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Alex
▲Laowa Argus 25mm f/0.95 APO
市場上這陣子忽然有不少 APS-C 片幅無反相機登場,然而原廠鏡頭的選擇還不算多,用家想玩一些特別的鏡頭,值得考慮獨立鏡廠的出品,甚至玩味更高的手動鏡,例如 Laowa 最新推出的 Argus 25mm f/0.95 APO(定價 HK$4,200)。
▲Argus 23mm f/0.95 APO 使用全金屬鏡身,感覺結實、墜手。
Argus 23mm f/0.95 APO 是 Laowa 推出的第六支 f/0.95 鏡頭。之前本網站詳測過的便有支援全片幅的 Argus FFII 35mm f/0.95(HK$6,800)與 Argus FFII 45mm f/0.95(HK$6,100),以及為 APS-C 而設計的 Argus 33mm f/0.95 APO(HK$3,700),今次測試的 Argus 25mm f/0.95 APO 同屬 APS-C 系列,提供 Sony E、Nikon Z、Fujiflm X、Canon RF 及 EF-M 五款接環選擇。以今次使用的 Nikon Z7 II 計,鏡頭等效焦距為 37.5mm,大致可當作 35mm 定焦鏡使用。
▲Argus 系列名稱特別用上金色,格調高級。方形遮光罩也是 APS-C 系列的特色之一。
▲鏡頭使用 62mm 直徑濾鏡。
APS-C 系列獨有 APO 消除色差設計
Laowa 旗下的 f/0.95 鏡頭,唯獨是 APS-C 系列會加入 APO 消除色差設計。與同系的 Argus 33mm f/0.95 APO 相比,Argus 25mm f/0.95 APO 同樣採用 9 組 14 片設計光學設計,結構頗近似,但特殊鏡片的數目較少,僅用上 1 片非球面鏡片、1片 ED 低色散鏡片和 2 片特殊高折射玻璃鏡片。
▲接環也是全金屬,且無任何電子接點,因此 Exif 不會記錄光圈資料。
▲f/0.95、1/400s、ISO 400(照片白平衡經過輕微調整)
開盡 f/0.95 光圈,清晰景深範圍非常淺。背景中的聖誕燈飾全部變成檸檬形的散景光點。留意較亮的散景光點內出現像洋蔥橫切面的紋理,稍為影響觀感。
▲f/1.2、1 /2,000s、ISO 640(照片白平衡經過輕微調整)
散景光點除了有檸檬形,還有鐘形,而且其邊緣較亮和結實。另一方面,部分散景光點因收了光圈而出現「起角」的情況,也見到有洋蔥紋。
比同系 33mm 鏡款稍細
尺寸方面,Argus 25mm f/0.95 APO 比同系的 33mm 鏡款相對短了 2mm(81mm),鏡身直徑(71.5mm)則一樣,重量也減少了 15g,重 575g,拿上手感覺墜手,配 APS-C
機身的話,相信不論哪個型號,都會出現鏡重機身輕的問題,差別只是程度的問題。不過全金屬製鏡身質感紮實,就連特色的長方形遮光罩也用金屬製造,將鏡頭的整體格調再提高一個層次。
▲光圈採用 9 片光圈葉設計,收細光圈可拍出 18 針星芒。
▲鏡頭底部近接環位置設有無段光圈切換開關。
▲f/1.4、1/80s、ISO 640
拍攝時天已全黑。手持相機對焦至 6 號柱下方的告示牌,上面的文字還算清晰。不嫌只鏡較大較重的話,晚上用於街頭隨拍亦有不錯的效果。
出現檸檬形散景
相對於全片幅系列的 15 片光圈葉,Argus 25mm f/0.95 APO 的光圈只用上 9 片光圈葉設計。在全開光圈下,通常只有影像的中央才能見到渾圓的散景光點,一旦偏離中央範圍,散景光點就會變成檸檬形。始終 f/0.95
光圈對背景有非一般的虛化能力,很容易就能拍出夢幻的背景。另外當有強光入鏡,此鏡較容易出現眩光和光斑,也會有影像輕微泛白的情況,具體表現可參考以下測試影片。用於風景拍攝也許是一個缺點,但用作人像拍攝或拍片的話,其實亦有加添情調的作用。
▲鏡頭在中國製造。
▲f/0.95、1/ 5,000s、ISO 250(照片亮度經過輕微調整)
對焦點在紅葉植物頂端的葉尖。背景中的小橋另一端剛好有兩個途人,但已被虛化成一片散景。
▲Laowa Argus 25mm f/0.95 APO 光學結構圖
▲Laowa Argus 25mm f/0.95 APOMTF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