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試駕】延續寶馬特質!BMW iX xDrive40 評測

文、攝:Vincent


▲iX 為 BMW 首款「純電」旗艦豪華 SUV。

電動車近年成為了「當紅炸子雞」,幾乎每個大品牌都出一兩部壓場。而在房車、跑車界別鬥了一輪之後,「屈尾十」又到回 SUV 界別。繼 Audi e-tron、Volvo XC40、M-Benz EQC 之後,德國品牌 BMW 後來居上推出了 X 系 SUV 車型的純電版 iX,而今次香港可率先試駕的為 xDrive 40 版本。


▲採用「Shy Tech」設計,車尾品牌飾徽嵌入後方攝影鏡頭。


▲封密式鬼面罩亦暗藏攝影鏡頭和雷達系統。

香港版 BMW iX 一共引入了兩個版本,分別是 xDrive 40以及 xDrive 50,兩者用上「一換一」計劃的車價分別為 HK$798,000 起及 HK$1,088,000 起。雖然外觀上很多車迷都說接受不了,但事實勝於雄辯,因為據悉本港內銷的訂單已超過三位數字,成績相當理想。


▲電子天幕在彈指之間即可隨時透明與磨沙之間切換。


▲22 吋合金輪圈為「Option」項目。

今次試駕的 BMW iX xDrive40 內置了 71kWh 鋰電及前後馬達四驅,馬力達 326 匹、峰值扭力則有 64.2kgm,而續航力則有 425km,規格中規中矩;至於頂級的 xDrive50 版本就會配搭更大容量鋰電達 105kWh,馬力輸出為 523 匹,以及 78kgm 峰值扭力,續航表現超出 600 達至 630km。


▲頭蓋不建議自行打開,開關掣非常隱敝,收於前座左右兩方。


▲車前廠徽位置為水撥入水處。


▲充電位設於右後方車身。


▲身為旗艦款電動休旅車的 BMW iX,行李箱容量高達 1,750L。

隱形科技前衛 內外重新塑造
外觀方面,BMW iX 的全車長度其實與 X5 相當相近,來到 4,953mm,而車身高度則與 X6 相似,所以 iX 的車廂格局比 X5 以及 X6 都來得寬闊。在車頭前方,廠方標榜 iX 用上「Shy Tech」的隱形科技,例如一個封密式的鬼面罩設計內,暗藏攝影鏡頭和雷達系統,而面罩本身亦具備「自動修復塗層」,如不慎刮花,面罩本身可於 24 小時內進行自我修復,原理就像 PPF 車身貼膜相似。除此之外,隱形科技包括全車的隱閉式車門把手,以及車尾廠徽內藏後泊鏡頭及清洗器等。考慮到電池結構的複雜性,iX 的「引擎蓋」卻不能擅自打開,如需要添加水撥水可由車頭廠徽加入!

BMW iX 的燈組方面可以選配雷射頭燈 LED,擁有較以往廣而遠的照明範圍。而車身方面採用碳纖維車體加上鋁合金複合材質打造,話雖輕量化設計,但整體車身重量也來到 2.5 噸左右,當然與大電容量的電池也有關係。

 
▲試駕車型為「Interior Design Suite」Option,設有格紋座椅、前座冷暖功能。


▲六角形兩幅式軚環設計亦是首次使用,惟手感一般。


▲中控台位置就有 14.9 吋觸控屏幕組成的曲面大屏幕。


▲門邊掣鍵及波檔轉換掣加上水晶切割裝飾代替傳統設計。

今次試駕的 BMW iX xDrive 40 其實廠方早已加入 6 項「Option」,包括「Storm Bay」(軍艦灰)車身顏色、22 吋合金輪圈(與 xDrive 50 同款)、「Interior Design Suite」格紋座椅、前座冷暖功能、30 個 B&W 喇叭組合、電索車門。進入車廂,BMW iX 的陳設與 X5 就截然不同,司機位前方備有一個 12.3 吋數碼儀表板,而中控台位置就有 14.9 吋觸控屏幕組成的曲面大屏幕,當中附帶有 iDrive 8 多媒體系統。前座門邊掣鍵以及波檔轉換掣就用上非常華麗的水晶切割裝飾。軚環就更加特別,因為這個六角形兩幅式設計亦是首次使用,雖然手感小編覺得一般,但贏了前衛感。後座是小編認為最值得一讚,因為有別 X5,iX 改以平地台設計,腳位寬闊之餘,視覺上空間感都大了不少。更貼心的是前座座背設有兩組 USB-C 充電位,方便後座乘客充電。


▲車前置物空間不多。


▲後座出風口設計地面,容易鋪積塵埃。


▲前座座背設有兩組 USB-C 充電位,方便後座乘客充電。

BMW iX 的車匙亦有需要交代一下。跟車除了有兩條車匙之外,還有一張匙卡,只要將這張卡放在門外手握位便可以鎖上車門。除此之外,BMW iX 也對應手機程式,車主可透過程式將手機變成「數碼鑰匙」,亦預設冷氣溫度以及監察電池電量狀況等。BMW iX 也是首部加入「Door Exit Warning」系統車輛,用家如在障礙側根,BMW iX 便會禁止打開車門。

 

