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數據上優點缺點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都應該會睇過,所以盡量會講多點使用上的感覺。
.
我覺得係優點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反而時缺點,所以直接一起寫,如果太紊亂敬請原諒:)
.
其實當初就係比Q毒入Leica,故購買了M8,說來話長。後來用了一段時間就了解到兩者根本係兩回事,各有千秋,不可相提並論。自問修行唔夠高,所以Q暫時會係我更好的拍檔。
.
Q雖然很方便,但比起M機缺乏一點靈魂,未能用筆墨準確解釋。感覺大概是血統不太純正。另外,部分心得在firmware更新後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參考下面。
.
總體來說(回應一下標題),為什麼要付出三萬大元去購買一部DC呢?以前每次我見到有人用Leica,都會覺得佢地係為左虛榮感而買,但係後來小弟的看法有所改變,Q一改過去電子低能問題(雖然比起日本機仍然有明顯進步空間),而且反應快,重量低,體積小,所以讓我比過去更願意去進行拍攝。LeicaQ來說,我差不多每天也帶在身上,有如手臂延伸一樣!如果計算使用頻率,比我的1DX,D3S絕對要高。寒暑易節,現在除了出job,平日我已經拿不回DSLR了。
低調,方便,品質高,LeicaQ,絕對無得輸。
.
***Dcfever未能提供插圖/不斷更新功能,如果大家想睇可以睇呢道:http://www.dchom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32851&extra=page%3D1&page=1
.
電池:
勝在有代用電,可以節省不少花費(百幾蚊有交易),選擇除了Leica自己,還有大陸電,有Panasonic電,Sigma電。
.
朋友說香港及日本已找不到Panasonic電,而Panasonic是當中唯一於日本製造的,其他包括Leica也是中國製造。
.
始終用evf使得電池續航力比較有限,但可以接受。
.
冬天要特別留意電量下降幾快,最嚴重時行次山可能要3-4顆電池。
.
機身:
非常輕便低調(如果遮蓋了Logo的話),令我可以隨身隨心進行拍攝。
.
遮光罩以及機身其實幾容易花,所以打算再放番出去既師兄要小心使用。
.
微距環個轉換方式我可以玩十年,對焦尺shift過去個下真係型。
.
touch mon其實對我影響不大,反正所有操作可以用按鍵完成,主要係方便旅遊時搵路人渣機。
.
可能太細小,出Job完全比唔到人信心,上次出Job我收起部D3S用LeicaQ影合照時,明顯受到異樣目光。但街拍就成為利器,因為大家戒心好低。(事實上其實連本港AP攝影記者也在用LeicaQ,品質可見一班)
.
鏡頭蓋建議大家買多個最便宜既垃圾膠蓋,原裝蓋使用極為麻煩,記得唔好連遮光罩上原裝蓋,因為會整爛植皮。
.
EVF 順到無朋友,比起Sony A9略略快一點(我覺得)
.
影像:
.
Macro Focus偶有迷焦,但可以接受,可惜是會強制改為f2.8作最大光圈,另外鏡頭會微微伸出的。
.
單次對焦快而準。一貫立體感,色水不錯,友人說有點像Sony A7,但未用過A7所以唔評論。
.
ISO未能手動1/3級咁較,有點不方便,但auto iso下明明可以調教到1/3級。可接受範圍1600,唔好有太大寄望,但緊急時25000/50000其實可以照用,唔同以前用既日本機,最高個級永遠面目全非..
.
鏡頭品質除了些少變形以外沒投訴,但如果有更小光圈(f16 以下)會更方便,因為好怕帶多塊ND。
.
另外,之前鏡頭試過幾次入左塵,影響幾明顯,後來又消失左,奇怪。
.
留意長曝會有強制noise reduction。
.
有樣野後來發現好奇怪,就係當用上越高iso,最慢快門(即下限)越有限制,會show成'T',如果各位師兄有解決辦法/知道原因煩請告知。
.
機身細小,鏡間快門寧靜,方便街拍,電子低能已不常見。
.
防震非常強勁,1/4s甚至1/2s手持都無問題,非常穩定。
.
Bokeh我不擅長,但感覺還是舒服的。
.
色水我覺得還是CCD較討喜,我比較喜歡M8既色水,尤其係黑白呢..變形和暗角雖然可以修正,但用了summliux個名好像有少少落差。
.
拍片:
幾食電,而且缺乏手動設定。但由於我唔係拍片專才,所以唔多講。
.
個人覺得佢個focus過渡得幾自然。
.
機身拍片時發熱有點嚴重。
.
遙控:
wifi 只能備份JPG,有點可惜,速度可接受,鬧市測試平均7-30秒過到一張JPG。
.
總體幾好玩,對焦建議機身先set touch mon 對焦+拍照/touch mon對焦,咁先可以相對準確對焦。
.
基本上抄相,影相都可以用'remote control mode'完成。低炒相用遙控其實方便好多,不需訓身就能拍攝。
.
儲存:
SDHC方面分別用過Sandisk 16GB 90MB/s,32GB 95MB/s,陳年Toshiba 1GB, 所有卡只需在機身format一次即可正常使用
.
舊firmware一定要儲存RAW+JPG,唔可以RAW only,奇怪。
.
大約43-44MB一張DNG,都幾大。
.
行水貨問題:
最近有朋友到天X購入LeicaQ,行貨。經查詢後,店員指由leica自己做回代理後,興華行貨已不受保養,所有product應該都是如此,等同水貨。
.
實話說,三萬多元買一部相機還要受到如此售後服務,實在叫人失望,隨便找一間日本牌子都比leica好。
.
Firmware 2.0 用後感
.
操作:
可直接使用更慢快門,由30s加到120s,以前過了30s會變成T快門(bulb)
.
Live View介面有小許分別,需要時間適應
.
相片播放更加流暢 (使用Sandisk Extreme Pro 95 mb/s 32GB 測試)
.
偏好設定上會比較Delicate,但基本上意義不大。
.
使用時機身比1.0溫度好像有點提高,可能是個人感覺,不影響操作。
.
有一點希望改進的Leica好像沒有考慮到。設定倒數時還是只有一張照片有效,所以如想一段時間採用倒數需要每次設定,比較不方便。
.
DNG file微微大了一點,大約1MB左右(大約43MB -> 44MB)
.
35/50mm Framline 好像粗了小許。
.
仍然有hang機情況,偶有System error出現。
.
對焦
連續對焦(AFc)對焦徘徊行程變短,理應可以更準確中焦,但我主要用開單次對焦,不太肯定進步程度。實際上我覺得唔算好,都係AFs穩陣。
.
Wifi 以及檔案傳輸
現在雖然可以只拍DNG,但使用wifi傳輸時不能傳DNG,是較為失望的一環。
.
Update後,APP不時出現Hang機狀況 (測試手機為IPhone7)。
.
另外現在有了NFC模式,但應該未能支援IPhon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