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測試(24mm)
相機:Sony A7R II、所有影像優化功能關閉、防震關閉
測試條件:固定於腳架、自動白平衡、ISO 100、JPEG 直出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N/A |
![]() |
N/A |
f/2.8 | |
![]() |
![]() |
![]() |
![]() |
f/4 | |
![]() |
![]() |
![]() |
![]() |
f/5.6 | |
![]() |
![]() |
![]() |
![]() |
f/8 | |
![]() |
![]() |
![]() |
![]() |
f/11 | |
![]() |
![]() |
![]() |
![]() |
f/16 | |
![]() |
![]() |
![]() |
![]() |
f/22 |
短評:全開光圈下,可見兩支鏡在中央位置均有出色表現,FE 24-70 F2.8 在邊緣位置同樣有高水準,其 F2.8 已是工作光圈,FE 24-70 F4 這方面則被比下去,邊位跟中央的成像落差比較大,跟不上中央的解像力。縮光圈至 F8,這時的 FE 24-70 F2.8 可謂表現出鏡皇風範,放大至 100% 聞相,不論是中央至邊緣整個畫面,均呈現出十足的解像力,清楚看到大廈的外牆、每片樹葉的形狀,整個畫面均具層次而立體。至於 FE 24-70 F4 在 F8 時畫質雖然已有不少提升,中央出色,但邊緣位置較全開光圈時的提升則不算明顯,就算縮至 F11 仍沒有太大幫助。
實拍測試(70mm)
相機:Sony A7R II、所有影像優化功能關閉、防震關閉
測試條件:固定於腳架、自動白平衡、ISO 100、JPEG 直出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N/A |
![]() |
N/A |
f/2.8 | |
![]() |
![]() |
![]() |
![]() |
f/4 | |
![]() |
![]() |
![]() |
![]() |
f/5.6 | |
![]() |
![]() |
![]() |
![]() |
f/8 | |
![]() |
![]() |
![]() |
![]() |
f/11 | |
![]() |
![]() |
![]() |
![]() |
f/16 | |
![]() |
![]() |
![]() |
![]() |
f/22 |
短評:去到 70mm 的焦段,FE 24-70 F2.8 在全開光圈下,表現跟廣角端時稍有不及,但稍稍收至 F5.6 時,又重拾皇者本色,收至 F8 的時候,邊緣上的大廈外牆可清楚看到每塊磚,F11 時則可達至最高解像力;FE 24-70 F4 在遠攝端的表現,則與廣角端時沒大分別,光圈全開時中央出色,但邊緣仍然偏軟,不過,與廣角端時的表現不同,一直收光圈可提升邊緣畫質,至 F16 時的畫質最好,達至令人滿意的解像力。
變形測試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 |
24mm | |
![]() |
![]() |
70mm |
短評:兩鏡於 24mm 廣角端時,均有桶狀變形,去到 70mm 遠攝端則同樣有枕狀變形,這亦是變焦鏡頭的基本問題,不過,由於FE 24-70 F2.8 用上更多特殊鏡片,在變形控制上始終較佳。
暗角測試
24mm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N/A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70mm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N/A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短評:24mm 時全開光圈下,兩鏡均有暗角,但都不算明顯,同樣收兩級光圈,大致已可清除。至於 70mm 端時,兩鏡的暗角同樣不算嚴重。
色差測試:
FE 24-70 F2.8 | FE 24-70 F4 |
![]() |
N/A |
f/2.8 | |
![]() |
![]() |
f/4 |
短評:大光圈鏡頭較易出現色差,FE 24-70 F2.8 在全開光圈下可發現色差,但不算嚴重,只要在此情況下拍攝便稍為細光圈便可避,相反 FE 24-70 F4 在最大光圈下控制得更好。
解像力是 G Master 鏡頭的強項,魚肉紋理晰可見。(Sony FE 24-70mm F2.8 GM 拍攝)
|
總結
FE 24-70 F2.8 以頂級畫質取悅用家,除了可滿足一眾 Sony A7 用家的訴求,其超級解像度,用於 A7R II 身上,可輕鬆解放其 4,200 萬像的畫質,而根據廠方所言,就算將來有更高像素的 A7
出現,G Master 鏡頭的解像力仍可滿足到,只是售價及重量方面較高。不過,對於追求終極畫質的用家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至於 FE 24-70 F4 本身的表現亦不算失禮,加上機動性上的優勢,更適合用家作一般使用,只是這次的對手太強,表現不及可謂非戰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