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瀏覽紀錄

Canon EOS R8

你使用過此產品? 發表用家心得
顯示: 1 - 6 (最新發表)
經常 hang 機
4
006796 (3個心得) 於 2024-11-28 19:13:34
持中性態度 (使用了 3 個月)
評價:
買了幾個月,都是去旅行才用了2次。以這個價錢,基本上是很好的選擇了。

不過有個問題,我部機開啟後,假如之後再 lock, 過了一會兒,偶然就會 hang 機。這時候,即使關機也沒用,相機依然亮着,而且顯示屏偶然會呈現一片白色。這時候,我只能夠將電池拿出來,再重新開機,才能夠使用。請問大家也有這個情況嗎﹖似乎是 software 的問題。
如果5年內只想買一部相機, 就R8吧.
5
挑機 (50個心得) 於 2024-06-11 19:19:21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4 日)
優點:
ditto
缺點:
ditto
評價:
R8出了一年, 我都係咁講:"如果5年內只想買一部相機, 就R8吧."

由RP升級上來 (近來二手相機價錢都好硬, 特別係富士, 二手價可以貴過兩年前一手, sony的A6000竟然有人放$3000, 即係6年前呢個價買入新機, 6年後今日呢個價賣返出去.), RP都放左一個本人覺得滿意既價錢.

近年來, 興趣由拍照轉為拍片, 其實是一個趨勢, 以前手機網絡傳輸速度, 仲講緊3G/4G年代, 社交媒體之中的播放影片都是360P, 720P已經好勁, 而家1080P, 什至4K / 8K 影片都好流行.
一個講法應該絕大部份人會認同, 就是: "影片比相片更能講說話". 加上像素相對較高既短片越來越流行. 再.再.再.加上拍片器材越來越細, action cam細過無反好多.
所以小弟早就把興趣轉為拍片了.

以至家中部RP, 待了5個年頭, 一直少用, 除了"去旅行如果唔帶無反, 好似對唔住個旅行咁" 之外, 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本人作為一個用量極少佛系用家, 為何千選萬選 選了R8呢? (本人本身有幾支鏡唔係一個必然的不轉會原因, 反正而家賣出去都唔係蝕太多).

原因是:
R8的重量 比RP還輕, 461g, 接近天花板的存在
40fps連拍, 接近天花板的存在
萬元以下的全片幅, 你仲想點?


- R8的重量 比RP還輕, 461g, 接近天花板的存在
雖然唔係最細部, A7CII細部過佢, 但都冇佢咁輕, 輕先可以隨意帶出街, 去旅行都冇負擔(唔會重到唔願意帶出街), 買左既野容易成日用得著果樣野先至係真正屬於自己, 因為我係攝影愛好者, 唔係古董收藏家. 5年內什至更長時間,都好難有全片幅機超越到佢既輕, 就算有都可以能輕得果少少。

- 40fps連拍, 接近天花板的存在
即使有機出到50fps, 60fps, 都是數字問題, 你用得著先算啦, 以及平唔平過R8先?? 40fps我都唔太用得著. 我影公司藍球賽係R8+24-240mm F4-6.3.. 用20fps, TV mode 1/500s快門, 室內場打捉全場. 我覺得好夠玩(順帶一提: 一粒電, 影3300張相, 影左一個鐘, 剛好冇電, 完全冇投訴, 我有三粒原廠電, 都唔洗換電.) 睇返D相, 大約有80%中, 因為比賽場上人數太多, 所以你要對果條友比人遮左係成日發生.

- 萬元以下的全片幅, 你仲想點?
M43系統旗艦機$2xxxx; 成日睇到/聽到人地買m43機原因貪佢輕,但其實部機比R8重喎。
唔出全片幅果個復古品牌APSC機, 旗艦機接近16000, 但都只係APSC機. 部機都係重過R8, 所以R8適合我多D.

^反駁隊上身1:
別人: 你冇野呀師兄? 部機咁輕因為閹左機械快門, 你咁都接受到?
我: 你要玩30fps / 40fps都係電子快門啦. 用起來冇分別; 況且, 呢部機係 電子前簾, 我買之前特意上網查下點解, 意思是: "電子的前簾快門". 係唔係後簾快門就係機械?? 為左求證. 我去連鎖電器店試左一樣野(其實唔建議大家學我, 好採冇整壞部機, 否則要賠): M mode, 快門調到30秒, 按下拍攝制, 扭開鏡頭睇下.. 嗱!!! 大大塊快門簾落左呀... 所以師兄唔好再話佢冇機械快門呀.

