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全能 E-Mount 新百微︰搶先試用 Sigma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文、攝︰stranger
Model︰嘉慧

Sony 自家的全片幅 E-Mount 微距鏡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推出已有 5 年,早前已有 Tokina FiRIN 100mm f/2.8 FE Macro 湊熱鬧,加起來已有 2 支全片幅 E-Mount 自動對焦「百微」。現在 Sigma 推出的這支 Sigma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以頂級造工及用料招徠,除了 E-Mount 以外也提供 L-Mount 版本。重量級的 715g 鏡身,會否與畫質成正比?HK$6,300 的定價,又是否物有所值?

專業外形 份量十足

一如其他 Sigma Art 系列鏡頭,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採用專業、低調的全黑外觀設計,就連品牌、型號的字體也是相當的小。鏡頭的尺寸不算大,濾鏡亦只是用上 62mm 口徑。鏡身大部分地方採用金屬物料,整體感覺堅固緊湊,加上黃銅製造的接環,而且 Made in Japan,品質及耐用程度有一定保證。作為 Art 系列頂級鏡頭,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亦有防塵防水滴全天候性能,即使在潮濕或雨天在戶外拍攝生態相片,也不怕鏡頭被水氣入侵,當然 Sony A7 系列由第一代開始已經具備防塵防水滴設計,機、鏡配合使用就更加放心。


▲ 外觀設計一貫地低調,手感紮實。


▲ 黃銅製造的接環設有防水膠邊,是緊固耐用的保證。


▲ 鏡頭為日本製造。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的重量一點也不輕,雖然能夠依賴機身防震而省掉鏡頭防震,但重達 715g 的鏡身只比單反版本的 Sigma MACRO 105mm F2.8 EX DG OS HSM 輕 10g,減磅幅度不及早前推出的 E-Mount 變焦鏡 24-70mm F2.8 DG DN | Art 及 14-24mm F2.8 DG DN | Art。但由於此鏡比手動對焦的 Voigtlander Macro 110mm F2.5 輕一點,故未能登上最重量級 E-Mount 百微寶座。不過 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 的 12 組 17 片鏡片也是用料十足,Sony、Canon 的百微也只用 15 片鏡片,是否對於畫質有正面幫助,就要看看稍後的畫質測試。
▲ 今次試用配合 Sony A7 III 測試。


▲ f/2.8、1/400s、ISO 320
長焦加大光圈,令這支微距鏡也可充當人像鏡的角色。

手動光圈環 提供兩種操作方式

此鏡外觀上首先吸引大家注意的,一定是其手動光圈環,這可是原廠也沒有的設計。大家可以由 f/2.8 至 f/22 之間,以 1/3 級間距調整光圈,也可以將光圈環調至 A 檔,讓相機機身控制光圈,就如其他 E-Mount 鏡一樣。最正斗的是,這個光圈環可以設定至順滑 (但光圈值不是無段) 式調較,大家用此鏡拍片時就不怕將操作的聲音錄進畫面。由於 A7 系列的機身還未有觸控設定光圈功能,這個光圈環可以順暢無聲地調整光圈值,可說是不錯的設計。


▲ 一如其他新推出的 Art 系列 E-Mount / L-Mount 鏡頭,此鏡提供手動光圈環設計。


▲ 使用這個 Click 按鈕,就可以切換光圈環為有段或順滑式。


▲ 使用光圈環的順滑模式,轉換光圈時便可減少相機震動,但由於光圈葉不是無段式收放,所以轉光圈時仍會見到畫面有少許閃爍。

市面一些無反鏡頭也有提供光圈環,但小編有時會不小心轉動了光圈環也不知,令光圈環由 A 檔轉到最細光圈,如果沒有留意到的話就相當麻煩。好在此鏡有個光圈環鎖定功能,利用鏡身上一個沒有標示的鎖定掣,就可以將光圈環鎖在 A 模式,或者鎖定在手動光圈調節範圍但不能轉動 A 模式,對於小編這類大頭蝦用家就非常好用。


