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入門定位專業魂:Nikon Z5 用後感

5 軸 5 級機身防震,較同級入門機吃香
對比去年只能夠使用鏡身防震技術的 Z50,今次 Nikon 在 Z5 上亦很策略性地保留自家的 5 軸機身防震系統,擁有高達 5 級快門補償效果,較同樣是入門級全片幅無反的 Canon EOS RP(或高級一點的 EOS R)吃香。而且這 5 軸機身防震功能亦可以在拍片期間使用,避免使用電子防震(按:不支援 4K 格式)時因為要用影片視角邊緣部分作緩衝計算,進一步將拍片的視角收窄。小編在以 4K 格式拍片時特別試用了 Z5 的 5 軸機身防震系統,發現在手持橫向 PAN Shot 時,原來的上下抖動情況都得以抵銷,畫面看起來也十分穩定;至於邊走邊攝錄時同樣也有明顯的修正效果,不過始終步幅、地型因素或持機方式也有一定影響,如果需要較為「大動作」拍片的話,必要時配合專門的 Gimbal 穩定器就會有更理想的效果。

功能選單

▲Z5 的標準感光度範圍與 Z6 一樣,不過延伸感光度就只有 Hi 1.0 一級,並非 Z6 的 Hi 2.0。 ▲Z5 提供雙插卡,自然做到備份和分開儲存不同格式照片的功能。
▲間隔定時拍攝功能可以同步記錄影像。 ▲提供臉部/眼部偵測及動物眼睛檢測自動對焦功能,與採用最新韌體的 Z6/Z7 一樣,不過同樣在拍片時不支援眼部偵測功能。
▲Z5 拍 4K 片時會裁剪中央部分的範圍,而 1.7x 裁剪的標示會在相機瀏覽影片時出現(紅圈)。

拍 4K 片有 1.7x 裁剪
拍片方面,Nikon Z5 雖然提供了 4K 拍片能力,但是與當初定位較為「拍片向」的 Z6 相比,Z5 的 4K 片提供 1.7x 裁剪,這當然與同樣是入門無反的 Canon EOS RP(和高級一點的 EOS R)一樣,但是就大幅犧牲了鏡頭應有的視角範圍,想拍攝廣角一點的主題一是改用超廣角級別的鏡頭(按:即使用上 14mm 超廣角焦距,在 1.7x 的前題下亦只變成 24mm),或是乾脆「降呢」以 Full HD 格式作無裁切攝錄。可是 Z5 是次本身有一個較為吸引人的地方是套裝機中有一支輕巧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可選,用來拍 Vlog 的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原生 24mm 焦距在一隻手臀長度下,已可約人物與適當的背景一併入鏡,惟以 4K 拍片大幅裁剪畫面後,隨時在片中變成「爆框」的人物臉孔,可說是相當無癮的。Z5 在 4K 裁剪拍片時以點對點的方式記錄,拍攝出來的效果也十分清晰;至於在全高清拍片時就會用上 Line-skipping 過程,雖然畫面上盡用感光元件的闊度,但是始終因為跳過讀取某些像素,令整體畫面的清晰度稍為下降。  

 感光度測試

Nikon Z5 Nikon Z6

▲ISO 100

▲ISO 100

▲ISO 200

▲ISO 200

▲ISO 400

▲ISO 400

▲ISO 800

▲ISO 800

▲ISO 16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6400

▲ISO 12800

▲ISO 12800

▲ISO 25600

▲ISO 25600

▲ISO 51200

▲ISO 51200

▲Hi 1(ISO 102400)

▲Hi 1(ISO 102400)
不提供此感光度
▲Hi 2(ISO 204800)

 

樣本照片

▲ISO 100、f/10、1/40s、焦距:41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有了 5 軸機身防震,很容易在街拍時以較慢的快門拍到清晰的畫面。 
▲ISO 2500、f/6.3、1/40s、焦距:25mm、鏡頭:Nikon NIKKOR Z 24-50mm F4-6.3
這支套裝鏡頭的質素比預期的高,過往以其他鏡頭在果欄內拍攝類似的場景,高反差地方大多會出現色差或紫邊情況,而 NIKKOR Z 24-50mm F4-6.3 在這方面卻沒有太大的瑕疵。

