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感受極速快感:Canon EOS 7D Mark II 測試

文、攝:mic

隨著全片幅單反的普及,APS-C 單反近年已被看低一線,假如 APS-C 不走入門路線越出越平,又是否有其他出路?Canon 便看好高階 APS-C 單反仍有相當市場,而為 EOS 7D 推出了傳聞更新多年的 EOS 7D Mark II,以直迫旗艦的速度與操控,以延續旗艦級 APS-C 單反的地位。

旗艦機感覺

五年磨一劍,接替 7D 的二代機 7D Mark II 定位始終不變,主要針對一班對速度及反應有高度要求,而又未必打算花上數萬而入手 EOS-1D 系列的用家。從機身外形上,仍可看出 7D Mark II 帶有 7D 影子,不過當實機一上手,機身又予人一種截然不同的感覺,簡單來講,就是感覺更加高階專業。相機全金屬機身造工紮實不在話下,手柄位置亦經過加厚,手感上其實已與全片幅的 5D Mark III 分別不大。新機機身一如上代提供防震防水滴設計,不過密封性就進一步加強至僅次於最高 EOS-1D 的級數,正因如此,亦難怪今次 7D Mark II 比上代有份量(910g vs 820g),機身足足重了 90g 了。

隨著單反拍片越來越流行,7D Mark II 未有如低一級的 70D 般加入雙軸式的多角度 Touch LCD 顯示可能會令部份用家患得患失,不過觀乎絕大多數旗艦單反都採用固定式顯示來看,7D Mark II 似乎就更偏重機身強度及可靠性的考慮。為了加強影像儲存的保護及靈活性,新機另一方面並由上代的單 CF 卡儲存改為 CF 及 SD 雙插卡設計,可分別對應 UDMA 7 及 UHS-I 標準。

65 點對焦比旗艦 EOS-1D X 更多

一如 5 年前的 7D,新一代的 7D Mark II 其中最大賣點是其高速,而單反要成就高速,最基本當然是從對焦反應及連拍速度入手。有別於對家由旗艦下放對焦系統的做法,Canon 今次便度身為 7D Mark II 開發了全新的 65 點對焦系統(全部對應 f/5.6),對焦點除了比 7D 的 19 點多了 3 倍有多,數量甚至超越旗艦 1D 系列的 61 點。7D Mark II 的 65 點對焦為全十字感應,而除了中央一點為對應 f/2.8 高精度對焦的雙十字感應(可支援 f/8 光圈及 -3EV 弱光運作),中間的 5 個垂直對焦點並會採用兩組感應偏移排列的設計,以像素位置交錯排列增加精準度,配合源自 1D X 的 A1 Servo AF III 演算法,相機亦強調會有更好的追焦表現。

透過觀景器,可見 7D Mark II 的對焦點覆蓋相當廣,特別於動態拍攝中,便可減少主體於對焦感應範圍外「走失」,而為了盡用相機的對焦點,今次 7D Mark II 就特別提供了多達 7 個對焦區域選擇模式,以靈活應對不同拍攝題材。雖然測試只以一支光圈稍細的 Kit 鏡 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拍攝,不過在最基本的單張拍攝中,筆者已可感受相機對焦的爽快,就算是光線及反差不足,反應亦甚少出現遲疑,估計如配合恆定 f/2.8 光圈的高階鏡頭,反應有望再有提升。轉至動態拍攝,筆者以約時速 70 公里迎面而來的車輛作目標,配合 10fps 高速作追焦連拍(採用大區域對焦模式),而 16 張連拍相片中,事後即使以 100% 放大查看,亦只發現有 2 張出現輕微的失焦,以近 9 成的成功率,表現其實已不在定位更高的 1D X 之下。

7D、7D Mark II 及 5D Mark III / 1D X 對焦系統的比較。
7D Mark II 配備了現時 EOS 中最多的 65 點對焦。 內置首見於 1D X 的 EOS iSA 智能分析及 EOS iTR 智能追蹤及識別自動對焦功能。
7D Mark II 由 5 個 AF 對焦區域模式新增至 7 個,靈活度更高。

連拍追焦測試(配合 EF-S 18-135mm f/3.5-5.6 IS STM、10fps 連拍、大區域對焦模式)

以大區域對焦模式加上 10fps 高速連拍追蹤拍攝以約 70Km/h 行駛中的的士。
以大區域對焦模式加上 10fps 高速連拍追蹤拍攝以約 70Km/h 行駛中的的士。
相片的 100% 剪裁。

