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Z places of Hong Kong (Part II)

最近展開了一個 A-Z places of Hong Kong的計劃,目的是想記錄香港境內的美景,和宣揚環保的訊息。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讓大家了解香港並不只是石屎森林,而是擁有大量天然美境的地方。大家有時間的話,一定要多多認識和探索我們這片土地。

 

J - Jubilee Reservoir 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是香港新界西南部的一個水塘,位於荃灣區城門谷一帶,為第一個把所儲存的水由新界區輸往港島區使用的水塘。為區別下城門水塘,城門水塘又稱為上城門水塘。亦因如此,廣義上,城門水塘是指上城門水塘下城門水塘;而狹義上,城門水塘則是上城門水塘的真正名稱。由於整個城門水塘群剛好處於新界東與西的分界線上,上城門水塘被劃屬界線以西(屬荃灣區),下水塘則劃入界線以東(屬沙田區),所以,從廣義而言,城門水塘地既處新界西,亦處新界東。而貫穿兩地者便是1990年通車、同樣以該地地名「城門」命名的城門隧道,其共兩組隧道之間均以高架橋連接,並正正在下城門水塘和城門峽上方跨過。

城門水塘於1923年開始興建,由於工程浩大,香港政府聘請英國工程顧問阿歷山大·賓尼及迪勤公司(Sir Alexander Binnie Son & Deacon)的技術人員及曾興建星洲山頂水塘的南洋工人參與興建,工人人數一度高達2,160人。

城門水塘於建造前有8條主要村落,稱「城門八村」,分別為城門老圍、白石窩、碑頭肚、石頭見、芙蓉山、南房肚、大碑瀝和張屋。在興建水塘前被安排搬遷到新界的錦田、大埔及粉嶺等不同的地方。

第一期工程完成時,耗資413.7萬港元,水塘水深200呎,可儲水9億加侖。及後第二期工程於1935年展開,除了將主壩由115呎加高至275呎及加建82呎高的菠蘿凹副壩(Pineapple Pass Dam),同時還興建了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濾水廠。兩期工程於1936年完工後,整個城門水塘儲水量達30億加侖,為當時英國本土及屬土中最大的儲水庫。由於落成時正值紀念英皇佐治五世登基25年,水塘曾易名為銀禧水塘Jubilee Reservoir)。第三期工程於1935年9月展開,直到1939年第三條海底輸水管建成後才告完工,水塘全期耗資950多萬港元。

位於針山以南的下城門水塘(Lower Shing Mun Reservoir)始建於1961年,於1965年開始供水,容水量429.9萬立方米,約為城門水塘三分之一,是船灣淡水湖供水計劃一部份,兩個水塘儲水量共1,758萬立方米。

城門水塘內有多座歷史建築,詳細資料列於下表:

名稱 歷史評級 動工/落成年份  
上城門(銀禧)水塘紀念碑 法定古蹟 1935年-1937年  
上城門(銀禧)水塘主壩 I 1935年-1937年  
上城門(銀禧)水塘鐵橋 I 1935年-1937年  
上城門(銀禧)水塘水掣房 I 1935年-1937年  
上城門(銀禧)水塘鐘形溢流口 I 1935年-1937年  
城門碉堡 / 1930年代中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9%96%80%E6%B0%B4%E5%A1%98 

上圖為上城門水塘鐵橋及水掣房的日落景致。

 

K - King Yin Li 景賢里

景賢里是一座有77年歷史的大屋,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司徒拔道45號,富有中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紅磚碧瓦,古色古香。

大宅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建造,糅合了中國與西方的建築特式。主樓採用了嶺南傳統的三合院式的布局,正屋加上兩側翼,開口朝南。主樓正屋及兩翼的屋頂採用了歇山頂,為中國古代規模較大建築的屋頂特色。主樓後面的涼亭,屋頂採用中國古代的重簷六角攢尖頂。

1937年,禧廬興建落成,業主是岑日初及其太太李寶麟。英國殖民地時期,香港島半山區至山頂一帶只准許歐美人居住。而岑日初及擁有顏成坤大宅的顏成坤就是早期極少數被批准於灣仔半山居住的華人。

1977年,「話梅大王」邱子文以2,400萬港元購買禧廬,並且將其更改成為景賢里。2004年2月,邱子文病逝。同年6月,業主邱子文之子邱木城有意將景賢里拍賣,長春社發起了「一人一元」運動,希望集體投資購買景賢里用作保育用途,結果業主取消拍賣。

