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見到的藍眼淚……單張拍攝,沒有合相及叠相和分塗層處理

dcf-travel-img-19685dcf-travel-img-19684

單張拍攝,沒有合相,叠相。
自動白平衡或 2500~3200k 色

視乎不同品牌型号機種,自動白平衡及調節K數白平衡也有不同色温,全部都試,同時找出最接近現場色温,藍眼淚色澤也有輕微變化, 從中選取較理想效果。

Iso 400~3000 , 15~30 sec, 全開光圈 f2.8 , sigle shot 視乎情況變更iso

16~35mm

海水不乾淨的警號…………

 

資料來綱上自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

夜光藻夜光藻(學名:Noctiluca scintillans),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英語:dinoflagellate),俗稱海耀[1],又稱夜光蟲,在馬來西亞和台灣也被稱作藍眼淚,為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具有螢光素-螢光素酶,這些胞器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
甲藻類生物以吃浮游生物維生。
有時一些游泳者在海中會看到夜光藻發出的光芒,因隨着海浪浮動,因此又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甲藻類所形成的不只是赤潮,形成的顏色取決於的藻類液胞,例如一旦綠藻類大量聚集,即會形成「綠潮」
甲藻類本身並無毒性,但其吞食浮游生物之後,體內會留下大量的氨,這些氨會被藻類排泄出來至附近水域,有些特殊甲藻類則能將之轉化為神經毒素(例如亞歷山大藻),造成該水域中的生物死亡。

分享感想
Brian Chiu 的其它文章
香港見到的藍眼淚……單張拍攝,沒有合相及叠相和分塗層處理 Brian Chiu 單張拍攝,沒有合相,叠相。自動白平衡或 2500~3200k 色 視乎不同品牌型号機種,自動白平衡及調節K數白平衡也有不同色温,全部都試,同時找出最接近現場色温,藍眼淚色澤也有輕微變化, 從中選取較理想效果。 I... (繼續閱讀)
你也能拍攝到美麗銀河 Brian Chiu 連續七夜追逐繁星夜空 ( 因為客觀的天氣因素和地點座向配合, 做就了拍攝契機 )。對 “ 銀河 ”風景固定拍攝又有了多一層體會。 任何人在適合的條件下也能拍攝出效果不錯以銀河為主導的相片。 (單張拍攝,不用叠相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