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是一群選擇用不同藝術形式去表達關注事情的香港人,背後沒有政黨、組織和捐款。因緣際會讓我們走在一起,牽引出來的,是為孩子做點事情的一顆心。希望在尚未落實如何發展新界東北之先,為他們留下一些「寶」。長久以來,香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押在金錢上,一些人坐擁幾百年都用之不竭的財富卻依然慾求未滿,而另些人卻因此被掠奪了生活。
新界東北發展面積達850公頃,相等於850個政府大球場。這兒將重新規劃,當中有一半土地已經撥歸幾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下。今天我們看到薄扶林的數碼港和吐露港的科學園,可會是未來東北發展的模式。可持續發展的農地,景色怡人的山間小徑,朗原濕地一帶的雀鳥,還有很多豐富的人、地、情將被輾平,然後消失殆盡。我們將失去在這片土地上的活動自由,幾十年安居於此的千多戶居民將受影響。
什麼是香港style?那是由世世代代香港人拼湊記憶所創造出來的,經時間磨合,把大家的歡笑、淚水、悲傷,恨惡、包容和寬恕都揉合在其中。這兒的 每個小角落,每個小社區,都是HK Style的孕育地。然而因著某些人無止境的貪婪和不滿足、世世代代的共業,HK Style逐漸淪為發展的代價。我們雖然換來豐盛物質,卻沒想到從自己手中交出去的,是本來快樂自由的生活。快樂原本就會激發創造出某種景況,而不是人們 所一直誤解的,以為要活在某種景況當中,才能得到快樂。
今次的展品全是我們踏足新界東北的記錄,當中有醬油廠、鎅木廠和果園,也有村落和農夫。那些純樸可愛的農民,大部分都在這片土地上活得自主自信。
東北太大,我們太小,這些記錄只能呈現當中的一麟半爪。縱然如此,我們仍渴望能燃點星星之火,讓人們看清楚我們的香港。新界東北Style也是香港Style的一種內涵,失去回憶的城市猶如失去靈魂的身體。來到這一刻,衰敗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馬庫色 H Marcuse──「藝術並不是在創造一個美麗的幻想世界,來壓抑生命的本能......」,而是應該「提昇靈魂之美來回應物質的剝奪,以提高內在自由的價值來回應外在的奴役。」
請大家抓緊所餘無幾的時機,用心去看看,從改變自己開始,去祝福自己、祝福他們。
戴毅龍
現職自由攝影師, 學習攝影不久, 即放棄了以攝影作為藝術手法, 決志以攝影作為介入社會的工具; 自此為社會團體供相無數, 並不時舉辦攝影工作坊, 培養基層市民學習以圖像發聲, 訴說自己的故事。關注的範圍包括清拆重建, 社會運動, 基層勞工等; 曾參與的攝影展包括:西環故事攝影展(2012年), 工人十年攝影展(2007), 綜援nization攝影展(2007年), 鏡頭下的貿易與公平攝影展 (2003年), 工傷紀念日攝影展 (2002年), 工人大笪地攝影展 (2000年), 出版圖文集有<綜援nization>及<消費圖鑑>等。
Artist statement
有一位權貴說被規劃的新界東北三區沒有人居住,"攞隻重型轟炸機落去都炸唔到兩隻雞。"
於是我拿著相機走到現場,果然,一隻雞也看不到,但卻認識了世居那裏的一些人,看到他們美麗笑容,青綠的菜田,成群的牛羊,小貓小狗,還有斑斕的蝴蝶。
香港新界東北發展成為城中熱話。 一群熱心的視藝及文字工作者,利用他們手中的工具,記錄著他們眼中的新界東北,讓大眾對新界東北的人與地,有更多的認識。
參展藝術家 Artist:
Alfred Ko 高志強 ,Ducky Tse 謝至德 , Leon Suen 孫樹坤, Stella So 蘇敏怡 , John Choy 蔡旭威 , Tse Pak Chai 謝柏齊 , Tai Ngau Lung 戴毅龍 , Manson Wong 黄凱晉, Ho Ka Ho 何家豪 , Kenny Yung 容學勤, Yeung Hung 楊虹
http://www.hkn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