2007年春季,邱木城在與香港政府接觸不果後,在同年夏季將景賢里賣予一位中國大陸富商。同年9月11日,業主開始清拆瓦頂,隨即引起了輿論的嘩然。9月13日,政府人員仍然未能夠進入現場,但是根據他們在建築物的觀察,政府人員評定當前未見到景賢里出現了結構性損毀。於該一兩天,政府官員(包括林鄭月娥)向業主進行商討時,中國投資發展商及其工人仍然繼續將富有東方特色之綠色三層大屋瓦頂與及其相關角位中式藝術品、涼亭之瓦頂及水磨工藝等重要建築和裝飾拆毀,結果導致了部份文物達到無可挽回之地荏,及其後8成可以修復。9月14日,古物古蹟辦事處人員終於能夠進入大屋。經過專業評估後,認為景賢里有重要香港歷史價值,足以宣布成為古蹟。發展局表示將會展開法定程序,以宣布景賢里為暫定古蹟,於9月15日罕有地以號外形式緊急刊憲,並且生效。同年10月9日,香港政府成功聯絡景賢里業主,準備商議修復景賢里的方案。

2008年1月25日傍晚時份近18時,於尖沙咀香港文物探知館一個微型香港經典建築模型展覽場地舉行的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宣佈景賢里將會成為香港法定古蹟,並且以就近之一幅約4,700平方米面積無樹木人工斜坡向業主進行「以地換地」方式補償,業主計劃於獲得補償的土地上興建5間獨立屋宇,亦同意為景賢里進行修復,後再交予香港政府管理,讓香港政府日後開放景賢里予公眾參觀。接受古物古蹟辦事處委任就景賢里文物價值進行評估之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湯國華教授向香港媒體表示按照現時的資料掌握與現有施工技術判斷,有信心可以對其大部份結構進行復修:「現存的藝術物件沒被運走,現在可以將它慢慢地考究回來,基本上可以做〈復原〉出來……」)同年7月11日刊憲,景賢里正式被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

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F%E8%B3%A2%E9%87%8C

 

L - Lei Yue Mun 鯉魚門

鯉魚門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和九龍東部。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山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

九龍的鯉魚門原有石礦場,但隨着採石業在香港日漸式微,石礦場現已廢棄。現時,該處發展成著名的漁港,並以海鮮聞名。該處有馬環村、三家村、嶺南新村等村落,組成鯉魚門村。

香港開埠初期至1980年代初,將軍澳尚未填海,該處範圍比現時更廣,包括現時的調景嶺一帶。

馬環村和三家村是該處歷史悠久的鄉村。馬環村亦被稱為「媽山村」、「媽環村」,意思為「娘媽(天后)廟所在的山村」,是19世紀末由石匠建村。三家村因由三家人建村而得名,但三家人是指哪三家人則說法不一。村民的祖先在19世紀中葉由廣東梅縣一帶移來,務打石業。村內有同福堂、同泰堂、同利堂、三和堂四個石礦場,並設有小碼頭供運送石材之用。由於當時該處與九龍市區隔絕,居民倚靠街渡或自行划小艇到筲箕灣出售農產及購買日用品。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部份因國共內戰南逃的國軍和難民在該處建嶺南新村。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塘;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塘工業區。隨着附近一帶開始發展,道路網絡亦延伸至該區。1963年,該處成立鄉公所。1969年開始有巴士服務該區,提供來往九龍市區的交通服務,打破居民以往只能倚靠海路前往市區。與此同時,該處的旅遊業和飲食業亦逐漸發展。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F%89%E9%AD%9A%E9%96%80

上圖為鯉魚門天后廟西面馬環村日落晚霞的景象。

 

M - Mok Min Dong 木棉洞

木棉洞位於西貢白腊灣以東的一個天然海蝕洞。

當破壞性的海浪不斷沖擊海岸,而岩石本身又有不少弱線時,各種侵蝕作用,如水力作用和磨蝕作用,便會集中於弱線上,弱線因而被開闊、擴大。長期的侵蝕,使弱線發展為凹入陸地的洞穴,稱為海蝕洞;多見於香港東部海岸。

資料來源:http://ihouse.hkedcity.net/~hm1203/hydrosphere/sea-cave.htm

上圖是於某年一月一日在木棉洞以西拍攝的日出,在圖左面的半島下方便是木棉洞。

 

N - North Point Braemar Hill 北角寶馬山

寶馬山是一個位於香港北角的山峰,海拔約200米。它是港島東半山區的一部份,所以又稱為北角半山。

這裡是拍攝日落,煙花,維多利亞港,幻彩詠香江.........的好地方。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F%B6%E9%A6%AC%E5%B1%B1

 

O - Outlying Island (Tap Mun)  離島(塔門)

塔門英語:Grass Island)是香港的一個位於大灘海、大赤門及大鵬灣之間的島嶼,地理上幾乎全被郊野公園包圍的,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鄰近西貢半島西貢北,面積達1.69平方公里。塔門東面是以獅子滾球為著名的弓洲;南端是塔門口和高流灣;北端是赤洲口和赤洲;西端是大灘海和灣仔半島。

