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買賣二手攝影材,成色或品相很重要,只要有一條小小的刮痕,都可能成為被壓價的藉口(理由?)。不過,對 Leica 相機而言,可能脫漆或露銅才算有味道或更獨一無二!
▲日前有 Leica M3 相機以接近 83 萬港元的成交價易手。
早前一款 1959 年生產的 Leica M3 在瑞典 LP Fotos Auktioner 拍賣會上被賣出。相機的掛牌價為 11 萬瑞典克朗(約合 8.1 萬港元),可是最終的成交價卻高達 112 萬瑞典克朗,約合 83 萬港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根據拍賣行的介紹,這部 1959 年生產的 Leica M3,原有彈弓因損壞而被換上 M4 相機的彈弓。不過最特別的應是機身上多個位置的黑色油漆已被磨掉,露出了由黃銅製成的機體(此現象俗稱「露銅」)。
▲機身上多個位置的黑色油漆已被磨掉,露出由黃銅製成的機體。
本來 83 萬港元對一台相機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然而相機是 Leica 的話,83 萬港元只能算是「零頭」。翻查資料,在 2021 年一台罕見的 1957 年生產 Leica MP 以 170 萬美元(約合 1,326 萬港元)的高價拍出。去年,Oscar Barnack(Leica 相機設計師)個人擁有的 1923 年 0 系列 Leica 相機創下新的世界紀錄。它在 Leitz Photographica 拍賣會上以 1,500 萬美元(約合 1 億 1,700 萬港元)的天價拍出,打破了之前 251 萬美元的紀錄(也是由 Leica 持有)。
▲Leica M3 率先採用多項經典設計。
至於 Leica M3 本身也是個經典,值得想認識 Leica 相機的影友了解。M3 是 M 系旁軸相機的始祖,在 1954 年推出,之後才相繼輪到 M2(M3 的簡化版)和 M1(M2 的簡化版)面世。M3 的取景器擁有至今為止 M 系最高的 0.91x 放大倍率。此機亦首先引入刺刀式鏡頭接環設計(之前的 Leica IIIf 使用「螺絲頭」)、單次扳動式過片桿(僅後期版本)、自動切換取景框以及菲林計數器自動歸零等,與另一神話 Leiac M6 可謂各具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