▲ 這個低調的按鈕,其實就是光圈環鎖定掣。


▲ f/16、1/3s、ISO 200
既然疫情令大家減少出外活動,留在家中拍攝模型玩具也可帶來樂趣。

AF 夠靜但不夠快

鏡頭操作針對專業用家而設,提供寬闊的手動對焦環,將 AF/MF 製推至 MF 位置便可以即時進行手動對焦,不像 Sony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般採用推拉動作切換對焦模式。鏡頭同時亦支援 DMF 功能,可以在完成 AF 後即時手動微調焦點。

這類百微鏡頭對焦行程超長,新鏡即使加入 HSM 超聲波對焦馬達,配合 A7 III 的混合式對焦,再加上設定對焦距離限制後,AF 速度仍稱不上有驚喜,好在有機身良好的 MF 操作以作補償。可惜鏡身沒有提供對焦刻度或對焦距離顯示窗口,手動對焦就全靠相機顯示屏的對焦距離、局部放大、peaking 等功能幫助,雖然對焦刻度不是必須,只是有時剛開始調較 MF 會感到有點迷失。而且 MF 時的流暢度亦不太理想,過程中會出現輕微窒動的現象,這或許是試用版本的問題,拍攝相片就沒大影響,如果用來拍片的話就要留意。


▲ 新鏡在微距拍攝時的對焦表現 (AF-S 及 AF-C)。


▲ 新鏡在人像拍攝時的對焦表現 (AF-S 及 AF-C)。

雖然新鏡的 AF 速度不算快,好在還算夠靜,不怕馬達嘈音嚇跑小昆蟲。而且採用內對焦設計,不像 Sigma 70mm F2.8 DG MACRO Art 般對焦時會改變鏡頭長度,令拍攝微距時能維持適當的工作距離。鏡頭更有 AFL 自動對焦鎖,完成 AF 後一按便能鎖定焦點,配合腳架拍攝細微物件,就不用每次拍攝都重新 AF 一次了。


▲ 就如 Sony 高階鏡頭,新鏡提供了 AFL 對焦鎖定掣。


▲ 手動對焦時流暢度不算理想,未知正式售賣版本會否有所改善。

下一頁︰更多畫質評價及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8 小時前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實施全面新對等關稅政策,自 4 月 5 日起,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將被課徵至少 10% 的關稅。由於 Apple 產品主要於中國組裝,Rosenbl...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小米今年在香港一口氣推出小米 Pad 7 及小米 Pad 7 Pro 兩款平板電腦,其中定位較高的小米 Pad 7 Pro 起售價為 HK$3,299。這款平板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繼續閱讀)
2 日前
香港被稱作東方之珠,或許是街上曾經的很多的霓虹燈,但多數都已被歲月偷走 (繼續閱讀)
3 日前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宣佈一系列新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攝影器材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關稅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 ... (繼續閱讀)
3 日前
踏入 4 月,不少公私營機構迎來新一個的財政年度,亦可能就部分項目的收費作出調整。而日本 Fujifilm 日前宣佈,將調整部分菲林產品於日本國內的定... (繼續閱讀)
3 日前
Sigma 最近全新推出的 16-300mm F3.5-6.7 DC OS 天涯鏡(高倍數變焦鏡頭),擁有 18.8 倍變焦力,重量卻僅 615 克,搭配 APS-C 機身的中階機使用,...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kon Z5 於 2020 年 8 月推出以來,以其實惠的價格和優質表現,成為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熱門選擇。今日 Nikon 終於為 Z5 帶來後繼產品,全新 Z...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早前公佈 POCO F7 Pro 及 POCO F7 Ultra 之外,同日更公佈了定價更低的 POCO M7 Pro,定價為 HK$1,299 起,將於 4 月 8 日正式開賣。 (繼續閱讀)
3 日前
Rolls-Royce 一出新車,習慣性首先看看有多豪華。在香港推出的全新 Ghost Extended Series II 把豪華更推向一個新高度... (繼續閱讀)
3 日前
SmarTone 宣布與 Disney+ 達成合作協議,將 SmarTone 用戶可用更優惠的價錢,欣賞到 Disney+ 的精彩影視作品。即日起,SmarTone 推出全新優惠,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