島上設有一個天后廟,在大節日(如天后誕)時會有很多漁民到塔門上香祈求平安、順風貴水,香火十分鼎盛。

島上居民主要由塔門原居民和遷上陸地的水上人組成,高峰時有2,000人居住,後來大部分居民遷到市區謀生。現時有部分不遷的居民於島上開設士多或餐廳維生,主要招待假日來島上的旅客。

塔門村民,多以農耕及捕魚為業。但隨着捕魚業式微,青年人多市區另找工作,而兒童亦往市區就讀,引致島上學校最終停辦。假日遊人眾多,島上名勝亦多,如塔門洞、呂字石、龍頸筋、打浪排等。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4%E9%96%80

圖為在塔門遙望蚺蛇尖的情景。

 

P - The Peak 山頂

太平山是香港島最高的山,海拔達552米,高居臨下,視野開闊。遠於19世紀初,太平山頂已經成為貨船進入港口的航道地標。而鑑於香港氣候炎熱潮濕,太平山頂亦順理成章成為不少達官貴人的避暑勝地。

約1868年,港督麥當奴爵士為享受太平山頂清涼宜人的居住環境,特別選址該處興建避暑別墅。漸漸地,移居太平山成為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所推崇的風尚。當時,官爺小姐們要往返山頂,就會聘用穿著整齊制服的轎夫所抬的人力轎車作為交通工具。1904年,居住太平山被正式列為上流社會以及外國使節的專有權利,更見山頂的非凡地位。這個制度,一直沿用至1947年方被廢棄。

太平山頂一直保持她遠離塵囂的憩靜安逸,直至1881年才有突破性發展。當年,一位屬於蘇格蘭高原鐵路工作的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向當時的港督軒尼詩爵士提出建議,建設港島纜車鐵路,其中一段連接美利樓南側至山頂維多利亞峽,即今日的山頂纜車。自19世紀開始,太平山頂漸漸成為上流社會的聚居地。

史密夫一心唯願纜車服務增加該區客流量,從而為他於山頂地權上興建的山頂酒店(建於1873年)帶來經濟效益。可惜的是,這所酒店於1938年因火災燒毀。

位於山頂的盧吉道,由於居高臨下,是拍攝壯闊維港景色及天然景象的好地方。

資料來源:http://www.thepeak.com.hk/tc/1_4.asp 

圖為在山頂盧吉道日出時分拍攝到的金光閃耀的情景。

  

Q - Queen's Pier 皇后碼頭

皇后碼頭(1925年-2007年7月31日)是香港一座可以供予小型船隻泊岸上落客的公眾碼頭,現時存有的建築物興建於1953年,位於香港島中環愛丁堡廣場,毗鄰香港大會堂,面對維多利亞港,香港海事結構編號為HP092。碼頭的運作於2007年4月26日起被中環9號碼頭取代;皇后碼頭本身亦於2008年2月從原址上被拆卸(連其底部樁柱也一併計算在內,則為2008年3月)。

皇后碼頭的前身是皇后像停泊處Queen's Statue Wharf),為一個以木搭成的簡單停泊位,約於20世紀初落成。停泊處因處於皇后像廣場之前而得名,因此其「皇后」是指維多利亞女王。

1921年,海港工程處決定重建碼頭,於1924年7月31日被香港立法局通過改名為皇后碼頭,碼頭於1925年10月落成,其位置在皇后像廣場及皇后行(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現址)附近。當時的皇后碼頭建有拱門及圓柱,上蓋則以鋼鐵建成,並且採用混凝土樁柱,耗資20萬港元興建,碼頭亦懸掛了英國國旗。

當時的皇后碼頭並不開放給公眾使用,而是專門供予香港總督及英國主要官員往返香港時使用,並且用以同時舉行歡迎或送別儀式。皇后碼頭的首個使用者,是香港總督司徒拔於1925年10月31日因為任期結束而離開香港的時候所使用。而首位在皇后碼頭上岸的香港總督則是於同年11月履新的金文泰。此外,皇后碼頭在1928年曾經舉行巡遊以慶祝英皇喬治五世壽辰,其後也有慶祝英女皇壽辰的活動。

1953年4月,由於中環進行填海工程,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被搬遷至今日的位置。新皇后碼頭於1953年下旬正式使用,並且全面開放予公眾使用,而舊皇后碼頭於1954年2月被拆卸,並且於新碼頭興建上蓋。新皇后碼頭的開幕儀式則由時任香港總督葛量洪夫人葛慕蓮於同年6月28日舉行。