10fps 極速掛帥

有快的對焦,相機於速度上亦是有所進步,由 8fps 增至 10fps。高速連拍對於生態以至運動等拍攝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講,透過採用雙 DIGIC 6 影像處理器,可作最多 31 張 Raw 及不限量的 Jpeg 連拍,以一張 Class 10 的 SDHC 記憶卡長按快門一直拍攝 Jpeg(90MB/s Read、45MB/s Write),寫入便未有出現變慢及停滯情況。於連拍期間,另一發現是觀景器遮黑時間相當短,相機較小的 APS-C 片幅加上反光板採用了震動及回彈抑制設計之下,連拍不只沒有拖泥帶水感覺,亦比想像中要寧靜及震動輕微,相機並提供 4fps 的靜音連拍模式,方便於講座等寧靜環境拍攝。

EOS 7D Mark II 反光板採用了震動及回彈抑制設計,而快門的耐用度則達 20 萬次。

高感光可用性高、白平衡更準

7D Mark II 於像素上提升不算多,跟中階 70D 一樣同為 2020 萬像,而感光性能就稍高,一般感光為 ISO 100-16000,最高可擴展至 Hi2 的 ISO 51200。可能始終是 APS-C 片幅,於 ISO 100、200 等低感光下,坦白相機解像相對上代未有太大優勢,不過當轉至 ISO 800 以上,7D Mark II 於雜訊控制上就明顯可見進步,雖然未至於可跟全片幅機款相提並論,不過以 ISO 3200 仍有一定可用性來講,用家應該亦會收貨。

配合相機內置的 15 萬像素 RGB+IR 的 252 區測光,加上首見於 1D X 的 EOS iSA 智能分析及 EOS iTR 智能追蹤及識別自動對焦功能,相機於測光準確性及白平衡處理上,便看來有更穩定的表現,舉例主體在大背光的情況下,用家便未必需要人手增加 EV 曝光,相片亦不會出現過去常見的主體曝光嚴重不足問題。針對光管光源下拍攝大家經常碰到的時光時暗,又或是偏色等問題,7D Mark II 另一令人欣賞是新增了 flicker「防止閃爍拍攝」功能,相機會先偵測光源的頻率,再調整快門的釋放時間以同步光度最強的時間,以拍出一天致的光度。不過要留意的是啟用功能下相機連拍速度會降低(約 7fps),另外當相機偵測到閃爍光源時,功能亦要先由用家手動開啟,但如果功能提供自動啟動設定,相信就會更方便了。

相機採用一片 2020 萬像的 APS-C CMOS,最高提供 ISO 51200 的感光,並支援 Dual Pixel CMOS AF 技術。
相機採用一片 2020 萬像的 APS-C CMOS,最高提供 ISO 51200 的感光,並支援 Dual Pixel CMOS AF 技術。
提供最高 2020 萬的解像。 支援 CF 及 SD 雙儲存設計。
擴展下可提供最高 ISO 51200 的高感光。 內置鏡頭優化功能。

下一頁為操控、機身細節介紹及影片追焦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香港被稱作東方之珠,或許是街上曾經的很多的霓虹燈,但多數都已被歲月偷走 (繼續閱讀)
1 日前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宣佈一系列新的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攝影器材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關稅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 ... (繼續閱讀)
1 日前
踏入 4 月,不少公私營機構迎來新一個的財政年度,亦可能就部分項目的收費作出調整。而日本 Fujifilm 日前宣佈,將調整部分菲林產品於日本國內的定... (繼續閱讀)
1 日前
Sigma 最近全新推出的 16-300mm F3.5-6.7 DC OS 天涯鏡(高倍數變焦鏡頭),擁有 18.8 倍變焦力,重量卻僅 615 克,搭配 APS-C 機身的中階機使用,...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Z5 於 2020 年 8 月推出以來,以其實惠的價格和優質表現,成為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相機的熱門選擇。今日 Nikon 終於為 Z5 帶來後繼產品,全新 Z...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早前公佈 POCO F7 Pro 及 POCO F7 Ultra 之外,同日更公佈了定價更低的 POCO M7 Pro,定價為 HK$1,299 起,將於 4 月 8 日正式開賣。 (繼續閱讀)
2 日前
Rolls-Royce 一出新車,習慣性首先看看有多豪華。在香港推出的全新 Ghost Extended Series II 把豪華更推向一個新高度... (繼續閱讀)
2 日前
SmarTone 宣布與 Disney+ 達成合作協議,將 SmarTone 用戶可用更優惠的價錢,欣賞到 Disney+ 的精彩影視作品。即日起,SmarTone 推出全新優惠,客戶... (繼續閱讀)
2 日前
智能手錶市場近年主打健康監測與運動追蹤,而新推出的 Amazfit Active 2 則進一步瞄準高強度運動愛好者,首度加入 HYROX 賽事測量功能,對於熱衷這... (繼續閱讀)
2 日前
Canon 在 1988 年曾經發表 EF 200mm F1.8L USM 大口徑遠攝定焦鏡頭,至今仍未推出過類似規格的鏡頭,即使在 2008 年帶來後繼版本的 EF 200mm F2L 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