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1200mm 等效新趨「細」:OM SYSTEM 150-600mm IS 成鳥攝狙擊手!

OM-1 Mark II

文:Owen

除了 OM-1 II 之外,今日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亦發表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超遠攝變焦鏡頭,擁有 1200mm 等效焦距,加上支援 5 軸 Sync IS 同步防震技術,大為提升這款長砲在野外拍攝動物或鳥類時的機動性,進一步突顯 Micro 4/3 系統於超望遠拍攝時的優勢。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建議售價為 HK$24,290,將會在 2 月付運。

看到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的外型,相信也令人聯想起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Sports 全片幅無反鏡。的確,OM SYSTEM 這支新鏡與 3 年多前的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一樣,在光學結構和配置上承襲同焦距的 Sigma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承襲的是單反鏡,反之今次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卻有著更新技術,不過亦有人可能質疑為何新鏡並不「真正」對應 4/3" 片幅,全片幅鏡片加上 Micro 4/3 接環令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擁有 2,065g 淨重,比 OM SYSTEM「自家製」殿堂級的 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之 1,875g 更有份量。當然,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的「獨特」設計,可令成像圈較小的 Micro 4/3 相機用上鏡片成像較佳的中央部分,對於鍾愛為野生動物「數毛毛」的影友,這可能反而是好處,因為能夠在整個畫面帶來一致的成像。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用上 15 組 25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4 片 Super ED 超級低色散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6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1 片 HD 高折射率高色散鏡片。內置的鏡身防震系在 150mm 廣角端提供 6 級防震效能,而在 600mm 望遠端亦有 5 級防震,防震效能遠比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的 3 級強橫(400mm 望遠端),而且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兼容 OM SYSTEM(Olympus)的 Sync IS 同步防震技術,結合相機的 5 軸機身防震下,令防震效能「加乘」,使快門補償效果再分別提升至 7 級(150mm 廣角端)和 6 級(600mm 望遠端),令用家可以在超長焦距和低光環境下手持拍攝,使手持 1200mm 等效拍攝野鳥成為可能。如果嫌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攝力不夠,透過 OM SYSTEM 的 MC-14 和 MC-20 增距鏡,可分別將主鏡頭的等效焦距進一步延伸至 1680mm 和 2400mm!新鏡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56 米(廣角端)及 2.8 米(望遠端),對應放大率為 0.35x 和 0.2x,配合增距鏡使用,能夠令主鏡頭的放大率提升。

操控方面,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鏡身提供變焦環的阻力設定,藉以應對不同的拍攝場景,而對焦限制器、對焦模式開關、IS 防震開關和 L-Fn(鏡頭功能)也提供專門的實體按鈕。鏡頭採用 IPX1 標準的防塵防水滴設計,配合像高階的 OM-1 系列機身,讓用家無懼惡劣天氣下的環境。然而,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外變焦操作方式令拍攝重心容易因焦距改變,這方面反而令街價約 5 萬多的 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因內變焦而跑出。

建議售價:HK$24,290

查詢:2376 2150(OM Digital Solutions)

更多主題:OM-1 Mark II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小米 Xiaomi 14 Ultra 與 Samsung Galaxy S24 Ultra,都是今年最多鏡頭的拍攝旗艦機,今次就用上前後相機的 5 個鏡頭,...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Ricoh GR III 系列一直受到市場歡迎,而 Fujifilm 推出 X100VI 更令這類大片幅便攝相機的銷情水漲船高,令 GR III 系列的產能出現供不應求情況,令...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Camera Grand Prix 大賞每年由日本 Camera Journal Press Club 舉辦,已有多年歷史。獎項由來自多國的專業攝影師和攝影記者,共同選出對上一個財政...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Fujifilm 一向都會將旗下最新的感光元作及處理器,由頂級機種中下放到中階的機種之上。這讓 Fujifilm 相機一向都出現中階至頂級機種都擁有相近規格... (繼續閱讀)
1 日前
雖然不少朋友都認為 APS-C 規格的相機影像質素上不及全片幅的,但現實是 Fujifilm APS-C 格式的 X 可換鏡相機卻又非常受歡迎,多部特別受歡迎的型... (繼續閱讀)
1 日前
人物 / 拍攝人物最重要的是靈魂深之窗,摒除了衣服顏色擾亂分散,注意力更集中在主角的臉孔,重點自然會落在眼睛上,人類的眼睛會透露出他的感情和... (繼續閱讀)
1 日前
Sigma 在 2013 年曾經推出過 18-35mm F1.8 DC HSM|Art 超大光圈變焦鏡頭,雖然只是對應 APS-C 片幅,但是在當年能夠有這膽量生產這些超然規格鏡頭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新一代 kit 鏡 XF 16-50mm F2.8-4.8 R LM WR 面世,立即引起新、舊 kit 鏡差異的討論。舊 kit 鏡 XF 18-55mm F2.8-4 R LM OIS 在 2012 年... (繼續閱讀)
1 日前
Mercedes-Benz 曾經在電動車市場大灑金錢,研發電動車平台,主力的 EQE 和 EQS 車款亦被重視。但可惜,自 Mercedes-Benz 發現電動車銷量不如預期後... (繼續閱讀)
1 日前
FUJIFILM 近日發佈復古外型的新機 X-T50 以及新 Kit 鏡 16-50mm F2.8-4.8 R LM WR,這次我們用 X-T50 配 16-50mm F2.8-4.8 與 X-S20 配 18-55mm F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