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旋轉式遮光罩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鏡身尺寸較舊版稍大,為 58.6mm(直徑) x 59.3mm(長度)。以鋁合金製的鏡身(包括黑色片及銀色版)淨重也多了 2g 至
337g。內置的遮光罩採用旋轉方式抽出或收入,但不像前代一樣伸出後能夠鎖定。留意根據官方規格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 的對角線視角為 47°,Summilux-M 50mm f/1.4 ASPH II 的對角線視角則輕微縮窄至 45.4°,所以剛剛拿上手時,可能會覺得此鏡畫面會比一般 50mm 標準鏡略小。
▲光圈環設有半級分段。拉出遮光罩及調校至最近對焦距離,鏡身會增長不少。
▲鏡頭以鋁合金製造。接環上設有 6bit 編輯,讓機身可以辨認到鏡頭型號。
▲f/1.4、1/320s、ISO 800、Leica M11
在「Blue Hour」時段,天空還剩下一點光,且深淺色層次豐富。以右邊最高的桅杆為對焦點,其線條十分分明。雖然以最大光圈拍攝,但邊緣的景物如左邊的中環國金中心以至右邊的尖沙咀鐘樓仍有一定的清晰度。
▲f/2、1/640s、ISO 64、Leica M11
為怕景深太淺所以收細一級光圈拍攝,然而結果還是只有面頰上的少部分皮膚清晰。雖然模特兒的左眼看來朦朧,但其實仍見到很多細節,例如眼睫毛與眼睛化妝上的閃粉。
▲f/2.8、1/250s、ISO 200、Leica M11
以當舖紅色大招牌為對焦點,高銳利度令招牌的各種細節顯得格外豐富。留意建築物四樓的冷氣機,明顯比三樓的冷氣機清晰,有違物件越近角落清晰度越低的一般理論。
解像力測試(配合 Leica M11 拍攝)
![]() |
|
▲測試原相 | |
![]() |
![]() |
▲f/1.4 | |
![]() |
![]() |
▲f/2 | |
![]() |
![]()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
![]() |
![]() |
▲f/8 | |
![]() |
![]() |
▲f/11 | |
![]() |
![]() |
▲f/16 |
短評:先看中央成像,在最大光圈已有不俗的畫質,但相比之下, 收一級光圈,不論解像力、銳利度與明暗對比都有一定提升。若要求最高畫質的話,就要收至 f/2.8 光圈。跟一般鏡頭一樣,此鏡在 f/11 時也出現輕微的畫質下降問題,到 f/16 時,畫質下降的情況就更加明顯。
邊緣成像方面,在最大的兩級光圈都可見明顯的邊緣失光與模糊情況。與中央成像一樣,收兩級光圈後,問題差不多可以完全消除。不過,若再多收一級光圈至 f/4,畫質好像再有一點點提升。同樣在最細光圈下,畫質會出現劣化情況,但幅度感覺比中央成像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