Nikon Z5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380

更多 Nikon Z5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732

總結:
試用過 Nikon Z5 後,覺得與高一級的 Z6 分別不是太大,畫質基本上沒有太多可以投訴的地方,而用上稍為低一級的傳統設計感光元件亦有媲美 Z6 的功力,可見 Nikon 在調校此入門機時確實花了不少心思。不過拍 4K 片仍提供 1.7x Crop 可謂大忌,畢竟今次隨 Z5 推出的 NIKKOR Z 24-50mm F4-6.3 新套裝鏡夠輕巧,加支收音咪用來拍 Vlog 一流,不過拍 4K 片時的等效焦距就變成 41-85mm,好像有點浪費支新鏡,當然改用 Full HD 格式就可以解決問題,然而市場上已有 8K 拍片機種蠢蠢欲動,用 Full HD 來維持鏡頭應有視角似乎有點倒退。至於定價,無疑 Z5 新推出相對已達兩年機齡的 Z6 街價有點輸蝕,不過若不用 Z6 開賣價與 Z5 比,亦不見得對 Z5 這部入門機公平,否則很難令廠商有意推陳出新。可是,如 Nikon 有意慢慢為 Z6(傳聞今年有 Z6S 推出)慢慢淡出舞台,再想想現時 Z5 的價位就變得非常合理化。

有讚 有彈
  • 支援雙 SD 記憶卡
  • 最高 4.5fps 連拍略嫌稍慢
  • 內置 5 軸 5 級機身防震
  • 4K 影片提供 1.7x 裁剪
  • 提供動物眼睛檢測自動對焦
  • 開售價與 Z6 街價相若
  • 最高標準感光度與 Z6 一樣,同為 ISO 51200
  • 眼部檢測自動對焦不支援影片使用
  • 最高 1/8000 秒機械快門
 
  • 鎂合金防塵防滴機身
 
  • 支援 USB 充電及供電,可以邊充邊拍
 
  • 擁有同級最高像素和最高放大率電子觀景器
 
  • 手感和操控出眾,與高階機分別不大
 
  • 同時提供耳機及收音咪插孔
 

定價:
HK$11,800(淨機身)
HK$14,400(連 NIKKOR Z 24-50mm F4-6.3)
HK$16,800(連 NIKKOR Z 24-70mm F4 S)
HK$18,400(連 NIKKOR Z 24-200mm F4-6.3 VR)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 日前
眾所矚目的 Tesla 平價新車,終於有了較為明確的消息!創辦人兼 CEO 馬斯克(Elon Musk)在第二季的財報電話會議中,親口證實了這部入門級電動車的... (繼續閱讀)
1 日前
每年 iPhone 新機發布除了硬體升級備受期待外,機身配色更是廣大用戶關注的焦點。最新流出的 iPhone 17 Pro 年度新色可說是歷代最具辨識度的設計! (繼續閱讀)
1 日前
HUAWEI 將於 8 月 8 日在港推出 Pura 80 系列手機,筆者於曼谷參與其發佈會時,也為大家測試了 Pura 80 Pro 及 Pura 80 Ultra 手機。今次先送上定... (繼續閱讀)
1 日前
DJI Osmo Pocket 3 自 2023 年 10 月正式推出以來,依然在市場上保持強勁銷量。仍然在市場上持續熱賣,銷售成績相當驚人。根據日本零售數據分析 BC... (繼續閱讀)
1 日前
為影像創作帶來多次突破的 Canon「EOS 5」系列數碼機今年已經誕生 20 周年,由當年的首部平價全片幅單反 EOS 5D,前後經歷 8 款機型,由單反架構踏...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 360 度全景相機和運動相機市場累積不俗聲譽的 Insta360,於剛剛正式宣佈將涉足無人機領域,並推出全新子品牌 Antigravity,而首款產品於下月登場... (繼續閱讀)
2 日前
新一代 Honda Prelude 跑車讓眾多車迷期待不己!Honda 也很「識做」陸續釋出的新車資訊讓大家望梅止渴。Honda 證實新一代 Prelude 將採用與 Civic ... (繼續閱讀)
2 日前
四皇群島是東南亞頂級潛水勝地,以豐富的海洋生態聞名。這裡 (繼續閱讀)
2 日前
各位 Labubu 及熊貓粉絲要注意!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香港旅遊發展局 (旅發局) 聯同香港海洋公園,將與 HOW2WORK LIMITED 攜手舉辦「LABUBU x Pa...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近日流出拍攝旗艦機 Xiaomi 16 Ultra,不過剛剛有消息指,小米 16 Ultra Max 才是真正終極旗艦,其核心影像技術已在今年 MWC 大會上初露鋒芒。 (繼續閱讀)