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Shoot 36小時
星期五黃昏我突然有一奇想,這次佔領中環運動令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平時繁忙的中環車道因而停了下來,令不可能拍攝的地點變成了可能。那麼是時候拿起相機了。
我馬上給一班朋友和學生們發訊息,計劃星期日清晨拍攝的助手和模特。我覺得很幸福和感恩,常常都有一班願意陪我癲的攝影發燒友。
星期五晚構思了拍攝方向後,星期六就準備買一點道具,這次拍攝的道具並不困難,我只需要一支旗桿、一支區旗、兩個奶粉罐、一個行李箱和時代雜誌,都能在短時間內準備。反而困難的是畫面內的模特。 外國人通常比較難找,幸好最後冒昧地聯絡一位好友(公司高層)而他爽快地答應擔當此重任,感動萬分。沒有了這個角色,故事會完全不同。經精挑細選後,其他角色紛紛到位,在此特意感謝他們的時間和協助。
星期六晚上有一小插曲,我在旗桿末端鑽了三個很大的風槽,本來計劃用強力吹風機將旗幟吹起,但可惜小弟影樓的吹風機不夠風力,數小時後宣布計劃失敗,只好期望老天爺在拍攝的時候給我一點風。
拍攝定了在星期日的清晨,天氣清涼人亦比較少,我們約定早上七時在中環集合,食過早餐後就找個適合的地方開始。拍攝地點必須是背光位置,地點要高和空曠(因為須要有風),背光的原因是飄揚的旗幟背後有陽光才有氣勢,選擇早上拍攝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陽處於一個較低的位置,只要將陽光與旗幟和攝影師連成一直線就能夠拍攝到我心目中理想的效果。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地點較高而人不太多及有太陽直接照射的拍攝地點。
Lighting方面今次選用了簡單的小型閃燈,方便快捷,因主角處於背光位置,閃燈的作用是補光。
拍攝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我應承大家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這次拍攝,關建在旗幟能否飄楊,祈求上天給我們一點風,按下數快門之後,風來了。看著旗幟飄揚,心中有一股暖流在流動,很美,真的很美,心目中的影像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整個拍攝最後在20分鐘按下了大約六十次快門便完成了。
這次拍攝由決定、構思、到完成大約用了36小時。以前常常都有一些很好的概念在腦海裏,但有時基於工作繁忙和時間的關係,總是給自己一個藉口推遲一點才做,通常最後都沒有完成,之後當念頭再來的時候因錯失了良機而感到遺憾,其實很多事情昨天不做,明天也不會做,不要一直等明天,把握今天,把握現在,把握當下,應做就去做。拍得好與否並不重要,如果因為害怕拍得不好而不嘗試,那就永遠不會向前走,我深信按快門總比不按快門好。那怕準備嘅時間十分倉猝,只要去計劃、願意付出,拿起相機就必定會有收穫,就算拍得不好也不要緊,得到的經驗也是寶貴的收獲。
爛地和煙都是後期制作,加強氣氛和效果。
拍攝期間遇到一位外籍攝影師,她坐下來細心聆聽我解釋拍攝的概念和想法,她還參與我們的拍攝(她應該不會是旺角的那一位外籍攝影師吧)。
*******
Interview by RTHK (Pearl TV) - Program "THE WORKS" - my part starts at time code 7'55'
http://programme.rthk.hk/rthk/tv/programme.php?name=tv/theworks&d=2014-10-29&p=2453&e=&m=episode
By Coconut.hong kong
By AppleDaily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1020/53039205
【雨傘革命】仿美軍佔領照片創作 攝影師望港人思考
2014-10-21 /【17時40分消息】網上出現一張在金鐘拍攝的作品,仿效美軍佔領日本硫磺島後插上美國國旗的照片,今日在網上廣傳,這幀由專業攝影師金永峯操刀的作品,被黃絲帶支持者視為「革命之作」,但金永峯強調,他本身只想香港好,而作品亦留了很多白位予觀眾思考,本身並無特定取態。
「我個人本身當然有取態,但係張相冇,留多啲空間,每人都有唔同答案,有人認為中間啲人想拔走支旗,有人認為想插落去,依家呢個時候,朋友會unfriend,男女朋友、父母都會嗌交。」金永峯表示,這個作品正正就希望讓人更多思考,他表示不擔心照片會引起雙方不同取態的人的不滿:「外國攝影師都會做呢啲創作,係一種情感啟發發表,每人都有自由支持或者反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攝影作品原著,是6名美軍在硫磺島摺鉢山插上美國國旗的情形,當年該名拍照的美聯社記者更獲得普林玆獎。
金永峯facebook原圖: http://on.fb.me/1usI0dL
*******
Raymond Kam Photography | Lumengeniewww.raymondkam.hkwww.lumengenie.com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Lumengenie/17177105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