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互動
台灣有三分之二的面積都是山脈、丘陵,而我們大部分的人口卻居住在不靠山不靠海的平原地區內,即便生活在海島上,卻少與山海接觸,僅有少部分的專業漁人、 海洋工作者能夠長時間、深入接觸,並且延續海島之間的互動,但台灣海洋文化,難道僅僅如此而已嗎?
經過移民、外來海洋文化洗禮的台灣,其實已經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海島文化,並且潛移默化到我們的生活裡,無論是桌上的海鮮、海邊的音樂祭,或者是海上旅遊,都是一種親海的過程,在這些過程當中,或許我們可以更了解到一些台灣的海洋文化。
說到與海相關的工作,第一個肯定就是捕魚,因為台灣四面環海,加上早期港口貿易興盛,進而造就了台灣在漁業、商業上的蓬勃發展,也培養了許多非常台灣特有的捕魚手法與傳統文化,像是北海岸金山的「蹦火仔」磺火捕魚、花蓮靜浦出海口的「三角網」捕鰻苗等等,透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看出島嶼上的人們,怎麼學習與海洋共生與共處,成為海島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除了近遠洋捕魚之外,台灣西南部沿岸有不少的沙洲地形,擁有風浪較小且潮流穩定的特質,因此特別適合養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中台南地區。而養蚵又因為種類和環境的不同,發展出了為撒佈式、插竹式、簡易垂下式等等不同的養殖方式,成為台灣獨有的養蚵文化。
其中最有趣的是,蚵的肥滿度漢採收有著當微妙的關係,因為蚵仔若是越肥大,就越容易剝殼,相反的,若是未成熟肥滿,強行採收之後也難以剝開,選擇適當地收穫,才能讓環境與人類更長久地共存。
跟海最相關的除了漁業之外,還有一種工作更是以海為家的行業,那就是航行在海上的船長,無論是捕魚或是旅遊,只要需要在海上進行活動,就需要一個專業的船長來帶領,他們或許是為了帶領學者出海探勘海洋、地質,也有可能是載著旅客出海賞鯨,這群人可以說是最了解台灣海洋的人,也是最懂得如何與大海相處,並將它拉近我們的一群人。
說到與海相關的祭典,第一個要提肯定就是台灣東部的部落文化,在花東沿岸這片區域,有著許多從小到大與海一起長大的人們,對他們來說,海洋不只是一個捕魚、嬉戲的地方,更像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心靈上的一個依靠。
於是他們透過「海祭」來表達感謝,感謝海神給予了人們島嶼與海岸,才能衍生出捕魚、定居這樣的活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這片海洋不只是屬於他們的,所以也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區域,而是可以與大家一同分享的,也希望能夠在大家的努力下,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當然,在台灣的其他地方還有不同的海洋文化,像是屏東的東港地區,因為地勢平坦加上濱海,所以產業以農、漁業為主,並有著傳統的「王爺信仰」,相信每三年玉皇大帝都會派出五位王爺來東港「代天巡狩」,因此發展出了「迎王平安祭典」。
過去大家對於這項祭典的印象,總是耗資百萬的王船,但其實更應該被看見的,應該是這一連串的祭典活動背後的意義,去了解為什麼在這段期間內,漁民願意放下生計不出海工作、造船匠師為了祭典全心打造王船,其實都是源於當地人們對於海洋的感謝與敬畏,藉此感受到人們與海洋之間緊密的連結。
台灣的漁獲資源非常豐富,海鮮料理更是百百種,但是如果要說有什麼最特別的,或許就是結合澱粉勾芡、青菜與蛋製作而成的蚵仔煎,熱騰騰端上桌,配上台灣的特有的醬油與甜醬,不但吃得出食材的新鮮感,更可以嚐到道地的台式口味,可以說是外國人來台灣必吃的海島美食之一。
這道南部起源的料理可以說是集合了台灣食材的精華,用了白菜、豆皮、蝦米、木耳、豆腐、三層肉,以及辣椒、蒜頭、蔥等調味料,總共二十多種的食材與新鮮的魚頭一起放入砂鍋裡熬煮,油光泛在湯頭上,吃起來卻香甜不膩,是台灣獨有的味道。
在過去的教育中,我們對於海洋總是抱有一定的疑慮與恐懼,但其實只要有個專業人員的帶領,給予正確的海洋觀念,透過衝浪、帆船、獨木舟、SUP這些無動力的海上活動,就能帶我們到海上去,了解台灣周圍海域的環境,感受海洋的廣闊與力量,更懂得如何與其相處。
浮潛是最能夠近離接觸海洋的一種方式,不但能夠遨遊在藍色海洋之中,更能和五顏六色的珊瑚礁、甚至是野生的海龜們共游,跟從專業的教練指示與導覽,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更深入了解海洋資源的美麗與脆弱,思考該怎麼珍惜與留存給更多人。
除了人文互動之外,台灣的海洋文化還包含了許多珍貴的動物與生態資源,透過專業的解說員的解說,不但能讓我們了解海洋生態,深刻體驗人與海洋生物之間的良性互動,更能在欣賞這些美麗生物與風景的同時,了解為何需要、以及如何珍惜他們,讓更多人能夠有機會與其共處。
原文出處:【Tripbaa趣吧!】台灣海洋文化是什麼?從吃喝玩樂中看見台灣海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