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其實已有不俗的質素,但肯定有提升空間,今次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一於就改用新的光學設計,13 組 21片的結構中,用了 3 片 LD 低色散鏡片。透過實拍,可看出鏡頭全段銳利度都有一定提高,特別是 600mm 一端進步更是明顯,對比上代,新鏡於遠攝時似乎有更高反差,同時色散亦看來有更好的處理,不需要特別收細光圈,影像已有不俗的水準。
配合 Canon 的 EOS 5D Mark III 拍攝,同時亦發覺鏡頭 AF 時的猶豫情況減少了(特別是反差稍弱的環境),新鏡另一方面亦加強了近拍的能力,最近對焦由 2.7 米降至 2.2 米,以 0.26x 的放大率,其實亦足以應付如昆蟲等近距生態特寫。
![]() |
使用 95mm 口徑的濾鏡。 |
![]() |
鏡身設有膠邊,提供防塵防水滴功能。 |
![]() |
鏡頭於國內製造。 |
![]() |
鏡頭改用全新的光學設計,13 組 21片的結構中,用了 3 片 LD 低色散鏡片。 |
![]() |
鏡頭的 MTF 圖表。 |
色差測試(600mm)
![]() |
ISO 250、f/6.3、1/800s |
![]() |
變形測試
![]() |
![]() |
150mm | 200mm |
![]() |
![]() |
400mm | 600mm |
近攝能力測試(600mm、最近對焦距離)
![]() |
ISO 800、f/6.3、1/400s |
暗角測試
150mm | |
![]() |
![]() |
f/5.0 | f/5.6 |
![]() |
![]() |
f/8.0 | f/11 |
600mm | |
![]() |
![]() |
f/6.3 | f/8.0 |
![]() |
![]() |
f/11 | f/16 |
樣本照片(以 Canon EOS 5D Mark III 拍攝、Raw 直轉 Jpeg、AWB)
更多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樣本相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15209
總結
單看表面規格,可能有人以為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只不過是小改版,但一輪測試後,應該大家都會同意鏡頭由外到內都有相當的提升,特別是 600mm 一端,個人就認為畫質改善頗算明顯。價錢上,新版無疑是有一定升幅,但考慮到新鏡於操控及質素都不少加強,估計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仍會不乏用家支持。
Tamron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規格
焦距 | 150-600mm |
視角 | 4.16° - 16.4°(對角) |
最大光圈 | f/5.0-6.3 |
光圈葉片 | 9 片 |
鏡頭群組 | 13 組 21 片,3 片 LD 低色散鏡片 |
最近對焦 | 2.2 米 |
放大倍率 | 0.26x |
濾鏡直徑 | 95mm |
尺寸 | 98.4 x 257.8 mm |
重量 | 2010g |
其他 | 附有專用遮光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