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TL:「G Master、蔡司各有優勢!」- Sony 24-70mm 恆定雙雄對壘

實拍測試(24mm)

相機:Sony A7R II、所有影像優化功能關閉、防震關閉
測試條件:固定於腳架、自動白平衡、ISO 100、JPEG 直出

FE 24-70 F2.8 FE 24-70 F4
 N/A
  N/A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短評:全開光圈下,可見兩支鏡在中央位置均有出色表現,FE 24-70 F2.8 在邊緣位置同樣有高水準,其 F2.8 已是工作光圈,FE 24-70 F4 這方面則被比下去,邊位跟中央的成像落差比較大,跟不上中央的解像力。縮光圈至 F8,這時的 FE 24-70 F2.8 可謂表現出鏡皇風範,放大至 100% 聞相,不論是中央至邊緣整個畫面,均呈現出十足的解像力,清楚看到大廈的外牆、每片樹葉的形狀,整個畫面均具層次而立體。至於 FE 24-70 F4 在 F8 時畫質雖然已有不少提升,中央出色,但邊緣位置較全開光圈時的提升則不算明顯,就算縮至 F11 仍沒有太大幫助。

 

實拍測試(70mm)

相機:Sony A7R II、所有影像優化功能關閉、防震關閉
測試條件:固定於腳架、自動白平衡、ISO 100、JPEG 直出

FE 24-70 F2.8 FE 24-70 F4
  N/A
  N/A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短評:去到 70mm 的焦段,FE 24-70 F2.8 在全開光圈下,表現跟廣角端時稍有不及,但稍稍收至 F5.6 時,又重拾皇者本色,收至 F8 的時候,邊緣上的大廈外牆可清楚看到每塊磚,F11 時則可達至最高解像力;FE 24-70 F4 在遠攝端的表現,則與廣角端時沒大分別,光圈全開時中央出色,但邊緣仍然偏軟,不過,與廣角端時的表現不同,一直收光圈可提升邊緣畫質,至 F16 時的畫質最好,達至令人滿意的解像力。

 

變形測試

FE 24-70 F2.8 FE 24-70 F4
24mm
70mm

短評:兩鏡於 24mm 廣角端時,均有桶狀變形,去到 70mm 遠攝端則同樣有枕狀變形,這亦是變焦鏡頭的基本問題,不過,由於FE 24-70 F2.8 用上更多特殊鏡片,在變形控制上始終較佳。

 

暗角測試

24mm

FE 24-70 F2.8 FE 24-70 F4
  N/A
f/2.8
f/4
f/5.6

 

70mm

FE 24-70 F2.8 FE 24-70 F4
  N/A
f/2.8
f/4
f/5.6

短評:24mm 時全開光圈下,兩鏡均有暗角,但都不算明顯,同樣收兩級光圈,大致已可清除。至於 70mm 端時,兩鏡的暗角同樣不算嚴重。

 

色差測試:

FE 24-70 F2.8 FE 24-70 F4
  N/A
f/2.8
f/4

短評:大光圈鏡頭較易出現色差,FE 24-70 F2.8 在全開光圈下可發現色差,但不算嚴重,只要在此情況下拍攝便稍為細光圈便可避,相反 FE 24-70 F4 在最大光圈下控制得更好。 

解像力是 G Master 鏡頭的強項,魚肉紋理晰可見。(Sony FE 24-70mm F2.8 GM 拍攝)

Sony FE 24-70mm F2.8 拍攝樣本:

Sony FE 24-70mm F4 拍攝樣本:

總結
FE 24-70 F2.8 以頂級畫質取悅用家,除了可滿足一眾 Sony A7 用家的訴求,其超級解像度,用於 A7R II 身上,可輕鬆解放其 4,200 萬像的畫質,而根據廠方所言,就算將來有更高像素的 A7 出現,G Master 鏡頭的解像力仍可滿足到,只是售價及重量方面較高。不過,對於追求終極畫質的用家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至於 FE 24-70 F4 本身的表現亦不算失禮,加上機動性上的優勢,更適合用家作一般使用,只是這次的對手太強,表現不及可謂非戰之罪。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廣汽繼 AION Y 後,再把 AION V 引入香港市場,讓純電家庭 SUV 的競爭更為激烈。AION V 延續車廂空間廣闊且實用的特色。車廂用上大量人造皮革,品... (繼續閱讀)
1 日前
「Pan 車」雖然屬於進階攝影技巧,但原來今時今日的手機也能輕鬆完成!小編最近邀請了鐵騎士阿丁,攜帶 ASUS 最新推出的 Zenfone 12 Ultra,透過新...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宣佈即日起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 重大更新,用戶只要將裝置升級至 iOS 18.4、iPadOS 18.4 或 macOS Sequoia 15.4,即可獲得更多語言支援與... (繼續閱讀)
2 日前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愛搶錢的 Bandai 深明此道,明白舊作只要加鹽加醋,又可以當新作推出。呢招最近就用在「超合金魂 GX-40SP 六神合體 CHO... (繼續閱讀)
2 日前
踏入 2025 年第 2 季,亦是不少公司每個財政年度的開始之時,而 Nikon 傳聞中的全片幅入門級無反相機 Z5II 最快於日內發表。據了解,Nikon 計劃於 ... (繼續閱讀)
2 日前
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 2025 – 香港站》門票一票難求,不過現在有一個方法,可以用正價入手之餘,更不需要排隊,想知是什麼方法,就要看看... (繼續閱讀)
2 日前
iPad 產品線經過多年發展,現已形成 mini、Air、Pro 三大系列,而基礎款 iPad 則明確定位為入門機型。最新推出的第 11 代 iPad (文中以 iPad 11 代...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最新推出的旗艦耳機 Buds 5 Pro 分為藍牙與WiFi兩個版本,定價分別為1,399港元和1,599港元。對於有意入手的消費者來說,該如何選擇?我們實際測...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旗下 Poco 系列新機 Poco F7 Pro 與 F7 Ultra 正式亮相,延續該品牌一貫的性價比路線,鎖定手遊玩家與效能需求用戶。 (繼續閱讀)
2 日前
近期多起機上移動電源起火事故引發航空安全隱憂,部分事件更導致航班緊急備降鄰近機場。鑑於安全風險,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已陸續實施機上移動電源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