長行程偏走運動化 車重而不油膩
現今的電動車都被公認為馬力大、扭力強,所以試駕基本上都無需重復再提。而且 BMW 造車在隔音功夫上充足,配合電動車沒有引掣、波箱,iX 的乘座感相當舒適。不過 iX 擁有一貫電車問題,就是加速力太猛,作為司機時就要重新拿捏一下。BMW iX 與 X5 一樣採用非電子式避震,屬於長行程,但韌度十足的避震,駕駛上來,若要將感覺細分的話,避震的初段可理解為吸收路面輕微震動使用,大幅減少車身擺動,而較顛簸的路段就會用到再深一段的避震行程,換取更佳的抗傾能力。所以,如只計算乘座感,感覺確與 X5 相差不大,路感清晰,設定偏向運動化。


▲語音助手支援廣東話,可開啟或設置車內應用。


▲地圖新增 3D 指示,實時指示清晰。

而 iX 有一個設計,小編覺得可有可無,雖然 iX 沒有引掣,但廠方很貼心為汽油車「轉會」來 iX 的用家準備了特製聲效,可在行車時模仿引擎的「嗚嗚」聲,當然也可以關上,相當有趣。

BMW iX 雖然底盤以及多個部件都考慮到減重問題而偷輕,但車重仍然達 2,440Kg,一點都不算輕身。但加速反應相當敏捷有力,保留了電車特性。有別於一般電車的動力回收,BMW iX 多出一個「Adaptive」(主動式設定),可透過車上的鏡頭、感應器而因應路面情況來調節回收力度,駕駛感更貼近汽油車感覺。

總結:
文首提到,電動 SUV 不只 BMW 的 iX,在此前還有 Audi e-tron、M-Benz EQC / EQA 等等。若果要在這個車群之中選擇一部,小編仍然會選擇  BMW iX,除了因為外觀設計前衛、娛樂配置豪華,最主要是它的車感貼近汽油車,還是 BMW 的汽油車,經常有人說「懂 BMW 的不會懂 M-Benz」,大概就是 BMW 獨特的駕乘感留有一班忠實粉絲。至於 Audi e-tron 感覺更有點歷史,所以有新車,車價又差不多,貪新鮮都是人之常情吧!

 

讚:

  • 設計前衛、科技感重
  • 多媒體娛樂強大
  • 語音助手能識別廣東話
  • 駕乘感貼近汽油車

 

彈: 

  • 雖然有使用碳纖維材質,但車身仍然偏重
  • 前方置物空間不足
  • 後排風口設計地台,容易封塵或玷污

 

BMW iX xDrive 40 詳細規格:

電池:71kWh 高壓鋰電池組
最大馬力:326 匹
最大扭力:630Nm
傳動:單速自動波
驅動:前及後軸馬達、四輪驅動
0~100km/h:6.1秒
最高續航力:425km(WLTP)
車身體積:4,953×1,967×1,695mm

售價:HK$988,000起(一換一計劃 $798,000 起)
查詢:3129 9010(BMW)

 

你對自己的愛駒有甚麼評價?而準備買車的你是否想知多一點心儀座駕的優劣?不妨在本網的汽車資料館內揀選心水的汽車型號,發表或瀏覽用家心得,說不定可以因此結識到志同道合的「車友」!https://www.dcfever.com/cars/userreviews.php

最新消息
2 日前
Apple 宣佈會在香港時間,於 6 月 11 日 凌晨 1 時,舉行 WWCD 開發者大會的 Keynote 發佈會,屆時 iOS、iPadOS、WatchOS、MacOS、AppletvOS 及Air... (繼續閱讀)
2 日前
傳聞網 Fujirumors 表示,受到讀者不斷追問 Fujifilm X100VI 的出貨情況,他們也坦言沒有任何相關的內幕消息。但有個消息可以告訴大家,最近有 Fuj... (繼續閱讀)
2 日前
想必 Porsche 迷很興奮對吧?因為 Porsche 推出全新升級的 911 系列跑車,重點在於首款搭載超輕量且採用混能的 911 Carrera GTS。這款車擁有 3.6L ...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Xperia 1 VI 推出後,最受用家爭議是屏幕由以往 4K 解像度,減級到 FHD+ 解像度。不過近日測試結果指,Xperia 1 VI 不只解像度低,PWM 值更回... (繼續閱讀)
2 日前
MINI 香港發佈了全新車款 Aceman,這輛車原先僅以概念車形式亮相,如今終於進入量產階段,並正式推出市場。這次我們將詳細介紹這款新車。 (繼續閱讀)
2 日前
Panasonic Lumix S9 輕巧全片幅無反相機屬業界近期的話題作,不過未知是否樹大招風關係,來自傳聞網消息指 Lumix S9 的官方產品介紹頁面中,有關對... (繼續閱讀)
2 日前
今個月初 Sigma 公布第二代大三元標準變焦 24-70mm f/2.8 DG DN II | Art,以更輕巧更快為賣點示人,直接挑戰 Sony GM II 的一支。不過很快就有傳言...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Artisan & Artist 是不少影友心目中的匠人品牌,單是多年來特別針對貴氣的 Leica 相機推出相關周邊就可知一二。隨著 Leica 的 M11 系列已經發... (繼續閱讀)
3 日前
不少相機袋品牌在推出過一兩款特別受歡迎的相機袋後,往後的「新型號」很多時就只將之前最受歡迎的款式作輕微改動就當作新款推出,對於不少本身就已... (繼續閱讀)
3 日前
手機品牌跟相機品牌合作研發手機拍攝技術,已不是新鮮的事情,HONOR 就決定另辟蹊徑跟傳奇影樓,位於巴黎的 Studio Harcourt Paris (雅顧攝影工作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