^反駁隊上身2:
別人: 冇機身防震, 震到你嘔.
我: 我而家拍片都主要用action cam, 以及360相機拍. 唔太用R8拍片, 而我有一隻無反相機云台(一手好貴, 二手唔值錢, 有需要可以用前買二手, 用後放左佢), 我一直以來幫人拍wedding都係用無反加云台的... 我部富士XS10都係6級5軸防震, so what? 拍片要有最流暢效果一定要配返個云台.
如果影相就用鏡頭防震,一樣掂。機身防震都只係近幾年先有,邊有可能話冇佢影唔到相拍唔到片?

^反駁隊上身3:
別人: canon冇開放mount, 鏡頭選擇少好多.
我: 的確係要考慮既一點, 但以前ef年代開放過, rf會唔會開放, 係遲早既事, 況且, 唔同m系列, 佢地好積極開發新鏡頭, 其實本身條line都夠用, 例如藍球賽就用24-240, 足球賽就用100-400, 打雀可用200-800. 都係平民價錢 以及 輕便之選.


如你睇到呢度, 感謝你睇左咁耐先...
我而家5支鏡: 35/1.8, 50/1.8, 16/2.8, 24-240, ef 17-40/4. 為左進一步輕便自己, 我可能會買28/2.8 , 會放走35/1.8
唔好問我點解, 我鍾意law...
最後更新:2024-06-15 16:10:22
5
ANDY88WU (2個心得) 於 2024-05-13 17:24:20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對焦追焦連拍一流,1秒40張,16000/1快門,呢個價錢無乜牌子比到D甘既野你
缺點:
Evf用左一個月壞顯示,多左一條光痕,上canon維修換左個新evf,幾日可以拎返
評價:
6d2轉r8 對焦完全兩個世界 ,黑科技威力
襯6d2 仲值小小錢補錢換左,甘既機能超值,
由500d,40d,50d,7d,6d2,m3,再去到r8,用左十幾年canon 今次進步很大,價錢又進取,不過最大問題要慢慢將甘多年買落既ef鏡換曬rf鏡先可以完全發揮佢既機能都要D時間
打雀性價比之王,af力壓z9
4
Yiho2013 (10個心得) 於 2023-10-12 00:20:46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評價:
利申持有z9, a1, 貪輕入埋呢部,有驚喜!

上網話缺點眾多,但買得呢部,要識避重就輕,純打雀影運動角度出發睇呢部機:

0. 竟然係接近blackout free, 睇下sony 賣2萬幾個d,nikon除左flagship外邊部做到?呢樣打雀來講有幾重要唔洗講

仲有r5 r6俾人屌到化嘅evf lag, shutter lag, 今代竟然好左好多,影人跳,雙腳係evf離地個下竟然所見即所得,可謂同廠計嘅大躍進!

講起同廠比較,今代無左r5 r6嘅靜音快門0.5秒嘅白痴限制,長曝落腳同用防震鏡嘅handheld明顯少左快門郁產生嘅震動

問題1.buffer唔夠,轉用c raw, buffer即刻跳到百幾張, 4秒絕大部份場景都夠,打燕子打鷹都掂, 其實就算打撲水, 幾可要超過3秒40 fps呢?m43機王om1去到50 fps都係得2秒

數據:r8 40 fps係去到4 秒,160張夠皮未?

慢少少30 fps 去到9秒
20 fps 去到12秒

最勁buffer嘅z9 he raw 20 fps去廿幾秒,但其實有咩題材要連打20 fps 成2x秒呢?

況且, 40 fps係135機天花板存在,唯2超過20mp 去到40 fps嘅機,實測完仲係用張uhs 1 sd就做到!

仲有,pre shot功能係暫時135機得canon出到raw!

