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 市 . 晨 . 流 - 大帽山

大帽山英語:Tai Mo Shan)俗稱「大霧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峰,海拔957米,比第二高的山峰鳳凰山高23米。大帽山處於新界中部,山體廣闊,坡度相對平緩,其附近範圍被劃入大帽山郊野公園和城門郊野公園之內。附近則有大欖郊野公園及林村郊野公園。大帽山位於荃灣區和元朗區交界,並有小部分屬於大埔區。(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於2014年2月6日,小弟從日到夜不斷觀察天氣現況及天文台網頁之雲層預測資訊,直至2月7日的凌晨3時,看見資訊雲層大約是 1500尺 / 1-2份,隨即收拾行裝準備出發到香港之顛 - 大帽山希望再次遇上人生的第三次雲海現象,在家出發後上的士到大帽山閘口,一路上都不似有雲海現象心感失望,但人已走,山已上,不走回頭路,到達閘口後已是凌晨四點三十分左右,只見發射台從雲霧中若隱若現,及時看見北面向大陸有一大團像吹不散的流雲團積著,便走到有利位置拍攝,希望不空手而回,夜雲海也是相當吸引的...

拍攝資訊: M mode, 30", F5.6, ISO 400, DPP, LR (遠眺大陸口岸)

在閘口附近大概拍攝了45分鐘,約 5 時 40 分起行上山到拍攝日出的有利位置,路程大概 30 - 45分鐘等,小弟大概用了30分鐘到了該處已見到很多師兄師姐守候壯麗奇觀 - 雲海,小弟找了一個甚開揚的位置拍攝,眼看上層的雲霧開始退去,壯麗奇觀盡收眼簾,心裡感動不已,僅用有限的拍攝技巧再度記錄這一刻...

拍攝資訊: M mode, 20", F8.0, ISO 100, DPP, LR (遠眺 ICC, IFC, 太平山)

隨著太陽伯伯逐漸東升,景象又再起了變化,太陽的熱度令餘霧消散,雲海景觀更加壯麗,由密雲形成的汪洋令大家非常興奮,各施技倆記錄這一刻...

拍攝資訊: M mode, 3.2", F22, ISO 50 (大帽山東望)

 

拍攝資訊: M mode, 5", F22, ISO 50 (大帽山東望)

頂部雲層太厚,不易被太陽所蒸發,大陽伯伯只能把光芒從雲隙中穿透,給我們見到另一景象 - 雲隙光 (又稱: 耶穌光, 神光),雲海添上耶穌光實在振奮人心,拍攝這個景象對於一眾風景高手相信沒有難度,多以 "搖黑卡" 的技巧把光位遮掩,減少光位的曝光時間,使耶穌光突出之餘,又不減地景的風光,小弟技窮,當天更使用了 ND 8 及 0.9漸變灰濾鏡作減光,希望以有限的拍攝技巧記錄這一刻...

拍攝資訊: M mode, 8", F14,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拍攝資訊: M mode, 8",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到了八時許,雲海還未有退散跡象,山上還有不少師兄師姐留守到最後一刻,在雲隙光下的雲海令雪白的雲更添美感...

拍攝資訊: M mode, 4",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遠眺獅子山)

 

拍攝資訊: M mode, 4",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拍攝資訊: M mode, 4",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拍攝資訊: M mode, 6", F22, ISO 50, GND 0.9, DPP, LR, PS

 

由開始拍攝雲海已過了大概兩小時,熱度再令雲霧升高,此時也是我收拾行裝回家的時候,在走之前再留下幾張記念照...

拍攝資訊: M mode, 4",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拍攝資訊: M mode, 4", F32, ISO 50, ND8, GND 0.9, DPP, LR, PS

這是當天由天文台所發出的天氣資訊供參考...

 

小弟帶了以下的拍攝器材跟大家分享,好讓大家也能拍攝出理想的相片... o(^ v ^)o

Camera Model    Canon EOS 5D Mark III
Lens    EF70-200mm f/2.8L IS II USM
Lens    EF16-35mm f/2.8L II USM
Filter   ND8 , GND 0.9
Black Card

有關 "搖黑卡" 的技巧可從各攝影討論區及短片網站參考,多練多試必能拍出理想的照片。以上純屬個人分享,小弟技窮,未知有關設定及技巧完全準確,有錯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