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魚與熊掌可併兼!Sony 24mm F1.4 GM 測試

文、攝:Stephen

近年不少鏡頭為了畫質的考量,愈造愈大支,尤其在部分全片幅單反鏡頭更甚。不過,試想深一層,鏡頭體積愈大,畫質就愈有保證嗎?當然,從入光量的角度看,體積大的鏡頭可以有更大的光圈,亦意味用家可以得到更迷人的淺(錢)景深,這點是不能否定的。可是,從解像力的角度看,有時不一定是要「以貌取人」,像擁有更短鏡後距的無反鏡頭在光學設計上可以有更大的彈性,短小的身型在解像力上一樣精幹。以是次測試的 Sony FE 24mm F1.4 GM 廣角定焦鏡頭就是當中的代表,是鮮見在全開光圈都幾近可以數毛毛的鏡頭。

比同級單反鏡輕近 4 成,即使用於 APS-C 機身一樣 Perfect
初初接過 Sony FE 24mm F1.4 GM 上手就覺得此鏡特別輕盈,以同規格的單反鏡頭為例,Canon、Nikon 和 Sigma 的淨重最少要「6 字頭」,反之 Sony FE 24mm F1.4 GM 就只有 445g 重,看似在重量上只不過與一部大屏幕的智能手機相若,若然接上 A7/A9 系列機身後,就會覺得 Sony 是次的新鏡有很好的平衡性。另外,鏡身小巧的 Sony FE 24mm F1.4 GM 不單止適用於全片幅相機,接上像 A6500A6300 的 APS-C 片幅無反,相對焦距為 36mm,但就仍有 f/1.4 光圈的入光量。儘管實際光圈在轉回至 APS-C 片幅計算已變成 f/2.1,不過作為 Snapshot 用,APS-C 用家一樣受落,至少比入手 APS-C 片幅的 Zeiss Sonnar T* E 24mm F1.8 ZA 更有「潛力」,APS-C 用家他朝 Upgrade 上全片幅無反亦沒有問題。

▲鏡頭安裝在 Sony A7 III 後的樣子。
▲設有手動光圈環,可作 1/3 級光圈調整,最左方的「A」字,則表示為「自動」,光圈調校參數由機身設定。 
▲鏡身設有 "Click" 撥桿,可以將光圈葉由「有段」及「無段」方式調校,後者特別適合拍片時使用,避免收錄在鏡身調校光圈時的聲音。
▲鏡頭由泰國製造。

操作得心應手
操控方面,FE 24mm F1.4 GM 鏡頭的佈局緊湊,鏡身亦設有獨特的光圈環來調校光圈,並可以作 1/3 級曝光度調校,不一定需要透過機身設定光圈值。而為了顧及拍片時的需要,鏡身引入「有段/無段光圈」開關,使拍片時轉換光圈環完全無聲,不會收錄任何操作聲音。另外,在對焦環和光圈環之間亦設有對焦固定按鈕,除了用來鎖定焦點之外,亦可以配合機身的自訂選單來為按鈕指派其他功能,在整體操控上更為方便。對焦方面,測試時以 Sony A7 III 作試拍,全新的 Direct Drive SSM(直驅超音波馬達)在對焦時亦見爽快,於光善不足的環境下追焦亦有很好的效果,據廠方表示這是由於 Direct Drive SSM 的對焦動力乃是舊有對焦系統的 3 倍所致。

▲FE 24mm F1.4 GM 外型小巧,尺寸上其實與 FE 28-70mm F3.5-5.6 這類入門套裝鏡頭差不多。 
▲對焦固定按鈕可以透過機身設計為「自訂功能鍵」。
▲鏡頭表層的 Nano AR 納米塗膜反射出琥珀色為主的光芒。
▲接環部分設有防滴防塵膠邊。

解像力人中之龍
貴為 G Master 大師系列鏡頭,高解像力及柔和的散景更是畫質的重中之重。FE 24mm F1.4 GM 用上 10 組 13 片的光學結構,包括 2 片 XA 極致非球面鏡片及 3 片 ED 低色散鏡片。極致非球面鏡片可以用來抑制彗星像差,當中有 1 片就被置於前組內,其大口徑有助減少鏡身的整體長度,令鏡頭輕巧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際配上 A7 III 試拍下,此鏡成像銳利,即時全開光圈亦沒有「欺場」,邊角解像力亦高,無需常常收一至兩級光圈來遷就可用光圈問題。儘管此鏡已有一定數量的低色散鏡片加持,無奈紫邊控制不及解像力般優秀,影像輪廓邊緣有時會滲著薄薄的紫邊,若然遇上高反差或在畫面邊緣的話,紫邊的問題就會更大,建議如無必要就最好長開機身的色差數碼修正功能。