英國殖民地時期,皇后碼頭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及英國皇室所使用的專用碼頭。歷任香港總督上任的傳統,就是乘坐香港總督遊艇(由柏立基開始為慕蓮夫人號)抵達中環,在皇后碼頭上岸,並且在愛丁堡廣場舉行歡迎及閱兵等就職儀式,然後前往香港大會堂宣誓。1975年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訪問香港,在5月4日下午於啟德機場降落後,乘坐慕蓮夫人號渡過維多利亞港,於皇后碼頭上岸。

另一方面,皇后碼頭也是昔日香港渡海泳的終點。

2000年代,皇后碼頭因為需要配合中環填海計劃,所以決定於2006年11月,新中環碼頭啟用後,新皇后碼頭與天星碼頭一同拆卸,但是皇后碼頭的清拆限期比天星碼頭長,香港民間團體連同區議員決定阻止清拆決定。多個團體會在同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8時在愛丁堡廣場發起「盼望天星的聖誕」燭光集會,要求香港政府復修愛丁堡廣場碼頭,並且爭取保留皇后碼頭。8月1日,仍然有十幾名爭取保留皇后碼頭人士在該處靜坐及露宿,並且在該碼頭舉行圖片展覽及簽名活動。影星周潤發更在2007年4月28日清晨到達皇后碼頭簽名支持保留碼頭。2007年7月27日,3名保育碼頭人士宣佈由同日下午4時半開始,進行無限期靜坐及絕食活動,直至香港政府承諾原址保留皇后碼頭為止。而發展局於當晚8時53分,向香港傳媒發佈新聞稿表示不認同保育碼頭人士的絕食行動。保育人士指政府沒有必要花費5千萬港元公帑拆卸皇后碼頭,以及巨額費用,而是可以單用1至2千萬港元為皇后碼頭進行承托工程,而承托工程亦不妨礙中環填海工程,又能夠保留碼頭和節省大筆公帑。發展局則解釋,延遲移交皇后碼頭用地會使到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工程停頓,可能導致每日達數十萬港元的索償。同時指出,已經為到碼頭進行激光掃瞄,而且貯存碼頭的立體影像及圖則,於稍後會與碼頭的非結構部份逐一拆除,拆除及存放工序會在4個月內完成。

2008年5月8日,香港政府表示皇后碼頭的組件安全放置在香港大嶼山狗虱灣政府爆炸品倉庫庫內。香港政府計劃興建室內臨時倉庫,內設溫度及濕度調節,妥善安置皇后碼頭的組件,尤其是其頂蓋部份,有待皇后碼頭正式重置於中環地區時能夠盡量保持其原貌,只是皇后碼頭在中環九號碼頭與十號碼頭中間位置重置時可能要拆去兩側的樓梯,以避免影響中環九號碼頭與十號碼頭的運作。有待《中環填海計劃》竣工後,再決定是否於原址重新設置,抑或在中環碼頭之內重新興建。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A%87%E5%90%8E%E7%A2%BC%E9%A0%AD

 

R - former Railway Clock Tower 前九廣鐵路鐘樓

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鐘樓於1915年建成並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根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的資料,尖沙咀鐘樓樓高44米,以紅磚及花崗岩建成,樓頂另設有一支7米長的避雷針。鐘樓被香港文化中心門前的廣場環抱,並且成為香港地標之一。

1904年,九廣鐵路的定線落實,香港的終點站設於尖沙咀。自從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尖沙咀火車站於1913年動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從英國運來所需物料,車站內部工程一度需要暫停。鐘樓作為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整座車站則於1916年3月28日竣工。

鐘樓完工初期,報時大鐘是使用原本位於香港島中環當時剛拆卸不久的畢打街鐘樓的報時大鐘,鐘面只有一面。新的四鐘面報時大鐘於1920年開始安裝,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曾經停止運作至1945年10月2日外,該大鐘一直運行至今。然而,其響鬧報時裝置自1950年代初起被移走,遷往沙田火車站大堂擺放,其後被收藏在九鐵倉庫之內。到了2010年9月,港鐵為了慶祝「九廣鐵路九龍至羅湖段通車100周年」,特別將銅鐘重置於鐘樓地下。

尖沙咀火車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填海區,即現時的紅磡站現址。而尖沙咀的舊火車站大樓則於1978年拆卸,原址興建香港太空館和香港文化中心,鐘樓在香港市民的要求下被保留下來作為集體回憶標誌。1990年7月30日,鐘樓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受到《古物及古蹟條例》的保護。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96%E6%B2%99%E5%92%80%E9%90%98%E6%A8%93 

圖為在一個非常情朗的晚上於前九廣鐵路鐘樓上空拍攝到的尖沙咀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