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9 月 8 日 (星期日) 
分享至 facebook
在 Nikon 中長焦鏡頭中,有一支鏡頭擁有一種特殊地位。不是之前提過的 AF-S Nikkor 85mm F1.4G 或另一款 AF-S 85mm F1.8G,而是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本來在設計理念上兩者不應相提並論,不過有習慣使用定焦鏡的用家在購買鏡頭的過程中大多數總會先購買 105mm 微距而後買 85mm,最簡單原因,相信是 105mm 的雙重性格,既可拍微距,又可拍特寫人像,價錢更是較為相宜。以實際先行,先入 105mm 確實是明智選擇。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自 2006 年推出以來一直廣受好評,與過去的 105mm 微距鏡比較,其改進也稱得上革命性。它是首支加入 VR (Vibration Reduction)技術微距鏡頭,提供 4 級防震,實現了手持拍攝微距的可能性。此外,它也是其中一支擁有納米結晶鍍膜的鏡頭,令其抗眩光及色彩反差表現均比上一代的產品大幅提升。而其鏡片組合,亦是歷來使用鏡片數目最多的 105mm 微距鏡,多達 12 組 14 片,當中包括 1 片 ED 超低色散鏡片,比過去使用的 8 組 9 片作出更多修正。銳利結實的成像加上 9 片圓形光圈葉設計,在拍攝人像時開盡光圈拍出渾圓散景,正好大派用場。特別是 Nikon D800 推出以後,其銳利度亦最能發揮高密度像素優勢,所以稱得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鏡頭。
採用鏡片採用納米結晶鍍,提升抗眩光及色彩反差表現。
支援全時手動對焦切換,並可限制於 無限遠 -0.5m 之間對焦,加快效率。
最短對焦距離僅 0.314m,可作 1:1 放大,比例可從指示窗看到。
105mm 微距屬於中長焦段,適合拍攝與主體保持一段距離的題材,如花卉或昆蟲等,好處是不會阻擋光源或不會驚動目標。在最近距離一段達 0.314m,可以拍出 1:1 的放大率,用來拍攝花蕊這些微細事物,可以連雄蕊上的花粉粒也能一顆顆的辨認得出。而面對靜止的昆蟲,其 SWM 寧靜波動馬達及內對焦設計,可確保目標不被對焦聲音或鏡頭伸縮等動作驚動。整個設計思維,都完全符合攝影師在微距拍攝中各種需求。如果閣下拍攝的目標極度敏感例如蝴蝶,可使用 DX 格式相機如 D7000 達致 150mm 等效焦距,幫助攝影師可再保持距離工作;如使用 FX 全片幅格式相機,也可選配增距鏡如 AF-S Teleconverter TC-20E III,變成一支 200mm 的微距鏡 (光圈會降低至 f/5.6),除保持自動對焦能力外,還可幫助攝影師可站得較遠,也大大增加成功率。總括而言,憑其銳利度,配合機身及增距鏡的靈活性,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在云云定焦鏡堪稱擁有最高表現及實用價值的鏡頭。
ISO 400、f/5.6、1/400s
ISO 800、f/5.6、1/320s
ISO 800、f/5.6、1/250s
ISO 400、f/10、1/50s
ISO 800、f/5.6、1/320s
ISO 800、f/10、1/30s
(資料由客戶提供)
其他 Nikon 鏡頭專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