的確,清buffer係要d時間,但每下用1,2秒去影40fps, 基本上我無需要等過佢clear buffer, 但有幾可運動打雀要去到40 fps長run呢?相信唔會太多人需要用盡到呢個功能,但用得盡佢嘅功能嘅時候又真係得佢先得,。

記住你只需要俾一萬蚊,佢就俾到你嘅絕大部份體驗係以前幾萬嘅級數

問題2. 電唔夠,差足電較flight mode 我一粒電去高原長期10度以下,打到4,5個鐘左右,頂盡一日3粒電出去加尿袋乜都夠用,就算打雀用連拍,一個下午平均打2000張用一粒電,我收貨。

問題3. ibis無防震,咁你可以買is鏡,成個rf得16 28 50三枝常用鏡無is而且運動打雀好多時根本要快過安全快門,影響不大,而rf長鏡都有is,呢個題材來講0影響,除非你想接ef鏡,但係!

456, 1848 i , 70 28同大部分中低價長鏡係用唔到30 fps上, 所以你都係用返rf啦

重頭戲: af, 算法上絕對比起a1 z9更智能認到主體,試勻哂d setting都係r8更易影到更唔使用腦按快門就得,尤其幾乎全黑都對到飛燕,平時日光就算影燕子或其他快雀只要你pan中係中frame,佢基本上都準,感覺好有安全感

可能俾左3,4萬買a1 z9嘅人會唔服,點解人地一皮野會af好過我3,4萬,無辦法,事實勝於雄辯,我三家買齊,毫無偏見,信不信由你
最後更新:2023-10-24 20:18:02
十年前後技術大不同
4
elloary (5個心得) 於 2023-05-23 12:26:47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 沿用R6M2的主體檢測自動對焦系統真的十分強勁, 屋企影小朋友及動物快狠準
- 拍片4K 60P畫質很好, 家庭用家不太會錄影超過30分鐘
- 拍片對焦速度再加主體對焦已遠超單反, 而且還可以控制呼吸效應
- 電子快門可能專業用家可能會很不屑, 但是影小朋友這類主體不太會有果凍效應, 所以能捕捉到重要時刻
- PD叉電彌補了電池容量不足的缺點
- 入門機也有齊耳機及收音咪插頭
缺點:
- 單SDcard 不是問題, 但為什麼要放在底部電池旁?
- 雖然輕巧, 但是不加手柄的情況男生不是太好掌握
- 後置按鍵較少, 必需自訂人性化按鍵及多熟習才能方便使用
- 為什麼FF機的像素會比APS-C的R7還低?
- 没有E-TTL II, 不能沿用舊一代的閃光燈
- 電池標示並不準確, 一半的情況下可能已少於三分一了
評價:
用了C記十幾年, 入手左六七支鏡, 懶得再轉會, 當年13年入手左中階機5D3到而家, 今次降級轉用入門全篇幅R8加EF MOUNT, 反而降級很有感. 由當年没有的反MON, GPS, WIFI過相, touch 對焦拍照而家已經全部變成標準配置, 作為家用級相機我覺得已經十分friendly, 感嘆十年前後技術的進步. 無反已然成為相機的主流, 在一觸即影的情況下, 減少使用了觀景器去影相, 缺少了影相的味道
最後更新:2023-05-24 00:23:45
Akina90 何解小器是否牙膏廠公關?
5
Danny_Lin (6個心得) 於 2023-05-03 13:07:29
持中性態度 (使用了 3 個月)
優點:
Akina90 你不要再爭辯,什麼前後廉機械快門了,什麼攏統不攏統有點多餘,現今公開市場技術來講,就已經不是正式機械快門。官方亦已稱這部機,是只有電子快門。
缺點:
何解 Akina90 在意他人給多少粒星評價? 莫非你是牙膏廠公關? 你顯然先刻意攻擊 SONY 用家,現在又屈他人是 SONY 用家、來到此刻意黑牙膏廠。你都算真係洗銅錢、夾大聲,有點借意挑罵戰之嫌? 亦似真正強國式邏輯人士了。還要粗言穢語染污此版區,行為只會令你自己蒙羞,讚你的人也被你感染蒙羞,大家自重。
評價:
這部無疑係一部性價比好機,但各位可以再等半年後,坊間細鋪再下降價格才買,現在買都係較昂貴了。
最後更新:2023-05-06 15: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