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朋友傳來一則文青打卡推介,地點是車公廟體育館。體育館毗鄰沙田秦石邨,建築期間,小弟差不多每天都會途經,看着它從無到有。啟用之後幾年,那路線退出了小弟的生活圏,便也沒留意它了,看到了推介,才知道原來別有洞天。
由於傳說是文青打卡點,收到消息之後,也曾打算找個文青女生前往試拍,不過後來又不知為何,不了了之。直至不久之前,形象不大文青的 Gigi 又重舊事,便前往打探一下。
一般康文處轄下的體育館,大都以實用為主,有些更處於多功能的市政大樓之內,與街市、大牌檔並駕齊驅。而車公廟體育館,除了獨立存在之外,建築亦頗具特式。根據發展局網頁描述,「布局層層遞進 …… 引入陽光和自然景觀」,除了體育館應有的設施之外,更留有大量與體育沒直接關係的公共空間,而正是這些空間的運用,突顯其與眾不同,卻又與周遭的多方面融合,包括社區、大自然、以至攝影人非常重視的光影。因此,踩場不過十分鐘,便確定地點屬可拍之材,決定擇日進行。不過,由於要配合角色關係,演繹肯定不會沿襲傳說中的文青路線。
拍攝當日,Gigi 以一身不是運動服,但又酷似運動服的裝扮亮相。若然不拍攝,直接入 gym 做健身也可以。這身穿搭,相當程度而言,不乏街坊裝意味。
探討一下何謂街坊裝。按照一般理解,街坊裝基本上就是最低限度可以見人的裝束。特徵在於人家看見你的穿搭,覺得你像街坊。例如以家中慣常穿着的衣服走到街外,又或者外地遊客,入鄉隨俗穿上本地人的便服,都可說是街坊裝的體現。街坊裝不分季節,不分早晚,不分貴賤,不分文化,存在於世界上的每個有群體生活的角落。表面看,街坊裝沒有既定款式,也沒有配搭規限,然而小弟愚見,貴為獨特的穿搭裝扮體系,當中仍有不可背棄的原則。微妙之處,在於既融入群體,又能保留自我,不刻意裝扮,卻又與眾不同。
留意到沒有?融入而不失個性,不刻意卻又與眾不同,剛才描述的街坊裝重要元素,這次拍攝選定的人與景,都具備了。
然而即使如此,拍出來的結果不一定能保留街坊特質,關鍵還要看攝影師如何演繹。須知道,喜歡拍攝女像的拍友,往往都有既定的女神形像。假如說上帝按照自的形像創造人類,那麼,這類拍友就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輸出影像。
當然,小弟作為隨機應變派草根攝影人,向來信奉無女神論。個人偏好不能說沒有,但在沒有主題前設的情況下,主導取材取景,影響拍攝結果的,主要還是當下場景、光影,以至人物所提供的綜合感覺。街坊元素當前,這次拍攝,街坊裝 DNA 肯定少不了。然而另一方面,這體育館的建築特色使然,從頂層天台至樓下,由戶外到室內,短時間內已提供了多樣的色光形影素材,儼然是個可以配搭不同造型裝扮的「雜裝廂」,以至拍出來的這輯照片,以「雜裝廂中的街坊裝」為題,似乎也不為過。
本文 model : Gigi
ig : twc._.q
相關文章 -
龍鼓灘 60 minutes +
燈影闌珊
文化現像隨筆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