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飽和度 vs 明艷度:效果有甚麼分別?

文:Alex

就像 Canon 與 Nikon 或單反對無反之爭,飽和度(Saturation)和明艷度(Vibrance)工具哪個效果較好,從來都是爭論不休。簡單來說,兩者都能提高色彩的明艷程度,但飽和度工具會調整所有顏色,明艷度工具則只對未飽和彩色起作用,可視作飽和度工具的輕量版。

坊間有各式各樣的相片編輯軟件,但裡面提供的飽和度和明艷度工具,工作原理實質上大同小異。以下借用 Adobe Lightroom,為大家示範兩種工具在不同類型的相片上,效果有何差異。


▲相片編輯軟件也許不同,但飽和度和明艷度的工作原理卻大同小異。

人像

將飽和度設為 +100,所有顏色都會變得更濃。花朵現在顯得更具生氣,但人像膚色卻完全改變了,感覺頗不自然。此正是人像攝影師不喜歡使用飽和度的原因。再看看另一張圖,將明艷度設為 +100,可見顏色不如飽和度 +100 般濃艷,人像膚色和頭髮都比較自然。相對來說,花朵和上衣的顏色濃度增幅,似乎比膚色更高,這是因為明艷度工具有優先增強暗淡色彩的特性。

景觀

在這張風景相中,原相的藍色(天空)偏向柔和,明艷度工具卻優先把藍色的明艷程度提高,令整體色彩的對比加大,相片看來好像有點暗。再看飽和度工具的效果,它把所有顏色變得更濃艷,而且亮度也比經過明艷度工具調整的相片稍高。

微距

原相已經非常豐富多彩,即使把幅度設為 +100,明艷度和飽和度工具的效果也沒有太大分別。事實上,過度使用這兩個工具,往往會令相片顏色過於濃郁,反而顯得不自然。

不同人對美有不一樣的喜好,但明艷度和飽和度工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過度使用。上文使用 +100 幅度僅為示範用途,現實情況中適可而止就好。此外,使用這兩個工具時,最好經常比較調整前後的效果,因為我們眼睛會自動適應眼前的東西,令我們無法作出適當判斷。

來源:Expert Photography

最新消息
4 日前
Rolls-Royce 一出新車,習慣性首先看看有多豪華。在香港推出的全新 Ghost Extended Series II 把豪華更推向一個新高度... (繼續閱讀)
4 日前
SmarTone 宣布與 Disney+ 達成合作協議,將 SmarTone 用戶可用更優惠的價錢,欣賞到 Disney+ 的精彩影視作品。即日起,SmarTone 推出全新優惠,客戶... (繼續閱讀)
4 日前
智能手錶市場近年主打健康監測與運動追蹤,而新推出的 Amazfit Active 2 則進一步瞄準高強度運動愛好者,首度加入 HYROX 賽事測量功能,對於熱衷這... (繼續閱讀)
4 日前
Canon 在 1988 年曾經發表 EF 200mm F1.8L USM 大口徑遠攝定焦鏡頭,至今仍未推出過類似規格的鏡頭,即使在 2008 年帶來後繼版本的 EF 200mm F2L I... (繼續閱讀)
4 日前
100 年前,Leica I 相機的誕生徹底改寫了攝影的面貌。作為全球首款量產的 35mm 相機,Leica I 型於 1925 年正式問世,其輕巧便攜的設計突破當時笨重... (繼續閱讀)
4 日前
任天堂(Nintendo)新一代遊戲主機 Nintendo Switch 2 終於在今晚正式發表,基礎版本售價約 2,600 港幣起,預計於 6 月 5 日正式上市。 (繼續閱讀)
4 日前
Toyota 對決 Suzuki Jimny 的車型一直有傳聞指在開發中,據日媒透露,這款車型將以 Land Cruiser FJ 之名問世,最快於今年底亮相。定位介於 Coroll... (繼續閱讀)
4 月 2 日
小米 Poco F7 Ultra 香港定價為 HK$,這手機打著「頂規平價」的旗號引發關注。究竟這部手機是物超所值,還是買回定價貴一點的正統旗艦機呢?看看今... (繼續閱讀)
4 月 2 日
以低價高配為賣點,但玩到旗艦規格的小米 POCO F7 Series,香港已經正式公佈 POCO F7 Pro 及 POCO F7 Ultra 的定價與優惠,產品定價由 HK$3,399 起... (繼續閱讀)
4 月 2 日
Sony 去年推出的旗艦機 Xperia 1 VI 在螢幕與相機規格上做出不少調整,例如「降級」改用 19.5:9 比例的 FHD+ 解像度屏幕,以及為長焦鏡頭加入微距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