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互動
位於香港離島大嶼山西北端的大澳漁村,有難得一見的水上棚屋。
沒想到在個漁村一待就是一週,很難聯想這個漁村水鄉與行色匆匆的香港大都會有多少的關連。連來大澳這觀光的香港人,也多是一日遊當天來回。不少的老外來這遊憩,這種特別的水上人家生活,對他們而言特別的新鮮有趣。大澳這沒有旅館,僅有幾間民宿,還只看到平常日大門深鎖着。清晨特別寧靜,太陽升觀光客就多了,到了傍晚觀光客就逐漸散去。
世代聚居於此的居民叫蜑民,蜑民認為居住在陸地上缺乏安全感,沿河道而居出海打漁日常作息也很方便,便在潮汐退潮時在河道兩旁以木材搭蓋棚屋。
大澳的村落主要被一條河道分隔,河堤兩旁是由漁民搭蓋的棚屋,這歷史已沿續百多年。特別的是潮汐漲退的棚屋,與其說是河道,不如說是分隔兩島的水道來的貼切些,當地稱之為”涌“,這條不長的水道分隔大澳與大嶼山這兩個島,河道出海口會因潮汐漲退,大退潮時甚至可以跨過河床走到對岸。這跟東南亞內陸河岸棚屋河水是源源不斷也不盡相同。
這棚屋建於豎立在水面的木柱上,戶戶相連,漁民多有小船舢舨出入。從前村民都以繩纜運作的「橫水渡」(又稱「繩橋」)渡河,這條擁有逾86年歷史的橫水渡,現已被橫跨在小河道上的新吊橋取代。 純樸的漁村風貌,為大澳漁村帶來「東方威尼斯」的美譽。
退潮時河床外露 魷魚伯
炭火雞蛋糕
在大澳教會工作過幾年的阿姨,喜歡這的淳樸寧靜,在這買間房遠離塵囂圖個清淨。熱心的帶領我穿梭在居民生活住家區域,不時穿過這家的客廳,那家的廚房後院,親切與老人家問安的就跟之前教會家訪一般,阿姨這閒聊,我那研究曬鹹魚。這兒居民 洗澡時直接把水排的水道,要澆花就撈筒水,要出海就將吊在門口的船開出去 生活簡單愜意。晚上在河道木架上的咖啡座,喝咖啡吹涼風,悠閒散步就像在公園般。
不時可以看到飛機飛過,登上北邊小山丘可以看的赤臘角國際機場。假日有徒步翻過大嶼山的登山友,或是搭纜車上大佛順道下來大澳,搭船往返東涌便會沿岸經過機場。嶄新東涌新市鎮與大澳水鄉感覺上可能差了快一個世紀吧。
如果想感覺不一樣的香港;古老的香港 ~那就來 大澳水鄉 慢 慢 遊 吧
*大澳文史館內有豐富的圖片文史資料可供參觀。
外狗勿入..很多很多喵喵
您的 分享 留言 就是最好的鼓勵 ^^Y
旅人視界 Daren Photo Facebook ~ 影像日記
歡迎加入 旅人視界 Daren Photo Face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