另外,鏡片已塗上 Nano AR 納米塗層,有效抑制光斑和光害,提升鏡頭的透光度,即使沒有使用帶有絨毛的遮光罩,遇到光斑和光害亦很少,令畫面的對比度得到保證。至於 FE 24mm F1.4 GM 用上 11 片圓形光圈葉片,數目上媲美更高階的 FE 400mm F2.8 GM OSS 鏡頭,將光圈小收一至兩級仍能保持圓形的散景,點光源散景亦見柔和,沒有突兀的輪廓或所謂的洋蔥圈,大大改善相片的耐看度。

 

樣本照片(使用 Sony A7 III 或 A7RIII 拍攝)

▲ISO 400、f/1.4、1/800s、焦距:24mm、相機:Sony A7R III
以高像素的 A7R III 拍攝模特兒,全開 f/1.4 光圈一樣可以將眼睫毛,以至是皮膚上的紋理清晰地記錄下來,解像力強得令人可怕。
▲ISO 100、f/1.4、1/640s、焦距:24mm、相機:Sony A7 III
全開光圈近拍下,這支屬廣角鏡的 FE 24mm F1.4 GM 一樣可以做到「一點清」的效果。
▲ISO 160、f/1.4、1/30s、焦距:24mm、相機:Sony A7 III
f/1.4 的入光量設計,令鏡頭在低光環境下都可以吸納足夠的光線,藉以可以利用現場光源來保留氣氛。

Sony FE 24mm F1.4 GM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169

Sony FE 24mm F1.4 GM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516

 

變形像差測試(使用 Sony A7 III 拍攝)

關閉數碼修正
啟動數碼修正

短評:FE 24mm F1.4 GM 變形控制能力不俗,即使關閉機身數碼修正功能後,亦看不到有明顯的畸變,四邊的線條拍得十分筆直。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8 小時前
在智能手機市場,不少廠商已經嘗試以多鏡頭設計提升拍攝能力,讓用家可以輕鬆擁有不同焦距鏡頭的拍攝效果,令手機攝影更為方便和普及。而國內媒體《...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於 2025 年在香港舉辦 Magic V5 新品發佈盛會,HONOR CFO 彭求恩首度來港,更以全新 AI 戰略為主題發表講話,不僅展示品牌於海外市場及 AI 行... (繼續閱讀)
1 日前
今天都生和 Edmond 將深入探討工作與休閒攝影對相機的不同需求!工作機主力使用135全片幅相機;而在日常休閒拍攝中,卻轉向 APS-C 或中幅相機,原因... (繼續閱讀)
2 日前
HUAWEI Pura 80 Pro 與 Pura 80 Ultra 今日正式推出,雖然上市優惠與贈品活動持續進行,但 HUAWEI 特別保留驚喜,在正式開賣後才公布專屬這兩款旗艦... (繼續閱讀)
2 日前
純電超跑市場不如想像中美好,許多超跑車廠都重新考慮推出此類車款的可能性。Lamborghini 已在去年 12 月確實他們的首款純電車型 Lanzador 由 2028 ...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香港,要「打卡」其實無處不在,只要夠膽、夠創意,就算唔去旺角亞皆路街火車橋、天水圍天榮路影輕鐵 + 日落,甚至是西環海邊,都可以製造到震撼... (繼續閱讀)
2 日前
一連三日的 2025 香港高級視聽展今日正式開鑼,今年一如以往有不少發燒天碟、天價喇叭及專業級播放器材。對於大家較重視的 Head-Fi 產品,本網亦精... (繼續閱讀)
3 日前
富⼠攝影器材有限公司宣佈,將於 2025 年 8 月下旬在荃灣南豐紗廠 The Mills 開設 FUJIFILM House of Photography 沉浸式攝影體驗館,佔地逾 3,000 ... (繼續閱讀)
3 日前
Apple 自主研發感光元件的消息近日再度引發熱議,據悉其首款 CMOS 傳感器已進入測試階段,核心搭載革命性的 LOFIC(橫向溢流積分電容)技術,預計將... (繼續閱讀)
3 日前
挾著全球最輕最窄智能戒指之名的 RingConn Gen 2,最近推出了強化版本 RingConn Gen 2 Air,產品定價更為親民,僅需 HK$1,598 即可入手,即日起正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