幾乎壟斷全景相機市場,一提起 360 相機都自然會想到 Insta360 的產品。不過,這個「定律」可能話變就變,因為 DJI 近日以全新 Osm...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全景相機市場競爭激烈,近年已有不少國內品牌成功搶佔 GoPro 的地位,當中以 Insta360 最為進取。而早前根據根據市場統計,Insta360 已連續 6 年穩...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曾幾荷時,小弟拍荷首選新田荷塘,喜歡那份自然質樸。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DJI 新機 OSMO 360 登場!搭載 1 吋感光元件 F1.9 大光圈,支援最高 8K 50fps、10-bit 同 D-Log M,可見新機相當着重畫質!作為最輕 360 相機,仲有... (繼續閱讀)
1 日前
Toyota Noah 與 Voxy 小改款將推出,日媒本來預測的發表時間是在 10 月,但最新的消息指出,新車將提前至 9 月 1 日正式發表。這次的小改款將主要針... (繼續閱讀)
1 日前
Nothing 旗下品牌 CMF 正式推出新一代智慧手錶 Watch 3 Pro,這款集健康監測、AI 教練與獨特設計於一身的全能運動手錶,為穿戴裝置市場帶來全新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