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stranger
Model︰Easter Chau
繼 Carl Zeiss 系列之後,Sony 於較早前宣佈推出另一頂尖系列的 G Master 鏡頭,並在港舉行了發佈會,首次讓傳媒接觸 FE 24-70mm F2.8 GM 以及 FE 85mm F1.4 GM 兩支新鏡。一如 Sony 所稱,從記者會的初步測試相片可見,兩支 G Master 鏡頭在解像度方面都提供了極致的表現。但亦有網友擔心,兩支鏡頭太 sharp,在拍攝人像作品時,反而會令主角的皮膚瑕疵變得明顯。究竟人像鏡頭是否不宜太 sharp?影人像是否不宜用高解像器材?
不妨濛一點?
「毛孔假使 清楚放大了 誰也怕怕
磨沙玻璃 將光折射了 稜角會化
情願一起 散光遠視 見不得光的
乾脆別看 盲目地愛吧」
麥浚龍《濛》
(ori) Sony FE 85mm F1.4 GM、f/1.4、1/125、ISO
100、WB 4350K
即使用上最大光圈,主角臉部又偏離畫面中央,解像力亦沒有明顯走樣。
拍攝一般人像作品,例如女像、婚禮等,通常都希望拍出主角漂亮的一面。要營造相片的美,甫士、道具、構圖、光線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主角的 skin tone 要求,坊間更有一套約定俗成的標準︰要白裡透紅、不能看到明顯的毛孔及瑕疵。不過在現實中,東方人的臉孔就是偏黃,而且即使是平面模特兒,亦不能確保擁有完美的膚質,更何況是拍攝普通人。更大問題是,使用愈高解像度的相機、愈高質的鏡頭,拍攝出來的相片細節及層次愈多,皮膚的瑕疵也愈明顯,這又是否表示用低階器材拍攝人像會較好呢?
(ori) Sony FE 85mm F1.4 GM、f/1.4、1/160、ISO
100、WB 4600K
中距大光圈鏡頭的好處是,即使拍攝全身構圖,仍然可以將背景模糊化,但又不致於模糊至變成一堆色彩,可以保留一定的構圖元素。
G Master 鏡頭太 sharp 不宜拍人像?
為了探討一下「鏡頭太 sharp 是否不宜拍攝人像」的問題,今次我們就再次借來了 Sony FE 24-70mm F2.8 GM 以及 FE 85mm F1.4 GM 兩支 G Master 頂級鏡頭,配以 4,240 萬像素的全片幅旗艦級無反 A7R II,替模特兒 Easter Chau 拍攝了一輯人像照片。
測試條件
相機︰Sony A7R II
鏡頭︰Sony FE 24-70mm F2.8 GM / Sony FE 85mm F1.4 GM
檔案格式︰壓縮 RAW (經 Capture One for Sony 轉換)
專業 RAW 檔處理軟件 Capture One,特別為 Sony 用家提供免費的入門版本,最新版本已經內置兩支新鏡的 profile。
(ori) Sony FE 24-70mm F2.8 GM、f/2.8、1/60、ISO
200、Auto WB 5696K
這張相片在室內的落地大玻璃窗旁拍攝,使用自動白平衡,色彩方面接近肉眼所見。由於側光的關係,陰影有利營造出立體感,但也會使模特兒臉上的毛孔相對上明顯(雖然模特兒本身的皮膚質素已經很好)。
(ori) Sony FE 24-70mm F2.8 GM、f/2.8、1/60、ISO
200、WB 5150K
同一張相片,不同的色彩調較,已經有不同的效果。今次使用手動白平衡設定,將 Kelvin 值推至較低的 5150K,令相片色溫變得較冷,膚色看起上來更白。另外,相片的銳利度及對比度亦被調低,陰影部分變得較為明亮,看起上來更加柔和,膚質更滑。
(ori) Sony FE 85mm F1.4 GM、f/1.4、1/100、ISO
125、WB 4400K
換個光線柔和的地方拍攝,平均的散射光線使相片幾乎沒有明顯的陰影。即使將相片的銳利度推高,皮膚看起上來依然白滑。
(ori) Sony FE 85mm F1.4 GM、f/1.4、1/100、ISO
500、WB 4400K
開盡光圈拍攝大特寫構圖,對焦距離較近,鏡頭的表現變得沒有那麼銳利,看起上來較柔和,像是經過軟件修飾過似的。
從以上照片可以看到,使用高解像度的相機、鏡頭,可以拍出超細緻的相片。既然相片有足夠的 details,亦都可以調製出較柔和的相片(當然可以直接在相機降低銳利度及反差)。相反,如果相機、鏡頭沒有足夠的解像力,相片本身沒有足夠 details,即使在電腦中將相片「撐大」、推高銳利度,亦不能夠變出一張有豐富細節的相片。
如果相片本身只是用來放上 facebook,低解像、低層次的問題還不算大(不過也可以看到分別)。不過如果日後需要放大、沖曬或裁剪,相片本身的細節及層次就會變得十分重要。而且人像相片也不一定只有「白滑」的,我們要拍攝商業作品、時裝等相片,如果鏡頭沒有足充的解像度,產品的細節不能顯現,客戶根本不會收貨。試想想,數碼機背都已經去到一億像素了,如果自拍神器能夠滿足商業客戶,那麼攝影師又為甚麼要花費數以十萬計投資在高像素專業器材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